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意思
唐-王维-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左迁2023-07-20 08:34:452
自选角度 品析: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题材普通,却写得淡而有味。这首诗的最显著特色在于并非就“送别”两字大做文章,而仅仅着墨于送别以后的行动和思绪的描写,诗作的首句“山中相送罢”显得十分精炼,一个“罢”字将送别时的种种场景统统略去,平易的诗句中,蕴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二句“日暮掩柴扉”的叙写,似乎是说现在友人已经离去,诗人的心境大概也能随着这柴门的关闭而逐渐平静下来吧。在诗人结构上,此句属于起承转合中的“转”。一般的绝句,起“转”作用的往往位于第三句,而本诗却在第二句,这也是本诗的特殊处(首句兼起“起承”作用)。而后两句均是“合”,是以一年一度绿的春草作比,说无知的春草尚有信用,尚且年年均有转绿之时,难道你友人就能一去而不返吗?这两句是诗人在友人离去以后的思忖之辞,表面上看似有对友人的预警意义,也是希望相聚的日子为期不远。因此,本诗在写法上,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真可谓是一首与众相异之作。本诗后两句的抒情写得特别富有情感,足以打动友人及广大读者的心,故可谓本诗笔法虽然奇特但仍不失为一首佳作,称之为卓而不群之篇是当之无愧的。王维之作不类古人感叹游子不归,但见满目荒草丛生,愈显其凄凉气氛;此诗以草绿为反衬,“青草年年绿”,今年草绿友人走,明年草绿友人当回了吧,此情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CarieVinne 2023-07-20 08:34:453
春草明年绿是什么诗
唐-王维-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LuckySXyd2023-07-20 08:34:452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谁写的
《山中送别》唐朝,王维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0 08:34:432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赏析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kikcik2023-07-20 08:34:43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什么意思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今译〕春草明年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 〔赏析〕这是一首差送诗,末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化用楚骚的语言,不能切题,便是它的特色。但《招隐士》是说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此则写赐刚相别便耽心他是否再回来,明言“归不归”,实为盼望早归,故意思又深一层。 〔原作〕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0 08:34:423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哪首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原作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词句注释:⑴掩:关闭。柴扉:柴门,用荆条或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⑵明年:一作“年年”。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扩展资料:赏析:这是一首差送诗,末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化用楚骚的语言,不能切题,便是它的特色。但《招隐士》是说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此则写赐刚相别便耽心他是否再回来,明言“归不归”,实为盼望早归,故意思又深一层。《山中送别》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中送别拌三丝2023-07-20 08:34:411
春草明年绿是什么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一诗的诗名:《送别》。《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原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月绿,王孙归不归注释: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⑵何所之:去哪里。之,往。⑶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⑷但,只。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北境漫步2023-07-20 08:34:343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翻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北营2023-07-20 08:34:34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作者是谁?
王维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0 08:34:337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属于那首诗的.
分类: 艺术 >> 诗词歌赋 解析: 唐 - 王维 -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题目】:送别【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ue591ue591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 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小白2023-07-20 08:34:33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
春草明年绿的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山中送别》,全诗内容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ardim2023-07-20 08:34:321
王维写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哪首诗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ue591ue591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九万里风9 2023-07-20 08:34:32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诗是什么?
