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五挂四简介
牵五挂四的意思
解释:
谓接连不断。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语法:
牵五挂四作状语;同“接二连三”。
牵五挂四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接二连三
牵五挂四相关词语
- 1 四时气备
-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语法:四时气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四通八达
-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出处:《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语法:四通八达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 林则徐《批美商喨请准贸易禀》:“夷馆四通八达,防范难周。”
- 3 推三挨四
- 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三挨四,还打官话。”语法:推三挨四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4 四德三从
-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指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语法:四德三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礼教。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虽不敢自称窈窕,谓之淑人,然四德三从,颇亦闻之有素。”
- 5 放诸四裔
- 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出处: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那也可以临末声明:‘君子不为己甚,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的。”语法:放诸四裔作谓语、宾语;指放逐。
- 6 铭诸五内
- 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
- 7 志在四方
-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出处: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语法:志在四方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 8 挑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会挑三窝四的。”语法:挑三窝四作谓语、定语;指搬弄是非。示例: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从不拿那些挑三窝四、恨不得把人人家里闹得鸡飞狗叫的的人散布的闲言碎语当回事。”
- 9 擎苍牵黄
- 形容带着鹰和犬出猎时的姿态出处:江城子·密州出猎
- 10 人五人六
- 装模作样,假正经。出处:王朔《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人五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脏着呢。”语法:人五人六作谓语、定语;指假正经。。示例:瞧她那人五人六的样子,就知道她心虚。
- 11 挟天子以征四方
-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语法:挟天子以征四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揭竿四起
-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出处: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语法:揭竿四起作谓语、定语;指造反。
- 13 横三竖四
- 犹言横七竖八。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语法:横三竖四作状语、定语;指杂乱无章。示例:杜鹏程《延安人》:“十二名伤员,横三竖四地躺在山头上。”
- 14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比喻心情不安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语法: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句话却叫她怎的个答法?所以只急得她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