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袍断义简介
割袍断义的意思
解释: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割袍断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管宁割席
割袍断义相关词语
- 1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语法:官僚主义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哪怕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也好,哪怕是艰苦奋斗的命令主义也好,都在反对之列。”
- 2 违恩负义
- 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出处:《南齐书·扶南国传》:“永不恭从,违恩负义,叛主之愆,天不容载。”语法:违恩负义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忘恩负义。示例:你不要违恩负义
- 3 时断时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虽然这样时断时续地学,但他实际上早可以独立开汽车了。”语法:时断时续作谓语、定语;指不连贯。示例: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看台上人声如潮夹着裁判的哨音和时断时续的喇叭声。”
- 4 断缣零璧
-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出处: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语法:断缣零璧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
- 5 断发文身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出处: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语法:断发文身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示例: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汉 曹操《善哉行》诗)
- 6 一笔勾断
- 同“一笔勾消”。出处: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语法:一笔勾断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倘我人朝,曹公仁德,则一笔勾断;倘若不仁,就死于帝都。《三国志平话》卷下
- 7 惇信明义
- 惇:重视;信:诚实。遵守信用,深明道义出处:《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语法:惇信明义作谓语、定语;指人明白信义。示例:像这样惇信明义的人不多见了
- 8 义不容却
- 义:道义;容:允许
- 9 割骨疗亲
-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 10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语法:义不容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 11 据水断桥
- 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语法:据水断桥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示例:他有据水断桥的气魄
- 12 断头将军
-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语法:断头将军偏正式;作宾语;形容英雄。示例: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除却一死,无可报国,大小三军,都来看断头将军呀!”
- 13 割臂盟公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语法:割臂盟公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 14 山穷水断
- 见“山穷水尽”。出处: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间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语法:山穷水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