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密度是多少?可燃冰是什么?
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克/升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黑桃花2023-07-26 10:19:472
可燃冰主要含有
A、可燃冰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所以“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故A正确;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可燃冰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所以“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而不是一氧化碳水合物,故C错误; D、可燃冰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所以“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而不是固态氢气,故D错误. 故选:A.苏萦2023-07-02 09:08:59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 这个说法对吗
对可以mlhxueli 2023-07-02 09:08:594
可燃冰是什么成份组成
人们60年代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简称gashydrate),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分子结构式为:ch4·h2o。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外形像冰,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称它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此后故乡只2023-07-02 09:08:592
可燃冰是何种物质?
其实,可燃冰是指水和天然气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晶体物质,学术上称为“天然气水化合物”。据测定,1立方米固体可燃冰,约含200立方米天然气。所以可燃冰具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资源。可燃冰的发现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了输送天然气,开始铺设巨型天然气管道。由于管道经常发生堵塞,结果将管道剖开,才发现是被冰一样的物质所封堵,对这种物质进行研究后,才知道是天然气与水的结合物,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很有开采价值的新能源。ardim2023-07-02 09:08:592
被视为未来可替代石油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被视为未来可替代石油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正确答案: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nH?O。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可燃冰"基础研究系统理论。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试采获得成功,这个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 研究发现,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立方米的甲烷,它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墨然殇2023-07-02 09:08:591
可燃冰的化学式 结构
CH4苏萦2023-07-02 09:08:586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元素sl2023-07-02 09:08:581
可燃冰中能够燃烧的主要成分是
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拓展知识: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可燃冰不是冰,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可燃冰是其俗称,其外观结构看起来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固体瓦斯”或“气冰”。可燃冰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尤其在化工上,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做燃料,其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等,类似汽油、柴油的用途。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C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或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300米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1000米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左迁2023-07-02 09:08:58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甲烷可以进行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固体,所以叫其可燃冰瑞瑞爱吃桃2023-07-02 09:08:582
可燃冰的成分
甲烷tt白2023-07-02 09:08:573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可燃冰实际上的确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可燃冰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中包含大量的甲烷。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可燃冰的用途需要注意对于可燃冰的利用,我们国家还是非常高的,作为一种新能源要相比传统能源来说,它的优势是非常大的。像煤炭和石油可能是最传统的能源,不过如果使用可燃冰来代替的话,可能会使煤炭的十倍以上的功率。因此如果想产生更多的能量,可燃冰是首选。另外,像可燃冰等加工成天然气的话,一立方米,相当于160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么大的差距真是让人惊喜,按照这种等价来换算的话,世界上的可燃冰大概可以让人类在使用1000多年。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2 09:08:57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CH4豆豆staR2023-07-02 09:08:558
可燃冰的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的化学成分是甲烷。可燃冰一般是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由于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资源价值高,已成为油气行业长期的研究热点。发现可燃冰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体残渣和有害气体。它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可燃冰可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但其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它的燃烧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供热,等等,类似于汽油和柴油。可燃冰的优点:1、节能,快速。由于天然气含量占冰能能量的80%至99%,因此比常规天然气的纯度高约10个百分点。1立方米的易燃冰可以分解约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并且可以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的能量比煤和油高几倍,这是传统能量远离的标准。2、非常环保和燃烧。和煤比例,但没有粉尘污染,而油不是有毒的污染,比石油,甚至更多的杂质污染了传统天然气。具体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以减少约4点33吨和0点0483吨,以及灰尘,硫化物和PM2点5的有害物质基本上不含铅粉尘,硫化物和PM2点5。清洁能源。Jm-R2023-07-02 09:08:551
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外界的温度非常的低,然后在高压的情况下形成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北有云溪2023-07-02 09:08:545
可燃冰的化学式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混合物此后故乡只2023-07-02 09:08:487
可燃冰是不是化石燃料?