应该是春草明年绿,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kikcik2023-07-20 08:34:312
关于春草的诗句古诗词初一
1. 关于春草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春草的诗句古诗词 1.【描写春草的古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4、《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8、《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9、《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描写春草的诗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2、《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描写春花春草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春天的诗 赏 春 春 风 抚 面 颊, 桃 柳 赞 春 美。 室 内 吟 春 诗, 春 意 增 几 许。 春运 唐 杜甫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春游曲 唐 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4.关于春草的古诗句 春雨: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花: (1)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2)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有什么关于春草的古诗 【标题】: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内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注释】: 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6.描写春草的古诗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自己慢慢选 7.关于春草的古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今译〕春草明年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 〔赏析〕这是一首差送诗,末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化用楚骚的语言,不能切题,便是它的特色。 但《招隐士》是说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此则写赐刚相别便耽心他是否再回来,明言“归不归”,实为盼望早归,故意思又深一层。 〔原作〕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8.关于春草的诗句 【标题】: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内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注释】: 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kikcik2023-07-20 08:34:301
春草明年绿的下半句是什么
王孙归不归墨然殇2023-07-20 08:34:298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是什么诗
kikcik2023-07-20 08:34:27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运用了什么典故
唐 - 王维 - 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此后故乡只2023-07-20 08:34:271
春草年年绿下面一句诗是?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0 08:34:272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句诗出于哪首诗?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出自唐·王维的《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这句话的意思是: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苏萦2023-07-20 08:34:272
《送别》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待到明年春草绿的时候,友人呀你还能不能回来呢?【赏析】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0 08:34:261
山中送别中到底是春草年年绿还是明年绿
山中送别是春草年年绿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友人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 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gitcloud2023-07-20 08:34:251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的意思
王维可桃可挑2023-07-20 08:34:2511
谁有关于春草的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瑞瑞爱吃桃2023-07-20 08:34:23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哪里
山中送别 王维小白2023-07-20 08:34:233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指什么生肖
生肖?!!韦斯特兰2023-07-20 08:34:234
山中送别中到底是春草年年绿还是明年绿
版本不同,其实都对,要看情况大鱼炖火锅2023-07-20 08:34:234
关于春天带绿字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 《咏柳》)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5、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 杜甫《腊日》) 7、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唐 李白《春思》) 1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 唐 张籍《春别曲》) 2.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春天里绿色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 《咏柳》)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5、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 杜甫《腊日》)7、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 李白《春思》)1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唐 张籍《春别曲》)。 3.含有绿字的诗句 带“绿”字的古诗句辑录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1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13、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唐彦谦《春草》) 14、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5、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李涉《牧童词》) 16、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二》 17、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8、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19、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李白《长干行》) 20、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4.带有绿字的诗句 江南春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辛夷坞 年代:【唐】 作者:【裴迪】 】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采绿 年代:【先秦】 【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绿,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绿衣 年代:【先秦】 【诗经·国风·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 东城高且长, 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 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 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 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 情诗 年代:【魏晋】 作者:【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杂诗 年代:【魏晋】 作者:【张协】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巫山高 年代:【南北朝】 作者:【王融】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 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 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属。 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王孙游 年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古意 年代:【南北朝】 作者:【颜之推】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离别难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绿杨陌上送行人, 马去东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 归来无可更沾巾。 问刘十九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薄命妾 年代:【唐】 作者:【曹邺】 薄命常恻恻,出门见南北。 刘郎马蹄疾,何处去不得。 泪珠不可收,虫丝不可织。 知君绿桑下,更有新相识。 古莫买妾行 年代:【唐】 作者:【曹邺】 千扉不当路,未似开一门。 若遣绿珠丑,石家应尚存。 赠婢 年代:【唐】 作者:【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长相思 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红满枝, 绿满枝, 宿雨厌厌睡起迟。 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 数归期, 梦见虽多相见稀。 相逢知几时? 暮春送别 年代:【唐】 作者:【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春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阳春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 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 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重过圣女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 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 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 望江梅 年代:【唐】 作者:【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月夜 年代:【唐】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生查子 年代:【唐】 作者:【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二十四诗品 年代:【唐】 作者:【司空图】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归国谣 年代:【唐】 作者:【韦庄】 春欲晚, 戏蝶游蜂花烂熳。 日落谢家池馆, 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鬟风乱, 画屏云雨散。 闲倚博山长叹, 泪流沾皓腕。 蕉叶 年代:【唐】 作者:【徐寅】 绿绮新裁织女机, 摆风摇日影离披。 只因青帝行春罢, 闲倚东墙卓翠旗。 鸳鸯草 年代:【唐】 作者:【薛涛】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独不见 年代:【唐】 作者:【杨巨源】 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 5.带绿字描写春天的成语有哪些 1、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释义:泛称美好山河。 2、绿树成荫 [ lǜ shù chéng yīn ] 释义: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3、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释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4、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释义:a.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5、红情绿意 [ hóng qíng lǜ yì ] 释义: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6、霜凋夏绿 [ shuāng diāo xià lǜ ] 释义: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7、青枝绿叶 [ qīng zhī lǜ yè ] 释义:a.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b.比喻年轻。 8、红瘦绿肥 [ hóng shòu lǜ féi ] 释义: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9、绿野平畴 [ lǜ yě píng chóu ] 释义:绿色的田野,平坦的田畴。 10、绿暗红稀 [ lǜ àn hóng xī ] 释义: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11、水绿山青 [ shuǐ lǜ shān qīng ] 释义:山清水秀、景色艳丽。 6.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我们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这句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有名例子。 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等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王安石《送和甫寄女子》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汝过江时”,也许是得意话再说一遍。 但是“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gitcloud2023-07-20 08:34:23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属于那首诗的.
