国安民泰简介
国安民泰的意思
解释: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语法:
国安民泰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
国安民泰相关词语
- 1 安老怀少
-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出处: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语法:安老怀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的美德。示例: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要知安老怀少,亦圣道之大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 2 齐家治国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语法:齐家治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8回:“窦建德外有良臣,内有贤助,齐家治国,颇称善全。”
- 3 朝章国典
- 见“朝章国故”。出处:《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 4 国利民福
- 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语法:国利民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燕安鸩毒
- 见“燕安酖毒”。出处: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语法:燕安鸩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凡土木之劳,声色之好,燕安鸩毒之戒,皆宜痛勇改。《元史·张桢传》
- 6 颓唐不安
- 精神萎靡心神不安出处:《孔乙己》
- 7 奉法者弱则国弱
- 执行法律的人不依法行事,那么国家就衰弱。出处:《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 8 安危与共
-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9 秉政劳民
- 秉:掌握;劳:抚慰。 掌握政治,抚慰百姓。旧时指统治者执政亲民。出处:清·章炳麟《秦政记》:“天子以秉政劳民贵。”
- 10 祸国殃民
-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出处: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语法:祸国殃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
- 11 盘石之安
-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语法:盘石之安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极其安定稳固。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某有一计,令西蜀之兵不犯东吴,荆州如盘石之安。”
- 12 殃国祸家
- 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出处:南朝·梁·萧衍《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祸家,亡身绝祀。”语法:殃国祸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病民害国
-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语法:病民害国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14 掷果潘安
- 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语法:掷果潘安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爱慕美男。示例:今日为头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生的掷果潘安。(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