是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陶小凡2023-07-02 09:08:47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可燃冰”基础研究系统理论。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1] 。苏萦2023-07-02 09:08:461
可燃冰的优点
可燃冰的优点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主要的优点就是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没有污染。。谢谢采纳 可燃冰的优点。急需,谢谢 我知道的不多,就是燃烧后造成的污染程度要远远低于石油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和其他燃料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是什么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是甲烷的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外形像冰.它的形成很复杂,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优点:有极强的燃烧力,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故答案为:①它的形成很复杂,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 ②优点:有极强的燃烧力,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合成可燃冰和点燃可燃冰的化学式 合成可燃冰 CH4+nH2O=CH4.nH2O 燃烧可燃冰 CH4.nH2O+O2=CO2+(2+n)H2O (点燃) 说明: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形成的笼形化合物,是在深海中形成的,需要特点的压强和温度,不是简单的一个方程式就能搞定的 我不清楚一个甲烷到底和几个水分子形成笼形化合物,所以就用n来表示了 可燃冰的 C.南海北部 可燃冰是什么,可燃冰的什么很大 可燃冰就是 更多图片(9张)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可燃冰的组成 CH4.nH2O 可燃冰的形成 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的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据专家介绍,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美国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发现了它。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效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至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因为形成“可燃冰”除了压力主要还在于低温,所以一般在冰土带的地方较多。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的海域纬度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实际上我国东海、南海都具备生成条件。 东海底下有个东海盆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测,该盆地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尔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金翔龙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化物存在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根据地温梯度、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勾画出“可燃冰”的分布区域,计算出它的稳定带的厚度,对资源量做了初步评估,得出“蕴藏量很可观”结论。这为周边地区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可燃冰的构成 不对,还有其他物质 用“可燃冰”作燃料,有哪些优点? 是考卷答案 ①节约能源或开发新能源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运输方便、成本低九万里风9 2023-07-02 09:08:461
化学沼气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甲烷沼气,可燃冰主要成分是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像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沼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60%~80%。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北营2023-07-02 09:08:401
科学家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 4 ·nH 2 O)。其
B 试题分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 4 ?nH 2 O),属于分子晶体;故选:B。凡尘2023-07-02 09:08:401
可燃冰是东东?
冰”怎么会“燃烧”?但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这种能够燃烧的“冰”。事实上,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象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这些冰球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会砰然而逝。 可燃冰最初被发现,并不是在海底。早在20世纪3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就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会被奇怪的冰块堵塞。化学家对这些冰块进行分析后得知,这是甲烷等气体被关在冰晶体中形成的。当时,这些甲烷水合物被视为一种麻烦,而不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直到60年代,苏联科学家才意识到,在自然界也许存在这种水合物,并预测到它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新能源的前景。1972年,在开发北极圈内的麦雅哈天然气田时,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这种以矿藏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美国科学家在地震研究中证实,在海底600米处就存在这种水合物。 1996年夏天,德国科学家搭乘一艘海洋考察船对北太平洋水域进行考察,以寻找这种神秘的冰晶体。结果,水下摄像机在800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晶莹的亮光。科学家们迅速从海底取出了样品。为了证实这就是充满甲烷的冰晶体,一位科学家从这种冰块上取下一小块,用火柴点燃:冰雪般的东西开始燃烧,发出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直至冰块变成了一滩水。 后来的实验证明,1立方米这种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有专家认为,水合甲烷这种新型能源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 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可燃冰”在我国分布也应十分广泛,我国南海、东海、黄海等近300万平方公里广大海域以及青藏高原的冻土层,都有可能存在。在2000年,就有报道称,我国南海、东海等海域发现大量“可燃冰”资源,初步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我国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一半。 天然“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就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它所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同时,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也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船翻。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化法、减压法和注入剂法三种。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气不泄漏、不引发温室效应。 此外,“可燃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存在很可能导致海床不稳定,引发大规模的海底泥流,对海底管道和通讯电缆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另外,如果地震中海底地层断裂,游离的气体和水合甲烷分解产生的气体就会喷出海面,或在海水表层及水面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易燃气泡,这不仅对过往行船造成危险,也会给低空飞行的飞机带来厄运。有学者认为,近几个世纪,在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发生过的许多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可能与此有关。 日益增多的成果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和气候变暖等环境灾害。由此可见,“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Jm-R2023-07-02 09:08:409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和H2O)Ntou1232023-07-02 09:08:393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研究发现,可燃冰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 可燃冰的用途 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尤其在化工上,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做燃料,其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等,类似汽油、柴油的用途。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北营2023-07-02 09:08:391
