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官污吏简介
滥官污吏的意思
解释:
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语法:
滥官污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贪官。
示例:
你将那滥官污吏都杀坏,敕赐金牌势剑吹毛快,与一人分忧,万民除害。田汉《关汉卿》
成语造句
- 1.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又欲收买朝廷命官,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
- 2.二位将军切勿相疑,俺梁山等并无异心,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
- 3.大名滥官污吏听著手!多时要打你这城子,诚恐害了百姓良民。
- 4.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
- 5.这些滥官污吏,全不懂得顾全大局!把老子整倒了,桃花庄的改革也就夭折了。
- 6.无名氏《玎玎盆儿鬼》里开封府尹包拯也是“敕赐势剑金牌,容老夫先斩后奏,专一体察滥官污吏,与百姓伸冤理枉”。
英语翻译
- 英语:
corrupt officials
滥官污吏相关词语
- 1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语法:升官发财作宾语、定语;指官职提升,财源广进。示例: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进行了团结抗日积极分子在群众中有信仰的分子(不是投机想升官发财的那些人)的工作,经过他们去进行……
- 2 喉舌之官
- 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后汉书·左雄传》:“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
- 3 喷血自污
- 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出处:明·张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窥窃虚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谓喷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恶也,亦可哀也。”语法:喷血自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洁言污行
- 洁:干净;污:污秽。洁净的言辞,污秽的行为。形容言行相违,表里不一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语法:洁言污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封官许愿
- 封官:古代帝王把官职赏赐给亲属和臣仆;许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对神许诺将来给以报答酬谢。分封官职、爵位;承许将来给人以利益、好处。指以名利地位拉拢引诱别人。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并且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鼓励将士,但是他的阵地始终没有进展一步。”语法:封官许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结党营私的行为。示例:宋江在梁山立寨,朝廷对其封官许愿,招安他们。
- 6 藏垢纳污
-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语法: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示例: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
- 7 纳污藏疾
-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语法:纳污藏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长孙无忌等诸诛志冲。上手诏:‘五岳陵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 8 高官重禄
- 见“高官厚禄”。出处: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语法:高官重禄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职位高,待遇优。示例: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明·李贽《又与焦弱侯书》
- 9 地上天官
-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 10 买爵贩官
- 犹言买官鬻爵。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上下无求,百姓不堪。”语法:买爵贩官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 11 以人择官
-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 12 官虎吏狼
-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语法:官虎吏狼作宾语;形容官吏贪暴。
- 13 贪官蠹役
- 蠹:蛀虫。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出处:《清史稿·朱之弼传》:“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语法:贪官蠹役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卖狱鬻官
- 狱:讼事;鬻:卖。收受贿赂,出卖官职爵位,徇私枉法出处:《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语法:卖狱鬻官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示例:《北齐书·后主纪论》:“卖狱鬻官,溪壑难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