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相求简介
同气相求的意思
解释: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出处: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语法:
同气相求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孙犁《澹定集 金梅序》:“要视作家如友朋,同气相求,体会其甘苦。”
成语造句
- 1.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讨论文艺理论的各种问题,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2.小王和小张她俩是一对同气相求的好朋友。
- 3.他们俩真可以算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十多年来无论在任何项目的合作中,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 4.他俩有共同的艺术主张,真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5.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 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这段话出自易经乾篇。
英语翻译
- 英语:
Like attracts like.
同气相求相关词语
- 1 天高气轻
- 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 2 仁同一视
- 犹言一视同仁。出处:《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于黎元。”语法:仁同一视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
- 3 小异大同
-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出处: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语法:小异大同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示例: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
- 4 同日而言
- 同“同日而论”。出处:《晋书·郗鉴传》:“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士,何可同日而言!”语法:同日而言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 5 偷声细气
- 轻声轻气。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语法:偷声细气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居移气,养移体
- 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语法:居移气,养移体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人随着地位待遇的变化而变化。示例:《冷眼观》第12回:“任凭他发了横财,居移气,养移体,总会在微细之中露出马脚来。”
- 7 同袍同泽
-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语法:同袍同泽作谓语、定语;用于朋友之间。
- 8 萍水相遇
- 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为我破格!”语法:萍水相遇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 9 未可同日而语
-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出处: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语法:未可同日而语作谓语;形容不能相比。示例:孙中山《裁兵宣言》:“渐进之与顿改,其图功之利钝,收效之速缓,昭然未可同日而语。”
- 10 烽火相连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出处: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语法:烽火相连作谓语、定语;指战乱不休。示例:临歧分别,一旦恩情成断裂;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元 无名氏《风送梧桐叶》第一折
- 11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语法: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2 敛容息气
-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息:停止。正容屏气,形容神情严肃庄重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3回:“面上尚微有笑容,及至到公堂,他才敛容息气。”语法:敛容息气作谓语、宾语;形容态度严肃。
- 13 白眼相看
-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语法:白眼相看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
- 14 祸福同门
- 谓祸福皆人自取。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语法:祸福同门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