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简介
严于律己的意思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语法:
严于律己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
每个党员都要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
严于律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宽以待人
成语造句
- 1.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严于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他首先不做。
- 2.他严于律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 3.每个党员都要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
- 4.我们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5.我们要严于律己,在生活和学习上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 6.班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severe with oneself
- 日语:
自分をきびしく律(りつ)する
- 俄语:
быть требовательным к себе <строго относиться к себе>
严于律己相关词语
- 1 忧形于色
-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出处:《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语法:忧形于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清史稿·宋维峻传》
- 2 亏于一篑
-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法:亏于一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3回:“至九仞之功,往往亏于一篑,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 3 疲于奔命
-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语法:疲于奔命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进,声东击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锐而用之,彼亦疲于奔命矣。(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
- 4 知己之遇
-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语法:知己之遇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舍己芸人
- 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语法:舍己芸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慎毋数典忘祖,徒欢迎皙种之唾余;舍己芸人,尽弃神州之特质。”
- 6 威福自己
- 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出处:《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语法:威福自己作谓语、定语;指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 7 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语法:大白于天下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实真相等。示例:季羡林《悼念沈从文先生》:“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
- 8 聊胜于无
-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出处:晋 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语法:聊胜于无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比完全没有要好一点。示例: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不如限以报章,用白鞭策,得寸得尺,聊胜于无。(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绪言
- 9 民保于信
-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语法:民保于信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0 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出处:《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语法:嫁祸于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 11 于安思危
-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语法:于安思危作谓语、宾语;用于自勉。
- 12 害人先害己
- 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语法:害人先害己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害人先害己,千万不要存心去害人
- 1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出处: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语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复句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心灵会互相感应的
- 14 甚于防川
-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