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公向私简介
背公向私的意思
解释: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出处: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语法:
背公向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私心重。
背公向私相关词语
- 1 盗贼公行
- 谓盗贼公开作案,无所忌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宋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盗贼自知不死,既轻犯法,而人户亦忧其復来,不敢告捕,是致盗贼公行。” 明方孝孺 《潼关》诗:“ 潼关 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於虎;朝廷养汝为阿谁,盗贼公行如不睹。”亦作“ 盗窃公行 ”。 宋王十朋 《论林安宅札子》:“事无大小皆委於吏,狱讼繁兴而不能决,盗窃公行而不能治。”
- 2 腹背受敌
- 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语法:腹背受敌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示例: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 3 没偏没向
- 指为人公正无私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9回:“我就怕你挑眼,先把话说明,没偏没向。”语法:没偏没向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人公正。示例:我这样做就是没偏没向
- 4 无背无侧
-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 5 洁己奉公
-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出处:《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语法:洁己奉公作谓语、定语;指廉洁奉公。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3回:“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真算得洁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
- 6 夏五郭公
-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语法:夏五郭公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 7 摩肩擦背
- 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9回:“行至大街,就见那些人摩肩擦背,搀老扶幼,全是瞧擂台去的。”语法:摩肩擦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多时。示例:季羡林《上海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擦背,来来往往。”
- 8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语法: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 9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 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语法:怒从心起,恶向胆生作谓语、分句;指恼怒到极点。
- 10 私心妄念
- 私:利己;妄:虚妄,不实。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心里并不曾有一毫私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万马奔驰一般,早跳下炕来了。”语法:私心妄念作主语、宾语;指个人的私心。
- 11 扼喉抚背
-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语法:扼喉抚背作谓语、定语;指控制要害。示例:隋·卢思道《为隋檄陈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 12 名公大笔
- 名家的大手笔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语法:名公大笔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作品等。
- 13 公尔忘私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语法:公尔忘私作谓语、宾语;指一心为公。示例: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
- 14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出处:《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语法:背腹受敌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示例:术虎高琪向南方“扩地”的图谋难以实现,反而使金朝背腹受敌,兵力分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能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