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瓦四舍简介
三瓦四舍的意思
解释:
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3回:“衙内你不晓得,他是清白人家女儿,那肯同那三瓦四舍的奉迎。”
语法:
三瓦四舍作宾语、定语;指娱乐场所。
英语翻译
- 英语:
places of amusement
三瓦四舍相关词语
- 1 桓伊三弄
- 《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 便令人谓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
- 2 三元及第
-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通过出处:清·李渔《笠翁对韵》
- 3 三宫六院
- 泛指帝王妃嫔。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语法:三宫六院作宾语;泛指帝王的妃嫔。示例:天子封我掌国邦,三宫六院皆钦付。弹词《英烈春秋》
- 4 三亲六故
- 亲戚故旧的总称。出处: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语法:三亲六故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各种亲友。示例:萧红《呼兰河传》第二章:“送父母的,送兄嫂的,送侄女的,送三亲六故的。”
- 5 瓦解云散
- 像瓦器破碎,云彩四散。比喻群体溃散,各奔东西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故其见敌则遂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语法:瓦解云散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6 三径之资
-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出处:《宋书·陶潜传》:“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 7 二桃杀三士
-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语法:二桃杀三士主谓式;作分句;比喻借刀杀人。示例: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唐 李白《惧谗》诗)
- 8 犹豫再三
- 考虑了很久很多次也拿不定主意
- 9 强聒不舍
-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语法:强聒不舍补充式;作谓语;指不顾别人是否愿意听,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示例:“强聒不舍”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一句古老话。(鲁迅《二心集 关于翻译的通信》)
- 10 暮云亲舍
- 亲:父母,亲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乡,思念亲人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见暮云亲舍,想人生最苦离别,他可也官差不自由。”语法:暮云亲舍作主语、定语;指思念亲人。
- 11 文房四侯
-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出处: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语法:文房四侯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示例:文房四侯很少人能数全
- 12 三蛇七鼠
-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出处: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语法:三蛇七鼠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害人的东西。
- 13 三朝五日
- 三、五天。
- 14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语法:二三其意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示例:你不能老是这样二三其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