可燃冰主要含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竖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8HzO。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此后故乡只2023-07-02 09:08:391
可燃冰能生成什么物质
同楼上的黑桃花2023-07-02 09:08:3912
可燃冰主要化学成分
可燃冰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研究发现,可燃冰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可燃冰的用途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尤其在化工上,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做燃料,其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等,类似汽油、柴油的用途。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LuckySXyd2023-07-02 09:08:38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冰B.干冰C.甲烷D.煤和石
“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墨然殇2023-07-02 09:08:38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简介: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计划。迄今,人们已在近海海域与冻土区发现水合物矿点超过230处,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热点研究区。扩展资料:组成结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强大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参考资料:天然气水合物-百度百科铁血嘟嘟2023-07-02 09:08:382
可燃冰是什么?主要成分是什么
知识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能完成由质转量的变化,为了做好知识点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可燃冰是什么?主要成分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可燃冰主要成分有哪些? 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可燃冰的化学式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u2084·8Hu2082O。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韦斯特兰2023-07-02 09:08:38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 A. 冰 B. 干冰 C. 甲烷 D. 煤和石油
“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选:C.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2 09:08:381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甲烷气水包合物或可燃冰,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中包含大量的甲烷。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u2084·nHu2082O。扩展资料: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石油、天然气的新时代替代能源而备受期待。气水化合物的甲烷主要由缺氧环境下有机物质的细菌分解。在沉积物最上方几公分的有机物质会先被好氧细菌所分解,产生CO2,并从沉积物中释放进水团中。天然气水合物在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很不稳定,所以开采可燃冰的方法设想有:热解法、降压法、二氧化碳置换法。因为技术仍不完善,由此泄露的甲烷可造成比二氧化碳严重十倍的温室效应。2008年,中国首次在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使中国成为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然气水合物瑞瑞爱吃桃2023-07-02 09:08:382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1、可燃冰,甲烷气水包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或天然气水合物。从名字上就可以大概分辨出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 2、实际上的确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可燃冰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中包含大量的甲烷。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3、发展前景:藏量较为丰富,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气之次世代能源,因此受到许多期待。但开采困难,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泄露,而甲烷是温室气体,对大气的暖化威力比二氧化碳强2、3倍,开采不当将会变成世界的灾难。mlhxueli 2023-07-02 09:08:371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像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 资源储量: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kikcik2023-07-02 09:08:352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可燃冰ardim2023-07-02 09:08:357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如下: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u2084。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的主要形成方式分别是生物形成、热形成和非生物三种。可燃冰并不是冰,而是一种存在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白色结晶物质,因其外观看起来像冰块儿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其学名应该叫做天然气水合物,又称“笼形包合物”。扩展资料不管是哪种形式,可燃冰的形成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且缺一不可。第一,温度不能太高(在0℃~10℃之间),如果温度高于20℃,它就会“烟消云散”;第二,压强要足够大,但不需要太大,在0℃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以生成;第三,要有甲烷等气源。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就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因此,受可燃冰特殊的性质以及形成所需条件的限制,可燃冰只分布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单元内。就目前科学家的发现而言,绝大部分的可燃冰分布在洋底。据估计,陆地(极地冰川冻土带和冰雪高山冻结岩)27%和海洋90%的地区,具有形成可燃冰的有利条件。在标准状况下,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因而科学家们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清洁新能源”。而且因其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最近两年开采试验取得较大进展。我国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将有力推动中国可燃冰的勘探与开发进程。阿啵呲嘚2023-07-02 09:08:351
可燃冰主要成分
