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信明义简介
惇信明义的意思
解释:
惇:重视;信:诚实。遵守信用,深明道义
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语法:
惇信明义作谓语、定语;指人明白信义。
示例:
像这样惇信明义的人不多见了
惇信明义相关词语
- 1 义不容却
- 义:道义;容:允许
- 2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语法:义不容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 3 翠羽明垱
- 泛指珍贵的饰物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 4 释生取义
- 犹言舍生取义。出处:"""《三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语法:释生取义作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5 背信负义
-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出处: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语法:背信负义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谴责的场合。示例:曹禺《王昭君》第五幕:“~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
- 6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 直:公正,正直。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语法: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6回:“素姐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拿天平来,我把这银子兑兑。’”
- 7 贤否不明
- 贤否:好坏。 好和坏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坏。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 8 是非分明
- 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语法:是非分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处理问题上一向是非分明
- 9 笃信好学
-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语法:笃信好学作谓语;用于学习方面。示例: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若夫笃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数。”
- 10 保守主义
- 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语法:保守主义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义不辞难
- 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语法:义不辞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史·西域传》:“国家有事,臣子义不辞难。”
- 12 明婚正娶
-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那里是明婚正娶,公然的伤风败俗。”语法:明婚正娶作谓语、宾语;指合法婚姻。示例:那曹家女子,或者说是明婚正娶,又且结发在先。清·李渔《凰求凤·作难》
- 13 外宽内明
-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语法:外宽内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至圣至明
-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臣等闻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相沿百世,作则千年,至圣至明,不可易也。”语法:至圣至明作谓语、定语;旧时用以称颂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