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凛然简介
正气凛然的意思
解释: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语法:
正气凛然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态度等。
示例: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九章:“仲驭被逮,在于力持清议,正气凛然。”
成语造句
- 1.正气凛然的革命志士即使被捕入狱,也使敌人吓得发抖。
- 2.他正气凛然地说:“我们一定要支持一切正义的行动。”。
- 3.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正气凛然,决不投降。
- 4.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 5.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 6.这则文字既及地理,又是政论,言之有物,正气凛然,是掷地有声的好文章。
英语翻译
- 英语:
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
正气凛然相关词语
- 1 仗气直书
-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出处:《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语法:仗气直书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
- 2 气噎喉堵
-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语法:气噎喉堵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 3 沆瀣一气
-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语法:沆瀣一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 4 虚骄恃气
- 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出处:《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语法:虚骄恃气作谓语、定语;指意气用事。示例:夫所恶于虚骄恃气者,以其果敢而窒,如醉人之勇,俟其既醒,必怯懦而不可复作也。(严复《原强续篇》)
- 5 漠然视之
- 很冷淡地看待。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出处:《明史·兵志三》:“操江又以向非本属兵,难遥制,亦漠然视之,非委任责成意。”
- 6 豪气干云
- 形容豪迈的气势高入云霄出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7 怛然失色
-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出处: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语法:怛然失色偏正式;作状语;指害怕而失色。示例:借助汽车灯的光亮,我俩看到前边枣树林里有一群狗样的东西在转动,它们眼里闪着绿光,“有狼!”我的副手怛然失色地喊了起来。
- 8 神安气集
-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拿些姜汤灌他,他微微开口,咽下去了;又调些粥汤来灌他,弄了三四更天气,看看苏醒,神安气集。”语法:神安气集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等。
- 9 负才尚气
- 才:才能;气:意气。 自恃有才能,纵任意气。出处:唐·孙元晏《咏史诗·宋·袁粲》:“负才尚气满朝知,高卧闲吟见客稀。”
- 10 灰烟瘴气
- 喻污浊。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语法:灰烟瘴气作定语、状语;指糟乱。
- 11 道貌岸然
-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语法:道貌岸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嘲讽人。示例: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 12 酣然入梦
-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酣然:畅快的样子;引申为舒适。语法:酣然入梦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示例:同学们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 13 泰然居之
-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出处: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语法:泰然居之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4 防祸于未然
-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出处:《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语法:防祸于未然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示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用这个典故,意思是对于‘苍生’要卧薪尝胆地严加警惕,要能防祸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