可燃冰主要成分如下: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资源储量: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由于可燃冰只能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因此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很常见,很难开采。沉积物中甲烷的过度流失会软化海洋,导致地震。因此,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在美国和加拿大,两次陆上试收效果不佳。日本的两次海底试验也失败了,可燃冰开采的中国计划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2 09:08:35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甲烷。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扩展资料可燃冰并不是指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此乃称为干冰),可燃冰在低位高压的环境中才能稳定存在,故在地球的两极,深海底下,冰川高原上广泛存在,开采出来后呈现雪花状,在空气中可点燃。可燃冰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可燃冰的储量很大。据国际地质勘探组织估算,地球深海中水合甲烷的蕴藏量足以超过2.84×10^21 m^3,是常规气体能源储存量的1000倍。陶小凡2023-07-02 09:08:342
可燃冰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是甲烷。可燃冰也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笼形包合物”,分子式为:CH4·nH2O,现已证实分子式为CH4·8H2O。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理化性质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可燃冰也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笼形包合物”,分子式为:CH4·nH2O,现已证实分子式为CH4·8H2O。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洋浅水生态圈,通常出现于深层的沉淀物结构中,或是在海床处露出。甲烷气水包合物据推测是因地理断层深处的气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2 09:08:34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的简介
1、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 2、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 3、天然化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bikbok2023-07-02 09:08:341
可燃冰是什么成分?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简介: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计划。迄今,人们已在近海海域与冻土区发现水合物矿点超过230处,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热点研究区。扩展资料:组成结构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强大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参考资料:天然气水合物-百度百科凡尘2023-07-02 09:08:331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啥
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可燃冰将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计划。迄今,人们已在近海海域与冻土区发现水合物矿点超过230处,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热点研究区。Jm-R2023-07-02 09:08:331
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还有两种化石燃料,他们分别是
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合称三大化石燃料、矿物能源瑞瑞爱吃桃2023-07-02 09:08:33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大鱼炖火锅2023-07-02 09:08:331
“可燃冰”所含主要气体成分是( )。
【答案】:A事实上,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像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这些冰球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会砰然而逝。九万里风9 2023-07-02 09:08:321
可燃冰是什么?是什么做的?主要成分
分类: 教育/科学 问题描述: 就是和什么天然气什么有机化合物有关的东西 化学老师让查的…… 谢谢 解析: 冰”怎么会“燃烧”?但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这种能够燃烧的“冰”。事实上,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在深海中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象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这些冰球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会砰然而逝。可燃冰最初被发现,并不是在海底。早在20世纪3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就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会被奇怪的冰块堵塞。化学家对这些冰块进行分析后得知,这是甲烷等气体被关在冰晶体中形成的。当时,这些甲烷水合物被视为一种麻烦,而不是一种新型的能源。 直到60年代,苏联科学家才意识到,在自然界也许存在这种水合物,并预测到它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新能源的前景。1972年,在开发北极圈内的麦雅哈天然气田时,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这种以矿藏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美国科学家在地震研究中证实,在海底600米处就存在这种水合物。 1996年夏天,德国科学家搭乘一艘海洋考察船对北太平洋水域进行考察,以寻找这种神秘的冰晶体。结果,水下摄像机在800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晶莹的亮光。科学家们迅速从海底取出了样品。为了证实这就是充满甲烷的冰晶体,一位科学家从这种冰块上取下一小块,用火柴点燃:冰雪般的东西开始燃烧,发出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直至冰块变成了一滩水。 后来的实验证明,1立方米这种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有专家认为,水合甲烷这种新型能源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 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可燃冰”在我国分布也应十分广泛,我国南海、东海、黄海等近300万平方公里广大海域以及青藏高原的冻土层,都有可能存在。在2000年,就有报道称,我国南海、东海等海域发现大量“可燃冰”资源,初步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我国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一半。 天然“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就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它所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同时,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也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船翻。目前,“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化法、减压法和注入剂法三种。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气不泄漏、不引发温室效应。 此外,“可燃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存在很可能导致海床不稳定,引发大规模的海底泥流,对海底管道和通讯电缆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另外,如果地震中海底地层断裂,游离的气体和水合甲烷分解产生的气体就会喷出海面,或在海水表层及水面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易燃气泡,这不仅对过往行船造成危险,也会给低空飞行的飞机带来厄运。有学者认为,近几个世纪,在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发生过的许多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可能与此有关。 日益增多的成果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和气候变暖等环境灾害。由此可见,“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拌三丝2023-07-02 09:08:321
海底的甲烷冰是什么?"可燃冰"是什么?
