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闻蛙简介
晋惠闻蛙的意思
解释:
比喻愚昧寡闻。
出处:
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语法:
晋惠闻蛙作宾语、定语;指人愚昧。
示例:
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成语故事
-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把情况报告给他,惠帝竟然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百官哭笑不得
晋惠闻蛙相关词语
- 1 蛙鸣蝉噪
-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出处: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语法:蛙鸣蝉噪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众口喧闹。示例:我受不了这般蛙鸣蝉噪
- 2 先断后闻
- 谓先处理后奏闻。出处:《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语法:先断后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3 春蛙秋蝉
-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语法:春蛙秋蝉作主语、宾语;指空洞无物的言谈。
- 4 秦晋之缘
-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我与你合秦晋之缘何如?”语法:秦晋之缘作宾语;用于男女间。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倘蒙娘子垂怜,肯结秦晋之缘,足称平生之愿,学生虽衔环结草,不敢有忘。”
- 5 惠风和畅
-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语法:惠风和畅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6 遐迩着闻
- 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 7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语法: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8 口惠而实不至
-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语法:口惠而实不至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 9 闻风而兴
- 见“闻风而起”。出处:明·李贽《读史汇·储瓘》:“后泰州有心斋先生,其闻风而兴者欤。”语法:闻风而兴作谓语;形容反应迅速。
- 10 束教管闻
- 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11 臭不可闻
-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出处: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语法:臭不可闻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名声极坏。示例:呕出黑渖数斗,臭不可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酒狂》)
- 12 闻风而逃
-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语法:闻风而逃作谓语;指没有战斗力。示例: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 13 强记博闻
- 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出处:宋·陆游《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于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于古训。”语法:强记博闻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示例:林语堂《白话的音乐》:“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习,俱觅人写入本头。”
- 14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出处: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语法:言之无罪,闻之足戒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