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公行简介
盗贼公行的意思
解释:
谓盗贼公开作案,无所忌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宋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盗贼自知不死,既轻犯法,而人户亦忧其復来,不敢告捕,是致盗贼公行。” 明方孝孺 《潼关》诗:“ 潼关 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於虎;朝廷养汝为阿谁,盗贼公行如不睹。”亦作“ 盗窃公行 ”。 宋王十朋 《论林安宅札子》:“事无大小皆委於吏,狱讼繁兴而不能决,盗窃公行而不能治。”
盗贼公行相关词语
- 1 择利行权
- 权: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办法。指选择有利条件,采取应变措施出处:《投笔肤谈·兵机》:“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而行权。”语法:择利行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修仁行义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语法:修仁行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言行计从
- 同“言听计从”。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语法:言行计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言行计从,人莫能间。”
- 4 洁己奉公
-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出处:《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语法:洁己奉公作谓语、定语;指廉洁奉公。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3回:“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真算得洁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
- 5 夏五郭公
-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语法:夏五郭公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 6 捉奸要双,抓贼要赃
- 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出处:刘流《烈火金钢》第26回:“你别着急啊,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慢慢地来,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语法:捉奸要双,抓贼要赃作宾语、定语;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7 高世之行
- 高世:超出世人;行:行为。超出世俗的行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盖晁错列传》:“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语法:高世之行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8 令不虚行
-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出处:《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语法:令不虚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语法: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9章:“那小子就在窑里面。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这下看他小子怎么办!”
- 10 正视绳行
- 谓言行正直。出处: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语法:正视绳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身体力行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语法:身体力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明 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
- 12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语法: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 13 行色匆匆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出处: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语法:行色匆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示例:冰心《寄小读者》:“又是在行色匆匆里,一两天要到新汉寿。”
- 14 风行一世
- 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出处: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语法:风行一世作谓语、定语;指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示例:他们的言论机关便是月刊杂志的《蜀报》。文字是当时风行一世的半解放的闱墨式文章。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