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挨西撞简介
东挨西撞的意思
解释:
同“东奔西撞”。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语法:
东挨西撞作谓语、状语;指碰运气。
示例:
你这样东挨西撞的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东挨西撞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东碰西撞
东挨西撞相关词语
- 1 挨肩擦背
-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出处:《清平山堂话本 错认尸》:“当日闹动城里城外人都得知,男子妇人,挨肩擦背,不计其数,一齐来看。”语法:挨肩擦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示例:引惹得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
- 2 撞府穿州
- 撞:闯。指在江湖上东游西荡,行踪无定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诀谒》:“咳,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语法:撞府穿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指东话西
-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语法:指东话西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丰子恺《钱江看潮记》:“只管凭窗眺望江景,指东话西,有说有笑,正是得其所哉。”
- 4 东扯葫芦西扯瓢
- 说话东扯西拉出处: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语法:东扯葫芦西扯瓢作谓语、宾语;指说话没有中心。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五回:“眼看他又要东扯葫芦西扯瓢大摆龙门阵,李延一挥手粗暴地打断他的话。”
- 5 喝西北风
- 指没有东西吃。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语法:喝西北风作谓语、宾语;指没有东西吃。示例: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 6 东山复起
- 同“东山再起”。出处: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语法:东山复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重新得势。示例: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夫子乞养西归,东山复起,物换星移,三十年为一世矣。”
- 7 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语法:东征西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 8 指东划西
-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语法:指东划西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瞎指挥。示例:张天翼《儿女们》:“廉大爷……指东划西地告诉别人,他这回赶回家来是为了造门栅的。”
- 9 东奔西逃
- 同“东逃西窜”。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语法:东奔西逃作谓语、状语;指到处乱跑。示例: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和汉家和好的大计。”
- 10 撞钟吹螺
- 螺:法螺,佛教乐器,用海螺壳制成。形容做佛事出处:唐·韩愈《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语法:撞钟吹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1 挨肩叠足
- 形容十分拥挤。
- 12 挨肩并足
- 形容人群拥挤。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竞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语法:挨肩并足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多拥挤。示例:操场上,同志们挨肩并足地坐在一起看电影
- 13 东道主人
- 见“东道主”。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语法:东道主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主人。示例: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红楼梦》第三七回
- 14 东补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出处: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语法:东补西凑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