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冠子夏简介
小冠子夏的意思
解释:
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语法:
小冠子夏作宾语、定语;指有眼疾的人。
示例:
宋·无名氏《释常谈》:“患目者谓之‘小冠子夏’。”
成语故事
- 汉代名臣杜延年的儿子杜钦很有学问,尽管满腹经纶,但始终坚持不仕。他与茂陵人杜邺都字号子夏,才学在京城不相上下,因为他一只眼瞎,人称“盲杜子夏”。杜钦最讨厌人说他眼瞎,就自己戴小帽子来与杜邺区别,从此人们开始称他为“小冠子夏”
小冠子夏相关词语
- 1 王八羔子
- 王八:俗称乌龟或鳖。比喻妻子不忠、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我们在牢里的时候,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语法:王八羔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骂人。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0章:“怕什么?屁的事也没!看他金家这群王八羔子怎放人!你正大光明来窜门子,谁家的龟儿子看见你和我睡觉了?”
- 2 大雅君子
-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语法:大雅君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示例: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二者之量,不亦殊乎。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 3 衣冠沐猴
- 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出处: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语法:衣冠沐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胡子工程
- 喻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出处:张贤亮《出卖“荒凉”》:“企业由‘国营’,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为‘胡子工程’、‘钓鱼工程’。”语法:胡子工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这个胡子工程至今不能发挥其作用
- 5 邓家无子
- 同“邓攸无子 ”。唐 白居易 《老来生计》诗:“陶令 有田唯种黍, 邓 家无子不留金。”
- 6 小菜一碟
-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出处: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仅是小菜一碟、猴毛一撮。”语法:小菜一碟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9回:“让他调拨三条船给郝老弟用用,还不是小菜一碟?”
- 7 使绊子
- 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出处: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脸上一盆火,脚下使绊子?”语法:使绊子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四回:“当时人情汹汹,说是他联合冯保耍阴谋使绊子挤走了高拱。”
- 8 胆小怕事
-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语法:胆小怕事作谓语、定语;指没魄力。示例: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巴金《谈〈寒夜〉》)
- 9 君子之接如水
- 亦作“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解释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 10 没大没小
- 指对长辈或职位高的人不尊敬,没礼貌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语法:没大没小作谓语、定语、宾语;常用于口语。示例:王朔《刘慧芳》:“‘这孩子,现在学着噎大人了。’刘大妈念叨,‘没大没小。’”
- 11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出处: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语法:胡子拉碴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季羡林《几件小事》:“囚首丧面,古有明训。胡子拉碴,习以为常。”
- 12 堂皇冠冕
-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语法:堂皇冠冕作状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讥讽。示例:将这手段使一个公爵使用,可见也是贵族的东西,堂皇冠冕。鲁迅《三闲集·通信》
- 13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语法:挂冠归去作谓语;比喻辞官回家。示例: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去,遂挂冠归去。(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
- 14 老子长孙
- 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出处: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语法:老子长孙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