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言简介
耳食之言的意思
解释: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语法:
耳食之言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鲁迅《不是信》:“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
成语造句
- 1.老张的话,我不相信,那不过是耳食之言罢了!
- 2.其所发表的评论也多耳食之言。
- 3.我不过转述耳食之言,你听听便罢。
- 4.耳食之言,虽是间接传闻,倘若那传闻者是个有灵犀有根基的,听者十得其一,终是有物,并非彻底的空虚。
- 5.看来,从读到听,不仅区别于“纸上得来”与“耳食之言”。
- 6.我不过转述耳食之言 ,你听听便罢。
英语翻译
- 英语:
rumour
耳食之言相关词语
- 1 弱冠之年
-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出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语法:弱冠之年作宾语;多用于男子。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6回:“到了弱冠之年,从了七八位有名大教习,学得一身武艺。”
- 2 眉睫之祸
-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祸患。出处:《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语法:眉睫之祸作宾语;指眼前的祸患。示例:我们必须先解决眉睫之祸
- 3 言听行从
-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出处:《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语法:言听行从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在官言官
-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语法:在官言官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处在什么地位就说什么话。
- 5 霄壤之殊
- 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善恶智愚,相背绝远,何啻霄壤之殊。”语法:霄壤之殊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衣禄食禄
- 指吃穿的福分。
- 7 鲲鹏之志
- 出自《逍遥游》,其实鲲鹏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当鱼的时候很大的鱼,当鸟的时候还是很大的鸟,古人用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 8 韬晦之计
- 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语法:韬晦之计作宾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示例: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 9 羹墙之思
- 比喻对先贤的思慕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
- 10 竹林之游
- 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出处:《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语法:竹林之游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1 伫结之情
- 伫:贮积。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语法:伫结之情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独见之明
- 高明的眼光,独到的见解。
- 13 言人人殊
-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语法:言人人殊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示例:然此辈执术疏,谋生急,信口欺诈,言人人殊,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堪舆》)
- 14 淡水之交
-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 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