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之歌简介
牛角之歌的意思
解释: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
出处: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语法:
牛角之歌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夫牛角之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于传记。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寒士宁戚很穷,渴求见到齐桓公拜求官职。一天,齐桓公出城迎客,宁戚乘机在车下喂牛,敲击牛角唱出自己的心声,齐桓公听到后称赞他为“非常人”,就拜他为上卿。宁戚为齐桓公成就霸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牛角之歌相关词语
- 1 盈把之木
- 盈:满;木:树。用一把手能握住的小树。比喻仅有小才能的人。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传曰:骄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鲜信。故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荣泽之水无吞舟之鱼,根浅则枝叶短,本绝则枝叶枯。”
- 2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语法:不登大雅之堂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粗俗低级的东西,也作谦辞。示例: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部小说,初名“金玉缘”。(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缘起首回》)
- 3 桑中之喜
- 谓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语法:桑中之喜作主语、宾语;用于男女之间。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方其未败,锦衣玉食,倡优歌舞,其厮养贱纨绮,吸洋烟,莫不有桑中之喜。”
- 4 缓兵之计
-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语法:缓兵之计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示例:这样办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 5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语法:转弯磨角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6 之死糜它
- 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出处:《诗经·鄘风·柏舟》
- 7 气吞斗牛
- 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语法:气吞斗牛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毛泽东的诗词有气吞斗牛的气概
- 8 连鸡之势
- 比喻互相掣肘,步调不一致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补遗》
- 9 摽梅之年
-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出处:《诗经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语法:摽梅之年作宾语;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 10 千金之家
- 指富豪之家。出处:《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五回:“颠倒是非,飞片纸能丧数人之命;变乱黑白,造一言可破千金之家。”语法:千金之家作主语、宾语;指富贵之家。示例:收纳逋逃,已干国纪;况此女入门,日费无度,即千金之家,何能久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
- 11 显露头角
- 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语法:显露头角作谓语、定语;指初显才华。
- 12 半子之谊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出处:《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语法:半子之谊作主语、宾语;指女婿情分。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2回:“蘧公孙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
- 13 涸泽之蛇
- 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语法:涸泽之蛇作宾语;用于人情世故。
- 14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出处:《史记 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语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示例: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我深深地感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