山中送别铁血嘟嘟2023-07-20 08:34:225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诗人
王维tt白2023-07-20 08:34:226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意思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每年都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来?出自唐代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FinCloud2023-07-20 08:34:201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全诗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小白2023-07-20 08:34:205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句诗是出自哪首古诗
《送别》王维(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北营2023-07-20 08:34:203
春草年年绿下句是什么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今译〕春草明年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 〔赏析〕这是一首差送诗,末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化用楚骚的语言,不能切题,便是它的特色。但《招隐士》是说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此则写赐刚相别便耽心他是否再回来,明言“归不归”,实为盼望早归,故意思又深一层。 〔原作〕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左迁2023-07-20 08:34:201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的全诗及意义
分类: 生活/时尚 >> 起名 问题描述: 急用,急用大家帮帮忙! 解析: 唐 - 王维 -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题目】:送别 【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ue591ue591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 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ardim2023-07-20 08:34:20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什么意思?
【释义】: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原句出自唐代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释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这首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0 08:34:201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什么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ue771ue771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这是整首诗、注解、韵译和评析LuckySXyd2023-07-20 08:34:19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赏析
送别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又题:《山中送别》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u投在线2023-07-20 08:34:195
春草年年绿,是什么意思
春天的草年年都会绿起来康康map2023-07-20 08:34:193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陶小凡2023-07-20 08:34:19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
脱衣服的方法多了,你要哪一种?CarieVinne 2023-07-20 08:34:192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赏析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NerveM 2023-07-20 08:34:173
章武三年春..............全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哪位高手帮解一下
先主于长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亮谓曰:“君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子嗣可辅meira2023-07-20 08:34:162
春草年年绿后面一句是什么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ue771ue771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wpBeta2023-07-20 08:34:161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诗句是什么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北境漫步2023-07-20 08:34:162
春草明年绿 全诗 含义
唐-王维-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北境漫步2023-07-20 08:34:161
章武三年春阅读答案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疏了《出师表》。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位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西,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节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顾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tt白2023-07-20 08:34:16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kikcik2023-07-20 08:34:163
诸葛亮受遗诏 的翻译,章武三年春……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 到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译文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至死不渝!”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九万里风9 2023-07-20 08:34:161
章武三年春 翻译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疏了《出师表》。meira2023-07-20 08:34:024
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哪首诗?
送别作者:【王维】年代:【唐】体裁:【五绝】类别:【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解】:又题:《山中送别》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黑桃花2023-07-20 08:34:001
全文不知道,第一句是“章武三年春”,求全文翻译,中心意思。麻烦各位了!!!!!!!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位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西,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节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顾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疏了《出师表》。水元素sl2023-07-20 08:33:594
章武三年春……上疏《出师表》。
什么问题啊北境漫步2023-07-20 08:33:592
章武三年春 先主于永安与出师表事件是什么?
