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纳污简介
含垢纳污的意思
解释: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语法:
含垢纳污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1)你们以为这里是含垢纳污之地,能容忍你们胡作非为吗?别白日作梦了,快滚吧!(2)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含垢纳污,处处忍让。
成语造句
- 1.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含垢纳污,处处忍让。
- 2.你们以为这里是含垢纳污之地,能容忍你们胡作非为吗?别白日作梦了,快滚吧!
- 3.执法人员决不能含垢纳污。
- 4.你们以为这里是含垢纳污之地,能容忍你们胡作非为吗?
- 5.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
- 6.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含垢纳污相关词语
- 1 赃官污吏
- 犹贪官污吏。出处:《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语法:赃官污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贪赃枉法的官吏。示例:[焦面鬼]口里喊叫:“杀了赃官污吏,替民除害,要性命的,各自回避!”《禅真后史》第二一回
- 2 含菁咀华
- 见“含英咀华”。出处: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语法:含菁咀华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 3 含沙射影
- 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语法:含沙射影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张氏昨日又在《青光》栏上登一启事,含沙射影,肆意诬毁。(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黎烈文启事)
- 4 含垢忍耻
- 忍受耻辱。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语法:含垢忍耻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示例:而那般含垢忍耻积来世福或者梦想死后天堂的‘芸芸众生’却早已被人忘记,连埋骨之所也无人知道了。巴金《梦与醉·生》
- 5 垢谇谣诼
- 诟谇:辱骂;谣诼:造谣毁谤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 6 污手垢面
-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 7 忍耻含垢
-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出处:宋 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语法:忍耻含垢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忍受耻辱。
- 8 戴眉含齿
- 见“戴发含齿”。出处: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语法:戴眉含齿作谓语、定语;指人类。
- 9 芥纳须弥
-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语法:芥纳须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佛家所说的芥纳须弥包含一个伟大的哲理
- 10 含糊其辞
-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语法:含糊其辞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话说得不清不楚。示例:发表时候,为了避免反动政府检查,有的地方故意含糊其辞,现在把它们弄明确了。(沙汀《短篇小说集 后记》)
- 11 含蓼问疾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语法:含蓼问疾连动式;作谓语;指君主跟百姓同甘共苦。
- 12 揽权纳贿
-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语法:揽权纳贿作谓语、宾语;指受贿。示例: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
- 13 乱首垢面
- 犹蓬头垢面。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语法:乱首垢面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外表不整。
- 14 贪污腐化
- 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出处:《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语法:贪污腐化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党政机关要经常不断地清除机关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腐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