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孽余烈简介
遗孽余烈的意思
解释:
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
出处:
宋 苏辙《唐论》:“高帝(汉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余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
语法:
遗孽余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遗孽余烈相关词语
- 1 功烈震主
-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出处: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语法:功烈震主作宾语、定语;指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
- 2 残渣馀孽
- 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孽,邪恶的东西。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 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3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语法: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流风遗烈
- 流风:遗风;烈:功绩,功业。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出处: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烈,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语法:流风遗烈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黑风孽海
- 喻环境、遭遇的险恶。出处: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噫,黑风孽海,飘泊多矣!珑(王珑)以稚齿韶颜,独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语法:黑风孽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绰有余妍
- 形容女子或字画等丰姿秀逸,很有魅力。
- 7 烈烈轰轰
- 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语法:烈烈轰轰作状语;同“轰轰烈烈”。示例: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大武汉的保卫战有时确实烈烈轰轰过一阵。”
- 8 余桃啖君
- 《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口:‘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出处:《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口:‘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下续示例]语法:余桃啖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忘其口味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向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 9 遗簪堕屦
- 簪:针形首饰;屦:鞋。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或故情。指不忘旧友出处: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遗簪堕屦之恩,好生养志之德。”语法:遗簪堕屦作宾语、定语;比喻旧物或故情。
- 10 兼覆无遗
- 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语法:兼覆无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遗世越俗
- 超脱世俗。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语法:遗世越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足足有余
- 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出处:《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语法:足足有余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富足。示例:按照现在的用水量,我们的存水用到目的港是足足有余的。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
- 13 轰天烈地
- 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出处:清·讴歌变俗人《经国美谈·奉使宴宾》:“好似千斤炮药,等着导火线,就要发作,是轰天烈地了。”语法:轰天烈地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举无遗算
- 举:提出;算: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出处:《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语法:举无遗算作谓语、宾语;指足智多谋。
大家在问
孽 字的笔顺写法
孽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孽 ”字共有19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2、孽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