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简介
鉴往知来的意思
解释:
鉴:仔细考察。仔细考察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语法:
鉴往知来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分句;审察过去,就可以推断未来。
示例:
“鉴往知来”,历史和科学已经给我们提出了铁证。(秦牧《原始公社的影子》)
成语造句
- 1.对小说文体发展的前景,与其茫然,还不如先回头看,俗话说:“鉴往知来”。
- 2.你已不止上过一回当了,鉴往知来,不要重蹈覆辙了。
- 3.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好好总结。鉴往知来,只有彻底地清算过去的失误,才能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 4.鉴往知来,古人是承认的,今人也必须承认,因为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
- 5.俗话说“鉴古知今,鉴往知来”,今天的磁体产业情况与五年前、十年前大不一样,和1983年相比更是截然不同!
- 6.多读史书,可以让我们鉴往知来,不再重蹈覆辙。
英语翻译
- 英语:
see visions of things by experiences
鉴往知来相关词语
- 1 急来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9卷:“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语法:急来抱佛脚作谓语、分句;指事先不作准备。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他可不是推三阻四,非等着急来抱佛脚的人。”
- 2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不能对别人说出处:明·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你又青春,我又年少,则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语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作宾语、分句;用于发誓。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你们杨家的堂名叫‘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3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语法: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示例: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 4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 乍:刚刚,起初;圩:围子。新到一片芦苇地,不知这里边的深浅。比喻刚到一个新的地方,不熟悉情况,行动要谨慎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语法:乍入芦圩,不知深浅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5 不知有汉
- 通过桃花源人的叙述,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无忧的美好寄愿。
- 6 食髓知味
- 作定语、状语;含贬义;原义骨髓的味道很好,吃下去很美味,之后还想再次尝试。指经历过一次之后,还想要再次尝试。
- 7 光可鉴人
- 光:光亮;鉴:照。闪闪的光亮可以照见人影。形容头发乌黑,肌肤润泽艳丽或器物光滑明亮。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语法:光可鉴人作谓语、定语;形容光亮照人。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就一重重漆的十分严密,光可鉴人,自是放心。”
- 9 以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出处: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语法:以微知著一般作谓语、宾语。。示例: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 10 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语法:不识不知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古今。示例: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 11 知过能改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语法:知过能改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示例:然一诗之感动于人,而冢宰亦知过能改,皆可以示后,故录之。明 黄溥《闲中古录》
- 12 来去分明
-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那时叫世人知我冰清玉洁,来去分明。”语法:来去分明作谓语、定语;指手续清楚。示例:他这个人向来来去分明
- 13 不知疼痒
-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语法:不知疼痒作谓语、定语;指人麻木。
- 14 迎来送往
-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出处:《庄子·山木》:“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语法:迎来送往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接待工作。示例:张平《抉择》:“迎来送往、官样文章,成天泡在上边,想下都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