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简介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
解释: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语法:
二桃杀三士主谓式;作分句;比喻借刀杀人。
示例: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唐 李白《惧谗》诗)
成语造句
- 1.狡诈的国王,二桃杀三士,以计谋除去了心头之患。
- 2.所以当景公计划除掉他们、以绝后患的时候,齐相晏婴提出了“二桃杀三士”的建议。
- 3.再比如什么二桃杀三士之类的,在叶东来得地球上,简直就是家喻户晓的典故,皇甫雷霆干得这点事情,想明白之后,就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了。
- 4.我心道,二桃杀三士的方法虽然已经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样是屡试不爽啊。
- 5.,这让五位杏林大家想到了一个典故——二桃杀三士。
- 6.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
成语故事
- 这个成语来源于《晏子春秋.谏下二》,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这三个人却不起来,对晏子非常失礼。对此,晏子极为生气,便去进见景公,说:“我听说,贤能的君王蓄养的勇士,对内可以禁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赞扬他们的功劳,下面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使他们有尊贵的地位,优厚的奉禄。而现在君王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人,这些是祸国殃民之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景公说:“这三个人力气大,与他们硬拼,恐怕拼不过他们,暗中刺杀,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说:“这些人虽然力大好斗,不惧强敌,但不讲究长幼之礼。”于是便乘机请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两个桃子,对他们说道:“你们三个人就按功劳大小去分吃这两个桃子吧!”公孙接仰天长叹说:“晏子果真是位聪明人。他让景公叫我们按功劳大小分配桃子。我们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却又人多桃少,这就只有按功劳大小来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败了野猪,第二次又打败了母老虎。像我这样功劳,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拿起了一个桃子站起来了。田开疆说:“我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吃一个桃子,用不着与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也拿起一个桃子站起来了。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国君横渡黄河,大鳖咬住车左边的马,拖到了河的中间,那时,我不能在水面游,只有潜到水里,顶住逆流,潜行百步,又顺着水流,潜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鳖,将它杀死了。我左手握着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上的人都极为惊讶地说:‘河神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鳖的头。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独吃一个桃子。而不能与别人共吃一个!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不快把桃子拿出来!”说罢,便抽出宝剑,站了起来。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勇敢赶不上您,功劳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啊;然而还活着不死,那还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们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颈自杀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自己活着,这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耻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虽然如此,他们两个人若是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另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他感到很羞惭,放下桃子,刎颈自杀了。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
英语翻译
- 英语:
kill three valiants by offering them two peaches as reward
二桃杀三士相关词语
- 1 卸磨杀驴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语法:卸磨杀驴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帮助自己篡权夺位的人,往往采取卸磨杀驴的手段来处置。
- 2 犹豫再三
- 考虑了很久很多次也拿不定主意
- 3 五花杀马
-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 4 器二不匮
-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语法:器二不匮连动式;作谓语;指作事有准备。
- 5 却客疏士
- 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 指妒贤嫉能。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6 三蛇七鼠
-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出处: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语法:三蛇七鼠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害人的东西。
- 7 见其一未见其二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8 白屋之士
- 指贫寒的士人。出处:汉 王充《论衡 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语法:白屋之士作主语、宾语;指贫寒的士人。示例:是所工也多,故传书甚少;其转徙也艰,故受毁甚易;其为费也不资,故白屋之士不能得书者甚众。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
- 9 郑虔三绝
- 谓 唐 郑虔 诗、书、画皆精妙。
- 10 三星在户
- 表示新婚之喜。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语法:三星在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三沐三薰
-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出处: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宋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语法:三沐三薰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金·元好问《怀叔能》诗:“三沐三薰知有待,一鸣一息定谁先?”
- 12 杀彘教子
- 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语法:杀彘教子连动式;作谓语;指父母说话算数。
- 13 三径之资
-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出处:《宋书·陶潜传》:“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 14 三亲六故
- 亲戚故旧的总称。出处: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语法:三亲六故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各种亲友。示例:萧红《呼兰河传》第二章:“送父母的,送兄嫂的,送侄女的,送三亲六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