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趋简介
一步一趋的意思
解释: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出处: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语法:
一步一趋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主见。
示例:
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周观察。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一步一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亦步亦趋
成语造句
- 1.王小宝一步一趋的说道回少爷,所有人的功课皆已完成。
- 2.那孩子一步一趋地跟在后面,闷闷地说我叫杨小标。
- 3.我们不能一步一趋盲目地照外国办法行事。
- 4.在此基础上帮助父亲步步高升,复又一步一趋的进入其他领域,聚敛丰盛的财富,展开了自己闷骚的人生。
- 5.夜色深深的街道边上,李莫愁就象是一位听话的小媳妇一样,一步一趋的紧紧的跟在陆展元的身后,朝旁边一个快餐店走了进去。
- 6.李?一步一趋,完全按照大家的意思做完了一整套复杂的仪式,才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拥着入了村子。
一步一趋相关词语
- 1 一丝两气
- 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语法:一丝两气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洪深《赵阎王》第六幕:“那妇人被鞭的一丝两气。”
- 2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语法:毁于一旦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3 一物一制
-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着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一物一制。”语法:一物一制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自然界的天敌。
- 4 更进一步
- 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示例: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同学,要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 5 一差二错
-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语法:一差二错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孙犁《白洋淀纪事·嘱咐》:“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
- 6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 一着:下棋时走一步。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语法:棋高一着,束手缚脚作分句、定语;指遇到高手就不好发挥。
- 7 定于一尊
-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语法:定于一尊作谓语;用于思想、学术、道德等。示例:明·徐光启《刻紫阳朱子全集》:“今世名为崇孔氏,黜绝异学,而定于一尊。”
- 8 一言以蔽之
-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语法:一言以蔽之主谓式;作谓语;指用一句话来概括。示例: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口不乱问,心不乱想,一言以蔽之,女人就得像个女人的样子。”
- 9 一百二十行
- 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语法:一百二十行作宾语、定语;指各行各业。示例: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 这一质问可以说是对於妓门制度的控诉与否定。元 关汉卿《金线池》一折
- 10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出处: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语法:如出一辙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等。示例: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 11 一支半节
- 谓一小部分。出处: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语法:一支半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不管一二
-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 13 一曲之士
- 仅会一首歌曲的人出处:《庄子·天下》
- 14 不直一文
- 见“不直一钱”。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语法:不直一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