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藜唅糗简介
羹藜唅糗的意思
解释:
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出处:
《文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语法:
羹藜唅糗作宾语、定语;指饮食粗劣。
示例:
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隋王通《中说·王道》
羹藜唅糗相关词语
- 1 蜩螗沸羹
- 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出处:《诗经 大雅 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语法:蜩螗沸羹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民国现状,蜩螗沸羹,事实章章,不可掩蔽。”
- 2 尘饭涂羹
- 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出处: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语法:尘饭涂羹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以假当真的事物。示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第四卷:“宋人专意于词,实为精绝;诗其尘饭涂羹,故远不及唐人。”
- 3 见墙见羹
- 比喻念念不忘先贤。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语法:见墙见羹作谓语、宾语;指念念不忘先贤。
- 4 箪食豆羹
- 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语法:箪食豆羹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示例:明·陈继儒《小窗幽记》:“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 5 吃闭门羹
- 羹:流汁食品。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语法:吃闭门羹作谓语、宾语;指碰壁。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4回:“高拱哄他钻烟筒,张守直让他吃闭门羹。”
- 6 惩羹吹虀
- 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惩羹吹虀,羞与哙伍。”语法:惩羹吹虀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 7 羹藜含糗
- 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出处:隋 王通《中说 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语法:羹藜含糗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 8 青藜学士
- 指博学之士。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语法:青藜学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宋·刘克庄《徐复除秘书少监制》
- 9 千里莼羹
-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语法:千里莼羹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示例:百年蓬鬓关心切,千里莼羹与愿违(金 王渥《驿口桥看白莲》诗)
- 10 爷羹娘饭
- 见“爷饭娘羹”。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生下来便落在那爷羹娘饭长生运。”语法:爷羹娘饭作宾语、定语;指在父母的照顾下过日子。示例:那个是欺家的泼面东西,见成吃着爷羹娘饭,又要偷家理财物,是也不是?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
- 11 捩手覆羹
-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喻动辄闯祸。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12 蜩螗羹沸
- 蜩螗:蝉;沸:沸腾。形容声音嘈杂喧闹,好像蝉噪、水滚、羹沸一样。比喻纷扰不宁出处:梁启超《论美菲英杜之战事关系于中国》:“虽中原逐鹿,刘兴项仆,蜩螗羹沸,而彼一无所闻焉。”语法:蜩螗羹沸作宾语、定语;指嘈杂喧闹。
- 13 饭糗茹草
- 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语法:饭糗茹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生活清苦。示例:舜之饭糗茹草,舜之居深山之中,皆古书所记。(清陈澧《东塾读书记 孟子》)
- 14 分一杯羹
-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语法:分一杯羹作谓语、宾语;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