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利兵简介
秣马利兵的意思
解释:
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语法:
秣马利兵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秣马利兵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秣马厉兵
秣马利兵相关词语
- 1 得马失马
- 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出处: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语法:得马失马作宾语、定语;指因福得祸。示例:宋·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诗:“作云作雨手反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 2 乌白马角
-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出处: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入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语法:乌白马角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洁城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南朝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诗)
- 3 匹马只轮
-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语法:匹马只轮作宾语、主语;指装备少。示例: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一些不曾走漏。(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
- 4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兵:兵器;揭:举。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语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车尘马迹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出处:宋 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语法:车尘马迹作宾语、定语;指痕迹。示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5回:“放眼一望,见牌坊前面,车尘马迹,士女纷纷行走。”
- 6 蛇毛马角
- 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出处: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语法:蛇毛马角作宾语、定语;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7 求马于唐肆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语法:求马于唐肆复句式;作谓语;形容白费功夫。示例: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肆。”
- 8 斗鸡走马
-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语法:斗鸡走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鸣鸾佩玉青云间,斗鸡走马红尘里。明·何景明《邯郸行》
- 9 曳兵之计
- 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语法:曳兵之计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0 天兵天将
-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出处: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语法:天兵天将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神奇力量。示例: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
- 11 千兵万马
- 犹千军万马。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语法:千兵万马作主语、宾语;指声势浩大。示例:不怕将勇兵强,唯这萨头陀妖法,虽有千兵万马,也抵当不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 12 才高倚马
- 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5回:“那秘书员成竹在胸,才高倚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语法:才高倚马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才。
- 13 利国利民
- 对国家、对老百姓都有利。示例:改土葬为火葬,是一件利国利民,移风易俗的大事。
- 14 按兵不举
- 犹按兵不动。出处: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语法:按兵不举作谓语、定语;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示例: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