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俱败简介
身名俱败的意思
解释:
犹言身名俱灭。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6回:“今日为公孙枝所诱,死于王城,身名俱败,岂不哀哉!”
语法:
身名俱败作谓语、状语;指身败名裂。
示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就因这两个字上误事,几乎弄得身名俱败,骨肉沦亡。”
英语翻译
- 英语:
fall into utter disrepute <lose all standing and reputation>
身名俱败相关词语
- 1 鼎鼎大名
-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语法:鼎鼎大名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岳飞的鼎鼎大名谁都知道。
- 2 扬名显亲
- 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出处:《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语法:扬名显亲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读了这许多年的书,又到东洋留过学,当然要回省做个一官半职,以便将来扬名显亲。巴金《雾》六
- 3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语法:成则为王,败则为贼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成败的结局不同。示例: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鲁迅《南腔北调集 谈金圣叹》)
- 4 邀名射利
- 求取名利。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2卷:“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体,外乏筋肉。”语法:邀名射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终身不齿
- 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语法:终身不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史·吴廷祚传附元载》:“诏除籍,终身不齿。”
- 6 遁名改作
-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 7 五内俱崩
-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出处: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语法:五内俱崩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伤心时。
- 8 十行俱下
-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出处:《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语法:十行俱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读书极快。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 9 人赃俱获
- 人:犯人;赃:赃物、赃款。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
- 10 名动金瓯
- 唐玄宗任命宰相,先书写姓名用金盂罩起。
- 11 发名成业
- 发:显现。发扬名声,成就事业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一抵京师就明经试,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语法:发名成业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 12 败井颓垣
-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出处:鲁迅《集外集 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语法:败井颓垣作宾语、定语;指破败凄凉的景象。示例:地震过后,到处都是败井颓垣
- 13 齿德俱尊
- 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齿:指人的年龄。
- 14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语法: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作宾语、分句;指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