海底的甲烷冰是什么?"可燃冰"是什么? 其化学式为CH4·8H2O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2008-5-17 海底的甲烷冰是什么?"可燃冰"是什么? 12 甲烷水合物(CH4·nH2O) 可燃冰是八水甲烷,为什么甲烷是主要成分?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甲烷这种可燃气体,并不是说谁多就说谁是主要成分,你再比如说海水的主要成分,你肯定说是氯离子,不可能说是水吧。有的时候我们还说某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某种元素,你比如说煤炭,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这种元素,没错吧?你总不能化验化验,看看不同地区的煤层中主要是多少纯度的碳? O(∩_∩)O~ 日和才能够利用海底的可燃冰? 谈到能源,人们立即想到的是能燃烧的煤、石油或天然气,而很少想到晶莹剔透的“冰”。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简称GasHydrate),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分子结构式为:CH4·nH2O。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外形像冰,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称它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所以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300米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1000米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 从物理性质来看,天然气水合物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解常数和热传导率均低于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声波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含气沉积物和饱和水沉积物,中子孔隙度低于饱和水沉积物,这些差别是物探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基础。此外,天然气水合物的毛细管孔隙压力较高 "可燃冰"是海底的含甲烷的冰,若开发方法不当,释放出的甲烷扩散,会增强温室效应.设想合理的开发方案 :baike.baidu./view/32145.?wtp=tt 这里很详细的! 我国南海海底的可燃冰的化学式 A.“可燃冰”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渣,故错误;B.根据CH4?H2O可知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6:18=8:9;而不是1:1,故错误;C.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可燃冰能燃烧,是甲烷在燃烧 可燃冰到底是什么?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不是海底生物 当然不是 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因为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 所以又被称作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主要成分是甲烷 936g可燃冰可释放多少g甲烷 没有固定的值 不同的可燃冰,含甲烷量不同 请补充数据 是什么组成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早在1778年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就着手研究气体生成的气体水合物温度和压强。1934年,人们在油气管道和加工设备中发现了冰状固体堵塞现象,这些固体不是冰,就是人们现在说的可燃冰。1965年苏联科学家预言,天然气的水合物可能存在海洋底部的地表层中,后来人们终于在北极的海底首次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因此,其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 有天然气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可燃冰”,因为形成“可燃冰”除了压力主要还在于低温,所以一般在冰土带的地方较多。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的海域纬度较低,不可能存在“可燃冰”;而实际上我国东海、南海都具备生成条件。 东海底下有个东海盆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测,该盆地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尔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金翔龙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化物存在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根据地温梯度、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勾画出“可燃冰”的分布区域,计算出它的稳定带的厚度,对资源量做了初步评估,得出“蕴藏量很可观”结论。这为周边地区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wpBeta2023-07-02 09:08:321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4?nH2O).其形成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4?nH2O),属于分子晶体;故选:B;瑞瑞爱吃桃2023-07-02 09:08:321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甲烷 B.天燃气 C.沼气 正确答案:A真颛2023-07-02 09:08:321
可燃冰可以燃烧儿干冰能灭火,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正确吗?
可燃冰可以燃烧儿干冰能灭火,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正确吗? 可燃冰是甲烷分子被困在水分子组成的笼里形成的物质燃烧显然是化学变化方程式正常写甲烷燃烧的,再两边加上水,就OK了. 可燃冰为什么可以燃烧? 其实,可燃冰是指水和天然气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晶体物质,学术上称为“天然气水化合物”。据测定,1立方米固体可燃冰,约含200立方米天然气。所以可燃冰具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资源。可燃冰的发现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了输送天然气,开始铺设巨型天然气管道。由于管道经常发生堵塞,结果将管道剖开,才发现是被冰一样的物质所封堵,对这种物质进行研究后,才知道是天然气与水的结合物,有很强的燃烧能力,是一种很有开采价值的新能源。 可燃冰燃烧后的产物 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混合物.燃烧的部分是甲烷.燃烧后的产物是 H2O 和CO2.反应如下: CH4+2O2=CO2+2H2O(条件:点燃) 可燃冰燃烧不是会产生毒气吗 只要燃烧充分,就只产生水和CO2.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才产生有毒的CO 可燃冰可以燃烧说明水有可燃性还是助燃性? 都不能说明,只能说明可燃冰有可燃性,而与水的性质无关。 满意的话,采纳哟O(∩_∩)O~ 可燃冰能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哪些元素? 可燃冰,就是甲烷的水合物,其可燃成分为甲烷CH4。 故它可燃是因为其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H4+2O2=点燃=CO2+2H2O 可燃冰温度达到多少时可燃烧?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而甲烷着火点是 650-750℃ 把可燃冰点着火,真能燃烧起来吗 可燃冰就是在海底高压和低温下形成的甲烷水合物,当开采出来后,在低压及高温条件下甲烷就会变成气体,所以点燃时就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可燃冰的化学构成是什么? 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你们懂不懂!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摄氏度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一般甲烷水合物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第个分子笼装一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 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对吗,求化学大神 CH4·8H2O 一个甲烷分子结合8个水分子构成可燃冰。 大概搞错了吧。陶小凡2023-07-02 09:08:321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什么? 写CH4还是mCH4·nH2O
