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论闳议简介
崇论闳议的意思
解释:
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语法:
崇论闳议作主语、宾语;比喻见解超出众人。
示例: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3回:“还有一篇崇论闳议的大文,乃是比部郎中王朴所作。”
成语造句
- 1.他这番关于公司发展的崇论闳议,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赞赏。
- 2.他的这一番话虽然不能说是崇论闳议,但都是他的经验之谈,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 3.听了他这一番崇论闳议,我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 4.这位大师的崇论闳议,我们一定要铭记于心.
- 5.的节目主持人那你不仅仅需要绝好的口才,崇论闳议,妙语解颐。
- 6.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崇论宏议。
英语翻译
- 英语:
comments or arguments superior to all other's <brilliant discourses>
崇论闳议相关词语
- 1 又作别论
- 见“又当别论”。出处: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语法:又作别论作谓语、宾语;指另外评价。
- 2 瞽言萏议
-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 3 一概而论
-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语法:一概而论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示例: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 4 笃论高言
- 确切高明的言论。出处: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语法:笃论高言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 5 持论公允
-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语法:持论公允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或说话等。示例: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 6 论列是非
-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出处:《汉书 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语法:论列是非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毋庸置议
- 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出处:清·章炳麟《中国之川喜多大尉袁树勋》:“树勋初念该生等未谙情势,但能解散,即可毋庸置议。”
- 8 谈天论地
-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出处: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语法:谈天论地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 9 虚谈高论
-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语法:虚谈高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谈话等。
- 10 长篇宏论
- 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3章:“雄辩的马国雄正在进行他的不知第几轮发言,长篇宏论地指责田福军这几年所犯的‘错误路线’。”语法:长篇宏论作宾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四回:“魏学曾因为‘断’了这一下,冲动的情绪受到遏制,顿失了长篇宏论的兴头。”
- 11 移风崇教
- 移转风气,崇尚教化。出处:《韩诗外传》卷八:“移风崇教,生而不杀,布惠施恩,仁不偏与。”语法:移风崇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语法:经邦论道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群音类选·》
- 13 数黑论白
- 见“数黑论黄”。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素与您数黑论白。”语法:数黑论白作谓语、定语;指说长道短。
- 14 论议风生
-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出处:《宋史 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语法:论议风生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谈话、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