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往之简介
心向往之的意思
解释: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向往:想望;之:古汉语代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语法:
心向往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
示例:
(1)苏州的园林久负盛名,我早就心向往之,然而总没有机会成行。(2)提起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家都心向往之。
成语造句
- 1.苏州的园林久负盛名,我早就心向往之,然而总没有机会成行。
- 2.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早就心向往之。
- 3.提起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家都心向往之。
- 4.如此巧解妙对、如此文思泉涌、如此雅集兴会,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意会缠绵呢。
- 5.闻君有传国玉玺,千古文物,中华瑰宝,不胜心向往之。
- 6.就像人们常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英语翻译
- 英语:
yearning for sb. or sth.
心向往之相关词语
- 1 切理会心
- 犹切理厌心。出处: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语法:切理会心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君子成人之美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语法:君子成人之美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为人。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包在我身上,君子成人之美,我马上就去。”
- 3 挈瓶之智
- 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 4 卧以治之
- 卧:躺着。 躺着就把政事处理好了。用以称颂政清事简。出处:宋·王安石《赐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欧阳修辞知青州不允诏二道》:“朕难其材,卿实元勋,以忠许国,谓当亟往卧以治之。”
- 5 付之逝水
-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出处: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语法:付之逝水作谓语、定语;比喻前功尽弃。
- 6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 镒:古代重量单位,1镒=20两;裘:皮衣。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语法: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7 簠簋之风
-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语法:簠簋之风作主语、宾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 8 七尺之躯
-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语法:七尺之躯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老舍《小动物们(鸽)续》:“检点残军,自叹晦气,堂堂七尺之躯会干不过个小小的鸦虎子!”
- 9 祁奚之荐
-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语法:祁奚之荐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刘梁》:“故解狐蒙祁奚之荐,二叔被周公之害。”
- 10 刻意为之
- 用尽心思做某件事
- 11 清心寡欲
-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语法:清心寡欲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刘均佐,我奉师父法旨,等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
- 12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 兰:兰草;秀:开花;败:衰败。兰草要开花,但秋风使之凋谢。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出处:《文子·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蔽之;河水欲清,沙土秽之;丛生欲脩,秋风败之。”
- 13 觊觎之志
- 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亶三人,皆有觊觎之志。”语法:觊觎之志作主语、宾语;指非分之想。
- 14 忘形之交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出处:明 杨循吉《吴中语 魏守改郡治》:“然蒲圻爱彼殷勤,竟遂弃寐告,为。忘形之交”语法:忘形之交作宾语;用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