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谭兵简介
纸上谭兵的意思
解释:
谭:同“谈”。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13卷:“今日动笑纸上谭兵,不知纸上之功,即有深浅,有一二分之见,有六七分之见,有十分之见。”
语法:
纸上谭兵作宾语、定语;指空谈。
纸上谭兵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纸上谈兵
英语翻译
- 俄语:
пустые разговоры
纸上谭兵相关词语
- 1 父子兵
- 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语法:父子兵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等。示例: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 2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出处:晋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语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示例: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
- 3 节上生枝
-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也无用处也。”语法:节上生枝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意料之外的事。
- 4 兵败如山倒
-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出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3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语法:兵败如山倒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失败。示例: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三章)
- 5 按兵不举
- 犹按兵不动。出处: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语法:按兵不举作谓语、定语;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示例: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 6 秣马利兵
- 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语法:秣马利兵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 7 谩上不谩下
- 瞒:欺骗。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出处: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语法:谩上不谩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中层人物。
- 8 壁上观
- 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语法:壁上观作宾语、定语;指人袖手旁观。示例:我只好作壁上观
- 9 谭何容易
- 谭:同“谈”;何容:岂可,怎能容许;易:轻易。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盖做一富人,谭何容易,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语法:谭何容易作谓语;形容问题复杂。
- 10 火上弄冰
-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语法:火上弄冰偏正式;作宾语;指事情很容易办到。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火上弄冰,不禁几日,弄得精光,连饭也没有得吃。”
- 11 龙御上宾
- 见“龙驭上宾”。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语法:龙御上宾作谓语、定语;用于皇帝死的讳饰语。示例:尼古拉二世‘龙御上宾’之后,罗马诺夫氏竟已‘覆宗绝祀’了。鲁迅《坟·春末闲谈》
- 12 长安道上
-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出处:五代·无名氏《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语法:长安道上作宾语、定语;指名利场所。
- 13 巧上加巧
- 意思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出自《紫阳花日记》。出处: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凑巧。示例:真是巧上加巧的事情,稀奇古怪。
- 14 诌上抑下
- 谄:讨好,奉承。讨好上司,压制下级。《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出处:《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