主要成分写ch4就可以了左迁2023-07-02 09:08:314
可燃冰的化学成分
可燃冰的化学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计划。迄今,人们已在近海海域与冻土区发现水合物矿点超过230处,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热点研究区。分布范围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2 09:08:30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1.乙醇 2.甲烷 正确答案: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4。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LuckySXyd2023-07-02 09:08:291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水和甲烷,化学式为CH·nHO。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4·nH2O。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可燃冰的产量: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有专家认为,水合甲烷这种新型能源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2 09:08:29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真颛2023-07-02 09:08:286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 冰B. 干冰C. 甲烷D. 煤和石油“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根据可燃冰的定义和主要成份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所选答案.本题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考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新型能源的理解和判断,需要加强记忆.真颛2023-07-02 09:08:281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研究发现,可燃冰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0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在高压下甲烷气水包合物在18℃的温度下仍能维持稳定。黑桃花2023-07-02 09:08:271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1、可燃冰,甲烷气水包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或天然气水合物。从名字上就可以大概分辨出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 2、实际上的确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可燃冰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中包含大量的甲烷。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3、发展前景:藏量较为丰富,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气之次世代能源,因此受到许多期待。但开采困难,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泄露,而甲烷是温室气体,对大气的暖化威力比二氧化碳强2、3倍,开采不当将会变成世界的灾难。善士六合2023-07-02 09:08:271
可燃冰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化学式为CHu2084·nHu2082O。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可燃冰不是冰,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可燃冰是其俗称,其外观结构看起来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固体瓦斯”或“气冰”。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可燃冰分布范围: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可燃冰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海沟中。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全世界可燃冰储量的估计值差别很大。mlhxueli 2023-07-02 09:08:271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当可燃冰分解为气体后,甲烷的含量一般在80%以上。可燃冰的组成可以视为甲烷和水的混合物,所以在燃烧以后几乎没有残渣,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清洁程度要比传统能源中的煤和石油要高得多,因此被世界各国公认为21世纪最清洁和最理想的新型绿色能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永久和南极洲永久冻土带和海洋底部发现了一种“天然气水的混合晶体”,由于其外观类似水冰,而且可以燃烧,所以将其命名为“可燃冰”。在我国本土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为2008年,发现地点位于青海省天峻县祁连山南麓的永久冻土带中。2010年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确定了11个“可燃冰”可开采目标区,并于2017年试开采成功。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可燃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充足的天然气原料来源、较低的温度环境和较高的压力环境,三者缺一不可。可燃冰形态的存在,也必须依赖这个条件,比如刚开采出来的可燃冰是一种类似冰晶的结构,但是过一会就会变成“冒着气泡的泥水混合物”,天然气因“失压”从晶体中释放出来,剩余物也就失去了可以燃烧的能力。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可燃冰是什么?余辉2023-07-02 09:08:26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资源储量: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无尘剑 2023-07-02 09:08:261
可燃冰化学成分
