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俱灭简介
身名俱灭的意思
解释:
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出处:
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
语法:
身名俱灭作谓语、状语;指身败名裂。
示例:
宋·洪迈《容斋四笔·王勃文章》:“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江河万古流,指四子也。”
英语翻译
- 英语:
body gone and reputation ruined
身名俱灭相关词语
- 1 青史留名
-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出处: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语法:青史留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等。示例: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
- 2 有例不兴无例不灭
- 谓按照惯例办事。《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回师老爷的话,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这两句俗语料想师老爷是晓得的……但求师老爷还是按照旧帐移交过去,免得后任挑剔。”
- 3 著述等身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语法:著述等身作谓语、定语;指作品多。示例:伟烈君通天算之学,生平著述等身,而精勤惕厉,未尝一日废书不观也。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六
- 4 求名求利
- 追求名利出处: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语法:求名求利作谓语、定语;指追求名利。示例:他喜欢求名求利,不作无名英雄
- 5 蜗名蝇利
-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小的名声。苍蝇头般的小利,蜗牛角样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出处:金·刘志渊《行香子·李会首问道》词:“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语法:蜗名蝇利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形息名彰
- 息:通“熄”,灭;彰:显扬。人死了,名声却显扬于世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德》:“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语法:形息名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身微力薄
- 谓地位低下,财力不足。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风尘,所以怜而与游。”语法:身微力薄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境遇等。
- 8 名过其实
-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语法:名过其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宋·刘炎《迩言》:“曰:汉祖实副其名,唐宗名过其实。”
- 9 心魂俱静
- 心和魂都平静下来了出处:《山中杂记》
- 10 砥节立名
-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 11 粉身灰骨
-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出处: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语法:粉身灰骨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人。
- 12 阿世盗名
- 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语法:阿世盗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大坏人。示例:他挺会阿世盗名的,骗取全国人们的信任
- 13 相灭相生
- 指互相克制,互相生发或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出处:汉·荀悦《汉纪·汉成帝纪》:“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语法:相灭相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至理名言
-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语法:至理名言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你不自轻自贱,人家就不能看轻你”。这话倒说得不错,这也是至理名言。(老舍《鼓书艺人》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