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破面皮简介
抓破面皮的意思
解释:
见“抓破脸皮”。
出处:
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语法:
抓破面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抓破面皮相关词语
- 1 三头六面
-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出处: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语法:三头六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肉袒面缚
-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语法:肉袒面缚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不想倒就反起来了,一时惊惶无措,只得肉袒面缚,诣阙待罪。”
- 3 皮相之士
- 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语法:皮相之士作主语、宾语;用于鄙视。
- 4 黄皮刮瘦
-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出处:余辰《蚕》:“一天过去了,蚕完全绝食啦,一个个饿得黄皮刮瘦,眼看就要死了。”语法:黄皮刮瘦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
- 5 死要面子活受罪
- 指因爱面子而遭受痛苦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阿巧姐却是有点如俗语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记三家出张,颇以为苦。”语法:死要面子活受罪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假装特有骨气,假装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倔脾气。”
- 6 破碗破摔
- 比喻已经弄坏了的事就干脆不顾语法:破碗破摔作谓语、定语;指不负责任。示例:他索性就破碗破摔,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 7 面红面绿
- 见“面红面赤”。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语法:面红面绿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等。
- 8 顽皮赖肉
- 见“顽皮赖骨”。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语法:顽皮赖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破釜沈舟
- 《史记·项羽本纪》:“ 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
- 10 破家败产
- 犹言倾家荡产。出处:宋·秦观《清和先生传》:“坐与先生为党而被罪者不可胜数,其相欢而奉先生者,或至于破家败产而不悔。”语法:破家败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破产。
- 11 脱皮掉肉
- 指卖命出处: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语法:脱皮掉肉作谓语、宾语;指卖命。
- 12 势如破竹
-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语法:势如破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 13 革面洗心
-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出处:《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语法:革面洗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近来所负笔债甚多,拟稍稍清醒,然后闭门思过,革面洗心,再一尝试。”
- 14 破柱求奸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语法:破柱求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如或纶言既降,丹慊莫从,则当破柱求奸,碎首请事。死而后已,义不苟然。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