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金掰两简介
分金掰两的意思
解释:
见“分斤掰两”。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
语法:
分金掰两作谓语、定语;比喻过分计较。
示例:
请不能分金掰两,我们得宽宏大量些
英语翻译
- 英语:
skimp and save
分金掰两相关词语
- 1 镂金铺翠
- 形容缤纷的色彩。出处:元·周文质《落梅风》:“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语法:镂金铺翠作宾语、定语;用于繁华的景色。
- 2 金声玉润
-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出处:东汉 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语法:金声玉润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文章气韵优美。示例:刘师培《文说》:“金声玉润,绣错绮文,赋体之正宗也。”
- 3 金鼓连天
-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语法:金鼓连天作谓语、分句;形容战斗激烈。
- 4 恩怨分明
-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语法:恩怨分明作谓语、定语;指人爱憎分明。示例:老舍《四世同堂》:“大丈夫应当恩怨分明。”
- 5 分文不直
-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语法:分文不直作谓语、定语;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 6 黄金百镒
- 二千四百两黄金出处:《战国策·燕策》
- 7 汉贼不两立
- 比喻有我无你。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语法:汉贼不两立作宾语、定语;比喻有我无你。示例:惟有杜氏一个,直如添上敌国一般,心中竟安排下“汉贼不两立”的主意。(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七回)
- 8 兰言断金
- 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出处:《上齐州张司马启》
- 9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语法:分路扬镳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路扬镳了。
- 10 不容分说
- 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语法:不容分说作分句、状语;指不允许分辩陈说。示例:宝钗不容分说,笑灌了湘云一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 11 千金一刻
- 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出处: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语法:千金一刻作宾语;用于时间。示例:他飞琼伴侣,上元班辈,回廊月射幽晖,千金一刻。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
- 12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语法:仇人相见,分外明白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小说等。
- 13 掷地金声
-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出处:《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语法:掷地金声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清 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佳哉,掷地金声也。”
- 14 金瓯无缺
-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出处: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黔游日记》:“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语法:金瓯无缺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国土完整。示例: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黔游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