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简介
格格不入的意思
解释: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语法:
格格不入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示例:
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鲁迅书信集 致章廷谦》)
成语造句
- 1.思想僵化的人,对新的观点、见解、理论,一开头总是会感到格格不入的。
- 2.课本上写的家居生活和实际状况根本格格不入。
- 3.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我格格不入。
- 4.我看墙壁和天花板的顏色总觉得格格不入,是不是改刷其他顏色较好?
- 5.你以为自己是曲高和寡,其实是与环境格格不入吧。
- 6.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英语翻译
- 英语:
cannot get along with one another
- 日语:
投合(とうごう)しない,まったく合蕑(あいい)れない,しっくりしない
- 俄语:
несовместимый
- 其他:
<德>mit etwas absolut unvereinbar sein <vǒllig unpassend><法>ne pas cadrer <ne pouvoir s'accorder>
格格不入相关词语
- 1 念念不舍
-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出处: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立坐食息,念念不舍。”语法:念念不舍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时刻挂在心上。
- 2 不可动摇
-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语法:不可动摇作谓语、定语;用于地位、观念等。示例: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鲁迅《而已集 革“首领”》)
- 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出处:《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语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4 不饥不寒
-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5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语法:画地为牢,议不入作宾语、定语;用于酷吏。
- 6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出处: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语法:挈瓶之智,守不假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语法:动荡不定作谓语、定语;指局势。示例:在动荡不定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这个良好习惯。
- 8 出入生死
- 出生入死。出处: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语法:出入生死作谓语、定语;同“出生入死”。
- 9 体贴入微
-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语法:体贴入微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1)护士小王对病人热情诚恳,体贴入微,病房里没有人不称赞她。(2)李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学生体贴入微。
- 10 目不忍睹
-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出处: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语法:目不忍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尸横遍野、白骨累累,令人目不忍睹。
- 11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 属:接连。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下不着地。”语法:上不属天,下不着地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 12 各不相谋
-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各不相谋作谓语;指各自行事。
- 13 丝毫不差
- 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 14 不畏强御
- 畏:畏惧、惧怕;强御:有权势的人。刚正无私,不怕有势力的人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语法:不畏强御作谓语、定语;指人刚正。示例:宋·苏轼《乞郡札子》:“宣帝初知盖宽饶忠直不畏强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