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宝简介
传世之宝的意思
解释:
流传于后世,可子孙后代相继。
传世之宝相关词语
- 1 囊中之物
- 囊:有底的口袋。 喻稳稳到手或不用费力就可获得的物品。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的东西,办到的事。
- 2 糟糠之妇
-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出处:元·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允备贞洁韦柔之德,糟糠之妇,今始见之。”语法:糟糠之妇作主语、宾语;指患难发妻。
- 3 安身之地
-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语法:安身之地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宣氏泣拜,备述历年避难各话,并求唐敖设法筹一安身之地。”
- 4 万乘之尊
- 旧指帝王及王后等别于常人的尊贵出处:《宋书·礼志二》
- 5 败鼓之皮
-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语法:败鼓之皮作宾语;指不起眼的小东西。示例:败鼓之皮,物尽其用
- 6 不赏之功
- 形容功劳极大。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语法:不赏之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形容功劳巨大。示例:《晋书·刘牢之传》:“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暗世者而谁?”
- 7 黔驴之计
-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出处:宋 李曾伯《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语法:黔驴之计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这些不法分子的黔驴之计,早已被公安人员识破了。
- 8 榆次之辱
-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出处:《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语法:榆次之辱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后汉书·孔融传》
- 9 天府之国
-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语法:天府之国偏正式;作宾语;专指四川。示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10 首善之城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11 天宝物华
- 天宝:天然的宝物;物华:万物的精华。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12 动之以情
-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语法:动之以情作谓语、定语;常与“晓之以理”连用。示例: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讲些妇女也是人的道理。”
- 13 操之过急
-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语法:操之过急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从事。示例: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没生气,劝他不要操之过急,对作战方略要慢慢详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 14 世道人心
-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出处: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语法:世道人心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人们思想。示例:有一个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亚历山大府的名妓泰绮思,是一个贻害世道人心的人物。(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京派”和“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