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简介
博闻强识的意思
解释: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语法:
博闻强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示例: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成语造句
- 1.李教授是个博闻强识的人。
- 2.他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 4.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 5.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 6.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向来以博闻强识的能力为人所钦佩,然而这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笔头上记出来的本事。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8岁时就能写文章,他的诗词歌赋文笔清新流畅。《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判史上杰出作品。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公元220年他废汉自立为皇帝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 日语:
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多く記憶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博闻强识相关词语
- 1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语法: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2 恃强欺弱
- 恃:依靠,凭借;欺:欺侮。依仗强大欺负弱小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语法:恃强欺弱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负弱小。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四回:“只因李文孝恃强欺弱,横行不法。”
- 3 博施济众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语法:博施济众连动式;作谓语;形容乐于助人。示例: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 4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语法:恶醉强酒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5 才疏识浅
- 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与见识浅薄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晚学生才疏识浅,全仗老太师海涵。”语法:才疏识浅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73回:“惟臣才疏识浅,恐不能胜。”
- 6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出处:庄周《庄子 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语法:款学寡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学问浅、见识少。示例:清·黄宗羲《答万充质疑书》:“诚不意款学寡闻之夫,得相抵掌。”
- 7 见不逮闻
- 亲眼见的不及过去听说的好出处:《唐书》
- 8 山阳闻笛
- 比喻沉痛怀念故友出处:《思旧赋》
- 9 革新图强
- 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 10 闻融敦厚
- 待人温和宽厚示例:他的个性闻融敦厚,因此许多人乐于与他相交为友。
- 11 按强助弱
- 按:抑制。抑制强暴,扶助弱小出处:春秋 齐 管仲《管子 霸言》:“按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定危。”语法:按强助弱作谓语、定语、宾语;同“抑强扶弱”。
- 12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 暴:损害。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语法: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13 耳闻目睹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语法:耳闻目睹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亲眼所见。示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
- 14 闳览博物
- 读书很多,见多识广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