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端知末简介
见端知末的意思
解释:
观察事物的开端,就能预见其结局。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见端知末相关词语
- 1 知我罪我
- 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语法:知我罪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 2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语法: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3 不知春秋
- 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语法:不知春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4 知几其神
- 知几其神,汉语成语,指人能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
- 5 一知片解
- 犹一知半见。出处: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一经,今已穷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语法:一知片解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迷涂知反
- 见“迷途知反”。
- 7 下知地理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自《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 8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语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学识等。
- 9 捉衿见肘
-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语法:捉衿见肘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贫困。示例: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宋·陆游《衰疾》诗
- 10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出处:京剧《串龙珠》第十场:“有道是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千岁莫要屈赖好人。”语法: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11 见缝就钻
- 比喻到处钻营或利用各种空子语法:见缝就钻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会钻营。示例:我们不能见缝就钻
- 12 不知所为
- 为:做。不知道该怎么办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所为。”语法:不知所为作谓语;用于处事。示例:曾朴《孽海花》第15回:“一路走来,彩云觉得意乱心迷,不知所为。”
- 13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语法: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 14 见机行事
-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出处:《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语法:见机行事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示例:你去见机行事,得回再回方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