可燃冰化学成分:甲烷(CH4)可燃冰介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Combustible ice)、“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u2084·nHu2082O。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kikcik2023-07-02 09:08:26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CHu2084,分子量为16.043。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结构最简单的烷类,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对丰度,使之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一种燃料,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它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顾名思义就是天然气与水的混合物。当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的状态下相遇,就会凝结成一种像冰一样的物质。它的特点就是遇火即燃,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可燃冰”。可燃冰一般都分布在深海或者陆地上的深层冻土中,因地质变化被长埋地下。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可燃冰不是冰,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可燃冰是其俗称,其外观结构看起来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又被称为“固体瓦斯”或“气冰”。LuckySXyd2023-07-02 09:08:251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甲烷。可燃冰也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笼形包合物”,分子式为:CH4·nH2O,现已证实分子式为CH4·8H2O。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扩展资料:理化性质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洋浅水生态圈,通常出现于深层的沉淀物结构中,或是在海床处露出。甲烷气水包合物据推测是因地理断层深处的气体迁移,以及沉淀、结晶等作用,于上升的气体流与海洋深处的冷水接触所形成。苏州马小云2023-07-02 09:08:241
什么是可燃冰技术??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重大战略意义下的联手勘测 今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黄永样介绍,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2008年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新闻背景 羌塘盆地可能富藏可燃冰 我国冻土专家在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能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青柏介绍,青藏高原是中纬度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冻土区,石炭、二叠和第三、第四系沉积深厚,河湖海相沉积中有机质含量高。第四系伴随高原强烈隆升,遭受广泛的冰川——冰缘作用,冰盖压力使下伏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增强,尤其是羌塘盆地和甜水海盆地,完全有可能具备可燃冰稳定存在的条件。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固态的天然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其储量预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它还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几乎不会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使得这种有望成为新世纪能源新贵的物质的开采利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我国是世界上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国,约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10%,其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面积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7%。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在祁连山海拔4000米的多年冻土区和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多年冻土区钻探发现类似天然气水合物显示的大量征兆和现象。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和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在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开展的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表明 继塔里木盆地后, *** 地区很有可能成为我国21世纪第二个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 吴青柏说,目前,他们正在开展寻找可燃冰的计划,大量在实验室内做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此后,他们将分三步研究 在羌塘盆地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如确实存在,则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基本性质;估算储量和研究开发前景;研究开采工艺和环境保护问题。“但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阶段,至少要10多年时间。”“一旦找到这些可燃冰,将对我国宏观能源战略决策、开拓新学科领域和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拌三丝2023-06-24 07:50:171
可燃冰是什么化学性质是什么物理
可燃冰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结晶体天然气水合物,也称气体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因成分是甲烷,故也有人叫天然气水合物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块一样被点燃,故也有人叫它“可燃冰”。 化学性质:可燃冰由水分子搭成像笼子一样的多面体格架,以甲烷为主的气体分子被包含在笼子格架中。不同的温压条件,具有不同的多面体格架。 物理性质:可燃冰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介常数和热LuckySXyd2023-06-24 07:50:161
可燃冰的化学式是什么
CH4苏州马小云2023-06-24 07:50:1410
可燃冰是什么?这种燃料的储量丰富吗?
是一种天然的气水化合物,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储量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开采这种东西的话是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的。kikcik2023-06-24 07:50:124
海底“可燃冰”是什么?
冰是透明的水冻结而成的,很常见。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种冰,人们对它所知甚少,它就是“可燃冰”。可燃冰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发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可燃冰”三个字道破了它的用途——可以燃烧,它是继煤、石油和天然气后,人类发现的又一种新型的能源。就外表而言,它酷似冰,是一种透明的结晶。中国科学院汪品先院士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时介绍,可燃冰的发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年,人们发现天然气输气管道内形成白色冰状固体填积物,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给天然气输送带来很大麻烦,石油地质学家和化学家便对如何消除这种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前,前苏联在开发麦索亚哈气田时,在地层中也发现了这种气体水合物,这时人们才开始把气体水合物作为一种燃料能源来研究。此后不久,西伯利亚、北斯洛普、墨西哥湾、日本海和印度湾等地方相继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人们意识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潜在能源,于是掀起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潮。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就是可燃冰。