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垢掩疵简介
饰垢掩疵的意思
解释: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出处:
《魏书·萧宝夤传》:“无不苟相悦附,共为唇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语法:
饰垢掩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饰垢掩疵相关词语
- 1 饰词矫情
- 饰:修饰。修饰言辞掩盖真相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语法:饰词矫情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藏垢纳污
-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语法: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示例: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
- 3 掩映生姿
- 掩映:隐约映衬。指景物互相衬托更显出景物的美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0回:“两边碧渠如镜,掩映生姿。”语法:掩映生姿作谓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 4 涤垢洗瑕
- 涤:清除;垢:污秽;瑕:瑕疵。指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出处:唐·吴武陵《遗吴元济书》:“涤垢洗瑕,以倡四海。”语法:涤垢洗瑕作谓语、宾语;指清除缺点等。
- 5 遮掩耳目
- 见“遮人眼目”。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语法:遮掩耳目作谓语、定语;指欺骗。
- 6 吹毛索疵
- 同“吹毛求疵”。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语法:吹毛索疵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7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语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复句式;作主语、定语;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策。示例: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得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八回)
- 8 栉垢爬痒
- 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出处: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语法:栉垢爬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吹毛洗垢
-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出处:《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语法:吹毛洗垢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示例: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
- 10 饰非遂过
-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应》:“公子食我之辨,适足以饰非遂过。”语法:饰非遂过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11 矫情自饰
- 矫情:掩饰真情。掩饰真情,自我粉饰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官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语法:矫情自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魏书·道武七王列传》:“义之专政,矫情自饰,劳谦待士,时事得失,颇以关怀。”
- 12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出处: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语法: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新五代史 杂传六 丁会》
- 13 疾雷不及掩耳
-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出处:《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语法:疾雷不及掩耳复句式;作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示例: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 14 掩其无备
-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语法:掩其无备作谓语、定语;指突然袭击。示例: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旧唐书 李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