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马而谏简介
叩马而谏的意思
解释: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语法:
叩马而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伯夷与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不愿为王,跑到周文王那里。文王死后,武王要出兵讨伐暴君商纣王,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谏他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叩马而谏相关词语
- 1 视而不见
-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语法:视而不见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1)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一脸茫然地走下了楼梯。(2)对于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坏人、坏事,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
- 2 一饮而尽
- 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语法:一饮而尽作谓语、状语;指喝酒。示例:欧阳山《苦斗》:“他像一个英雄人物一样昂着头,敞开衣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3 一马不鞁两鞍
- 同“ 一马不被两鞍 ”。
- 4 主文谲谏
-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出处:《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语法:主文谲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婉言规劝。示例:清·钱谦益《宋比玉过访虞山》:“突兀长篇赋荔支,主文谲谏起人思。”
- 5 不扶而直
- 中国汉语成语,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会得到健康成长。
- 6 金马玉堂
- 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出处: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语法:金马玉堂作宾语、定语;指达官显宦的代称。示例:曾朴《孽海花》第五回:“知道自己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还是跌宕文史,啸傲烟霞,还我本来面目的好,就浩然有南行之志。”
- 7 立仗之马
- 比喻因贪恋高官厚禄而不敢有所作为的人。
- 8 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此:这;孰:哪个;容:容忍。如果这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出处:《南齐书·张敬儿传》:“履霜于开运之辰,坚冰于嗣业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语法: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作宾语、分句;用于感叹。
- 9 马首欲东
-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出处: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语法:马首欲东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今马首欲东,无可相赆,手制粗鞋一双,绫袜一緉,聊表微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 10 食马留肝
- 《史记 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又《汉书。儒林传 辕固》:“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出处:《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语法:食马留肝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前蜀·韦庄《序》:“但思其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虑其烹鱼去已,或致伤鳞。”
- 11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语法: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示例: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 12 放马后炮
-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语法:放马后炮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的当前的阶级斗争》:“切忌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来一个总结,放马后炮。”
- 13 敢怒而不敢言
-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语法:敢怒而不敢言复句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指胸中愤怒不敢吐露。示例: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性急的人。(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回)
- 14 自今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