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补西凑简介
东补西凑的意思
解释: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出处: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语法:
东补西凑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凑集。
东补西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东挪西凑
东补西凑相关词语
- 1 东道主人
- 见“东道主”。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语法:东道主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主人。示例: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红楼梦》第三七回
- 2 东挨西撞
- 同“东奔西撞”。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语法:东挨西撞作谓语、状语;指碰运气。示例:你这样东挨西撞的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 3 指东话西
-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语法:指东话西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丰子恺《钱江看潮记》:“只管凭窗眺望江景,指东话西,有说有笑,正是得其所哉。”
- 4 东扯葫芦西扯瓢
- 说话东扯西拉出处: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语法:东扯葫芦西扯瓢作谓语、宾语;指说话没有中心。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五回:“眼看他又要东扯葫芦西扯瓢大摆龙门阵,李延一挥手粗暴地打断他的话。”
- 5 割肉补疮
-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出处: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语法:割肉补疮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喝西北风
- 指没有东西吃。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语法:喝西北风作谓语、宾语;指没有东西吃。示例: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 7 补敝起废
- 修整破旧的东西,起用废弃的东西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 8 千补百衲
-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出处:元·无名氏《醉太平·叹子弟》:“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件千补百衲藏形袄。”语法:千补百衲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衣服。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炕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两眼瞎了,发鬓白了,穿着一件千补百衲的蓝布大衫子。”
- 9 东山复起
- 同“东山再起”。出处: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语法:东山复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重新得势。示例: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夫子乞养西归,东山复起,物换星移,三十年为一世矣。”
- 10 无补于时
- 时:时势。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出处: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今虽能涬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是以为嘉事。”语法:无补于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语法:东征西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 12 指东划西
-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语法:指东划西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瞎指挥。示例:张天翼《儿女们》:“廉大爷……指东划西地告诉别人,他这回赶回家来是为了造门栅的。”
- 13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出处:《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语法:西学东渐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化等。示例: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由此又论及所谓‘西学东渐’所遇到的‘合理反抗’和‘无形消融’。”
- 14 东跑西颠
- 比喻到处奔走。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语法:东跑西颠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到处奔跑。示例: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臂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周立波《暴风骤雨》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