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虎进狼简介
拒虎进狼的意思
解释: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出处:
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语法:
拒虎进狼作宾语、定语;指措施不得力。
示例:
若名为同心御侮,实乃利吾土地,我则拒虎进狼,彼则翻云覆雨。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
拒虎进狼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拒狼进虎
英语翻译
- 英语:
drive a tiger out while a wolf comes in
拒虎进狼相关词语
- 1 画虎类犬
-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语法:画虎类犬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一回
- 2 狼顾狐疑
-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出处: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语法:狼顾狐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鲸吞虎据
- 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出处:《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语法:鲸吞虎据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龙飞虎跳
- 喻笔势遒劲奔放。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语法:龙飞虎跳作定语、状语;用于书法等。
- 5 逗留不进
- 逗留:停滞不前。停顿不前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而祁连知虏在前,逗留不进。”语法:逗留不进作谓语;指停顿不前。示例:不意两人逗留不进,反通电中外及自主诸省,商请双方停战。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回
- 6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 喻指坏人心地险恶,必须提防出处:《冤报冤赵氏孤儿》
- 7 龙跃虎踞
- 喻超逸雄奇。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语法:龙跃虎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画虎成狗
-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语法:画虎成狗作宾语、定语;指模仿不到家。示例: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恐画虎成狗,致贻污谤。(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胭脂》)
- 9 以进为退
- 为了退却而采取进攻出处:《孙子·行军》:“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语法:以进为退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进可替不
- 见“进可替否”。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正色弼违,进可替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语法:进可替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老虎头上打苍蝇
- 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语法:老虎头上打苍蝇作宾语、分句;指胆大妄为。
- 12 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语法:开柙出虎连动式;作宾语;比喻放纵坏人。示例: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 13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语法:关门养虎,虎大伤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
- 14 赃货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出处:《宋书 刘穆之传》:“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语法:赃货狼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