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烦食少简介
事烦食少的意思
解释:
每日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可吃饭很少。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出处:
《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事烦食少相关词语
- 1 龙口夺食
- 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出处:胡正《汾水长流》第18章:“眼看到了这‘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他的麦地又多,错一天,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语法:龙口夺食作谓语、宾语;用于农活。示例: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十章:“他们不想法‘龙口夺食’,怎么能过这种清闲日子呢?”
- 2 食宿相兼
-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出处:汉 应劭《风俗通 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语法:食宿相兼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钱谦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诗:“盾矛互陷多奇疾,食宿相兼乏好方。”
- 3 枉道事人
-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语法:枉道事人作谓语、定语;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与讨好别人。示例:清·顾炎武《日知录·不动心》:“枉道事人,曲学阿世,皆从此而始矣。”
- 4 事穷势迫
- 事情陷入了困境,形势紧迫逼人
- 5 侭多侭少
- 方言。犹言尽其所有。
- 6 少成若性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语法:少成若性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好象天性一样。
- 7 遗闻逸事
-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语法:遗闻逸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齐老先生(齐白石)的遗闻逸事也常听人说起,可是都没有新凤霞写的那么真。《大地》1981年第3期
- 8 衣锦食肉
- 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出处:《商君书 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语法:衣锦食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周书·突厥》:“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
- 9 无事生事
- 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出处:明·李贽《读》:“无风扬波,无事生事。”语法:无事生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语法:恶衣恶食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11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语法: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劳而获。
- 12 言事若神
- 言:说。预言事情像神仙一样灵验出处:唐·皇甫氏《原化记·郗鉴》:“老先生又归室,闭其门,蛪习《易》逾年,而日晓占候布卦,言事若神。”语法:言事若神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像煞有介事
-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出处:鲁迅《二心集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语法:像煞有介事作谓语、状语;指装模作样。示例:至于所谓当场夺获的手枪,虽然像煞有介事地举出号数,使人相信,但我总奇怪。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
- 14 弱肉强食
- 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出处: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语法:弱肉强食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在这样“弱肉强食”的情况下,“生活”是终于不易保全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诸葛亮”和“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