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的拼音,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的近反义词,挈瓶之智,守不假人是什么意思
- qiè挈
- píng瓶
- zhī之
- zhì智
- shǒu守
- bù不
- jiǎ假
- rén人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简介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的意思
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出处: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语法: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相关词语
- 1 蹈厉之志
-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语法:蹈厉之志作宾语;指人的志向。示例:他从小就有蹈厉之志
- 2 霸王之资
- 资:凭借。争霸称王的资本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语法:霸王之资作主语、宾语;指称霸的资本。示例:我已经具备了霸王之资
- 3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语法:动荡不定作谓语、定语;指局势。示例:在动荡不定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这个良好习惯。
- 4 永驻人间
- 永远留在人世间。出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 5 目不忍睹
-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出处: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语法:目不忍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尸横遍野、白骨累累,令人目不忍睹。
- 6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 属:接连。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下不着地。”语法:上不属天,下不着地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 7 人迹罕至
-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出处: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语法:人迹罕至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冯牧《瀑布之歌》:“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交通阻隔的地方。”
- 8 霜露之感
-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语法:霜露之感偏正式;作宾语;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示例:宋·曾巩《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父师道赠太子少师制》:“所以称其显亲之心,慰其霜露之感。”
- 9 计穷智极
- 见“计穷虑极”。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及其计穷智极,几微仓卒之际,盖有赪面泚颡,而不能自己者。”语法:计穷智极作谓语、定语;指无计可施。
- 10 蕃篱之鷃
- 蕃:通“藩”;蕃篱:篱笆;鷃:鹌鹑。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比喻鼠目寸光,见识狭小的人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语法:蕃篱之鷃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11 各不相谋
-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各不相谋作谓语;指各自行事。
- 12 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出处:《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语法:嫁祸于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 13 遁天之刑
- 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语法:“死底境地为生者所不知,所以畏惧,不知生是‘天刑’,故如《养生主》所说,死是‘~’,是‘呼之县解’”。 ★许地山《道教史》第四章示例:“死底境地为生者所不知,所以畏惧,不知生是‘天刑’,故如《养生主》所说,死是‘遁天之刑’,是‘呼之县解’”。许地山《道教史》第四章
- 14 藏之名山
-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出处: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语法:藏之名山动宾式;作谓语;指能传后世之作。示例:孙犁《文林谈屑》:“自从司马迁说,要把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以来,文学事业与名山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