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口无言简介
哑口无言的意思
解释: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语法:
哑口无言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成语造句
- 1.犯人的作案计画被警方一语道破,使得他哑口无言。
- 2.小明被事实驳得哑口无言。
- 3.我们的阅读有了一个良好的效果,原来站起来哑口无言,现在却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
- 4.那些怀疑者最终都哑口无言,而他却从中获益。
- 5.由于人证、物证俱在,他只有哑口无言,承认犯行。
- 6.原先他还想狡辩,但后来真相毕露,才使他哑口无言。
英语翻译
- 英语:
put to silence
- 俄语:
онеметь <лишиться речи>
- 其他:
<德>nichts mehr zu erwidern wissen<法>rester muet <rester bouche close>
哑口无言相关词语
- 1 反咬一口
-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语法:反咬一口作谓语、宾语;同“倒打一耙”。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因为顾客可以不承认,反咬一口,‘诬良为盗’,还得吃官司。”
- 2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出处: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语法: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作宾语、定语、谓语;用于处事。
- 3 一无所见
- 什么也没有看见出处: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悄呼芸名而祝之,满室寂然,一无所见。”语法:一无所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皇帝的新装》:“他们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赞美新装十分美丽。”
- 4 悃质无华
- 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出处: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书》:“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语法:悃质无华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的态度。
- 5 正言厉色
-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语法:正言厉色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 6 日无暇晷
- 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语法:日无暇晷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自从接了这四个差使之后,一天到晚真正是日无暇晷,没有一天不上院。”
- 7 闳言高论
- 见“闳言崇议”。出处: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语法:闳言高论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观点等。
- 8 口干舌焦
- 见“口燥唇干”。出处: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鬼道:‘老弟,我们饥了。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请你如何?’”语法:口干舌焦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示例: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8章:“那吴启超自吹自擂,口干舌焦,没得到半点效果。”
- 9 熟视无覩
- 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语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此事今初起點,論國事者皆熟視無覩焉。”亦作“ 熟視無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黄·悼闻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不仅不依从人民的意愿,反而倒行逆施,变本加厉。”
- 10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方是兴旺之家。”语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老舍《四世同堂》:“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11 有始无终
-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语法:有始无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做事情不要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 12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语法: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作定语、分句;指非常贫困。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5卷:“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丈夫又不要我,又无亲戚投奔,不死更待何时。”
- 13 玉巵无当
- 亦作“ 玉卮無當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一日, 堂谿公 見 昭侯 曰:‘今有白玉之巵而無當,有瓦巵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君曰:‘以瓦巵。’”谓玉杯无底。当,底。后多比喻东西虽好,却无用处。 晋 左思 《<三都赋>序》:“且夫玉巵無當,雖寳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桂華無實,玉卮無當。” 唐 刘知幾 《史通·论赞》:“若 袁彦伯 之務飾玄言, 謝靈運 之虚張高論,玉巵無當,曾何足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酒欲盡, 真 搜篋出飲器,玉卮
- 14 椿龄无尽
- 常用做祝人长寿之词出处:《庄子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