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却简介
义不容却的意思
解释:
义:道义;容:允许
义不容却相关词语
- 1 不讳之路
- 指忠言直谏之路。出处:《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语法:不讳之路作主语、宾语;指忠言直谏之路。示例:君子难进易退……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旧唐书·颜真卿传》
- 2 一言不再
- 话出口以后,不再反悔。形容言而有信。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闻君子一言不再,今已行矣,王勉之。”
- 3 鼌不及夕
- 早晨不能顾及晚上。形容处境危急。示例:《汉书·严助传》:“邊境之民爲之早閉晏開,鼂不及夕。” 颜师古 注:“鼂,古朝字也。言憂危亡不自保也。”
- 4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语法:义不容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 5 坚贞不屈
-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出处: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语法:坚贞不屈补充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而那些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 6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语法: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示例: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 7 怙顽不悛
- 犹言顽固不化。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语法:怙顽不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鄙夷不屑
-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出处: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语法:鄙夷不屑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看不起别人。示例:他小学校里的先生老觉得傅聚卿这孩子跟梢瞟着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钱锤书《猫》
- 9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语法: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10 邑邑不乐
- 邑邑:发愁的样子。 形容心里苦闷,很少言笑。出处:《南史·昙首传》:“暕为尚书左丞仆射,当朝用事,骞自中书令为郡,邑邑不乐,在郡卧不视事。”
- 11 不磷不缁
-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出处:语出《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语法:不磷不缁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赵公得罪,门下士往往畏匿改事,独公不磷不缁,如赵公在时。宋·叶適《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
- 12 了不起
- 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语法:了不起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 13 一筹不画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
- 14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语法: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先宜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