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条件,首先是温度不能太高;第二是压力要够,但不需太大,0℃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第三是要有气源。据估计,陆地上20.7%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可燃冰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可燃冰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可燃冰中的甲烷大多数是当地生物活动而产生的。海底的有机物沉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死的鱼虾、藻类体内都含有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另外,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项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甲烷水合物的晶体。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处于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和水在温度2℃~5℃内结晶,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可燃冰。在不同的海域,环境条件各异,因此,可燃冰存储的水深也各不相同。在赤道海区,可燃冰存储在400~650米水深的海域,但在南、北两极,可燃冰存储在100~250米海深的沉积岩中。显而易见,这是极区与赤道的水温条件不同所致。可燃冰极易燃烧,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都多得多,而且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不难想象,当人们解决了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后,可燃冰就可以取代其他日益减少的化工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成为一种主要的能源。我国海洋开发方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可燃冰,有的已开始对这一能源进行研究。然而,可燃冰的开采谈何容易,时至今日,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可燃冰的开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果将可燃冰从深海简单地提升,那么在升出海水的过程中,随着水深变浅,水的压力降低,水的温度升高,可燃冰会融化,可燃冰中的甲烷会释放出来,而可燃冰中的甲烷含量要超过自身体积的100多倍,有可能引起可燃冰灾害,还可能造成温室效应,影响大气温度。然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人类总是会向可燃冰的藏身之地进军,并终将解决开采可燃冰的技术问题。举世关注可燃冰据估计,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两倍。目前,在世界各大洋中已经查明的可燃冰存储区已有60多处。据测算,仅在我国的南海,可燃冰资源量就达相当700亿吨石油,约相当于我国目前陆上油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在世界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出现燃起了人类对新能源的无限渴望。美国、俄罗斯、日本甚至还有印度都先后投巨资对可燃冰进行研究。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提出建议研究开发可燃冰,参议院、众议院有上千人提出议案,支持可燃冰的开发研究。目前美国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西柚不是西游2023-06-24 07:50:111
可燃冰的意思可燃冰的意思是什么
可燃冰的词语解释是:指天然气水合物结晶,外形像冰。是在海水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可以燃烧。可燃冰的词语解释是:指天然气水合物结晶,外形像冰。是在海水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可以燃烧。结构是:可(半包围结构)燃(左右结构)冰(左右结构)。拼音是:kěránbīng。可燃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可燃冰的成语豆萁燃豆夏虫不可以语冰燃萁之敏燃糠自照断臂燃身燃萁煎豆牛渚燃犀燃犀温峤燃眉之急关于可燃冰的词语断臂燃身燃眉之急犀燃烛照燃萁煎豆寒灰更燃燃萁之敏余烬复燃燃糠自照关于可燃冰的造句1、这给可燃冰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有重油、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和可燃冰等。3、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的似冰雪状结晶化合物,又称笼形水合物或“可燃冰”。4、我们已经知道,可燃冰是低温与高压的共同产物。5、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南海的可燃冰可能主要集中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可燃冰的详细信息肖振2023-06-24 07:50:111
形成可燃冰的条件是什么?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拌三丝2023-06-24 07:50:103
什么叫可燃冰?有什么作用?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4·nH2O。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6-24 07:50:105
可燃冰的什么很大
可燃冰的热值很大,因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 可燃冰是一个固态块状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wpBeta2023-06-24 07:50:091
可燃冰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甲烷和水的混合物瑞瑞爱吃桃2023-06-24 07:50:071
可燃冰到底是什么?
甲烷+二氧化碳北境漫步2023-06-24 07:50:014
可燃冰是什么?是超分子吗?
可燃冰不是超分子,是水和天然气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化合物,其本质也并不是冰,只是长得像冰。墨然殇2023-06-24 07:49:444
可燃冰是什么东西,中国也有这种冰吗?
可燃冰是乙烷在高压下凝固而成的冰状物体,中国是可燃冰非常丰富的一个国家。北营2023-06-24 07:49:384
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名字由来
1、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2、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黑桃花2023-06-24 07:49:371
可燃冰的美称是什么?
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Methaneclathrate),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简称GasHydrate)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小白2023-06-24 07:49:372
可燃冰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正反方面)
因为“可燃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可燃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而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更快。很多科学家认为,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最终将对全球气候产生稳定的影响。在冰期开始时,地球变冷,冰盖扩大而引起海平面下降,海平面的下降又引起对海底压力的下降,这样就引起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离散和甲烷释放,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阻止了全球继续变冷。这样,天然气水合物可能是稳定全球温度的一个重要因子。hi投2023-06-24 07:4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