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一篑简介
未成一篑的意思
解释: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语法:
未成一篑作谓语、定语;指功败垂成。
示例:
元·方回《勉斋箴》:“并九仞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篑而止,浚之深而崇之高兮,亦在乎匷之而已。”
未成一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功亏一篑
未成一篑相关词语
- 1 一来二往
- 来来往往次数多出处: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语法:一来二往作状语、分句;用于口语。示例:洪放《秘书长·二》:“这样一来二往,方良华和刘劲松成了桐山人都知道的好兄弟。”
- 2 万代一时
- 时:时机。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出处:《梁书·陈伯之传》:“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代一时也,机不可失。”语法:万代一时作定语;多指机会等。
- 3 成也萧何
-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示例:韩信大叫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4 少成若性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语法:少成若性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好象天性一样。
- 5 一哄而散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语法:一哄而散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清 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 6 一星半点
- 形容极少。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语法:一星半点联合式;作定语;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示例:她是个干净利索的人,家里让她收拾得连一星半点的灰尘都没有。
- 7 一碧千里
-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示例:看着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 8 不赞一词
- 一句话也不说。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语法:不赞一词动宾式;作谓语;指一言不发。示例: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鲁迅《呐喊 头发的故事》)
- 9 一言可分
- 一句话就可以辨别、区分。出处:唐·橁宗元《为李京兆祭杨凝郎中文》:“吐论冠时,舒华轶群;百氏之奥,一言可分。”
- 10 付之一叹
-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语法:付之一叹作谓语;用于处事。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沈中堂看了,还当是军机没有这个权力阻当这件事,也只有付之一叹,没有别的说话。”
- 11 习与性成
- 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出处:《尚书 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语法:习与性成紧缩式;作谓语;同习惯成自然。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一介弱女,落在驵侩之手,习与性成,恐已无可救药。”
- 12 一得两便
- 指一种适当的举动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或便当。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一则结了此案,二则捉住大伙强盗,又可官上加官,岂非一得而两便。”
- 13 一以当千
-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一千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 14 不惜一切
-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张彪就像扑灭荒火一样,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运动。”语法:不惜一切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王朔《空中小姐》:“我们曾共同面对种种危险。为了我,他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