诸葛亮的事情CarieVinne 2023-07-20 08:33:593
关于阳春三月的诗词
这儿有一堆,慢慢选!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夜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行—贾岛 去去行人远,尘随马不穷。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烟中。 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旧乡千里思,池上绿杨风。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云--韦庄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草--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小重山--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江南春—陈维崧 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余见衫影。 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长将妾泪[黑宛]红巾,愿作征夫车畔尘。 人归迟,春去疾,雨丝满院流光湿。锦书远道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 点绛唇—姜夔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悲哉行--谢灵运 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差池燕始飞。夭袅桃始荣。 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 檐上云结阴。涧下风吹清。 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虆萦。 眇然游宦子。晤言时未幷。 鼻感改朔气。眼伤变节荣。 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 风来不可托。鸟去岂为听。 天净沙·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柳梢青--赵长卿 桃杏舒红。迟迟暖日,媚景芳浓。紫燕穿帘,香泥著地,未乳巢空。 千山万水重重。烟雨里、王维画中。芳草斜阳,无人江渡,蓑笠渔翁。 山坡羊·春日--张可久 西湖沈醉。东风得意。玉骢骤响黄金辔。 赏春归。看花回。 宝香已暖鸳鸯被。梦绕绿窗初睡起。 痴。人未知。噫。春去矣。 西江月—朱淑真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玉楼春--王国维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阮郎归—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梅,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廉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词。Ntou1232023-07-20 08:33:581
诸葛亮受遗诏 的翻译,章武三年春……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 到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译文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至死不渝!”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铁血嘟嘟2023-07-20 08:33:581
章武三年春原文及翻译
章武三年春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倍于曹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入,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四。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翻译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u投在线2023-07-20 08:33:571
章武三年春的出处是哪里?
《章武三年春》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如下: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入,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章武三年春》翻译: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铁血嘟嘟2023-07-20 08:33:331
春草年年绿谜底是数字几
春草年年绿谜底是数字6。根据联想谐音记忆法,绿和六同声母,就是数字6。墨然殇2023-07-20 08:33:331
章武三年春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pī),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sì)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翻译】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至死不渝!”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刘禅):“你与丞相共图大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服侍他。”。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LuckySXyd2023-07-20 08:33:321
章武三年春是什么意思?
《章武三年春》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如下: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入,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章武三年春》翻译: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出师表》。LuckySXyd2023-07-20 08:33:321
描写春草的诗句
春草明年又将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北营2023-07-20 08:33:224
《送别》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余辉2023-07-20 08:33:222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诗意?
山中送别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诗意: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善士六合2023-07-20 08:33:162
春草年年绿下一句是什么
王孙归不归?大鱼炖火锅2023-07-20 08:33:165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全诗
唐 - 王维 - 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北有云溪2023-07-20 08:33:15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
春草明年绿的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山中送别》,全诗内容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Ntou1232023-07-20 08:33:151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康康map2023-07-20 08:33:151
春草年年绿作者
春草年年绿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水元素sl2023-07-20 08:33:152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是哪首诗里的 诗句?
送别ardim2023-07-20 08:33:159
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菲。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啥意思?这首古诗什么意思?
这首诗创作与盛唐时期,是一首五言绝句。古诗的意思是:我(诗人自己)在深山之中送走了好友,直到夕阳落下才把柴门半掩闭。春草到明年又会催生新的绿芽,朋友(在那时)你能不能回来?tt白2023-07-20 08:33:14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作者是谁
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FinCloud2023-07-20 08:33:143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全诗
唐-王维-送别【年代】:唐【作者】:王维【题目】:送别【内容】: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评析】: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0 08:33:132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山中送别》全文翻译赏析)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水元素sl2023-07-20 08:33:13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
春草明年绿的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山中送别》,全诗内容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余辉2023-07-20 08:33:13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句诗的赏析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一首差送诗,末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化用楚骚的语言,不能切题,便是它的特色.但《招隐士》是说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此则写赐刚相别便耽心他是否再回来,明言“归不归”,实为盼望早归,故意思又深一层.肖振2023-07-20 08:33:13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诗是什么?
时至今日,很多古诗文还能随口吟出,一些经典句还能信手拈来,常常让人自得其乐。那么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诗是什么呢?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诗是什么 1、春草年年绿下一句诗是:王孙归不归。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别/山中送别》。 2、原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关于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诗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豆豆staR2023-07-20 08:33:12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哪首诗
这两句出自(唐)王维的《山中送别》。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掩上。春草到明年就会催生新绿,我的朋友还能不能回来呀?可桃可挑2023-07-20 08:33:121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是什
“春草年年绿”的下一句是“王孙归不归”。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山中送别》。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bikbok2023-07-20 08:33:122
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③,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
2.D拌三丝2023-07-20 08: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