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问

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问题一: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问题二:空气的性质 是什么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 没有固定的形状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

问题三:空气的性质有哪些发明创造?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问题四:空气是气体,具有什么和什么、什么、什么等性质。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

空气的性质:

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问题五: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氩气等是惰性气体,

氧气-生命必须

氮气

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人们免受伤害.

问题六:风跟空气的性质有什么区别 风是空气因为气压不同造成对流引起的。空气是物质,风是空气的一种状态 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阵风(又称突风)则是在短时间内风速发生剧烈变化的风

问题七:空气的特性是什么 满文军唱的 歌手:满文军 你不能说只看到了冷漠 只是我的泪藏在沉默背后 痛流不出来 every time i try 想对你说的话说不出来 每走过你曾停留的角落 那失落的心就快要不能活 你一定明白 every time i try 对你说留在我的身边 我需要你爱你是存在的意义 我需要你你不能看着我难过 我需要你爱你是坚持的理由 我需要你你不能离开不能走 我需要你你不能离开不能走(don"t go) 在离开你的每一个夜晚 就算星空再美再浪漫 心却依然在流浪 在每一个迎着你的方向(oh oh) oh don"t go mp3.baidu/...E3&t=5

问题八:空气有什么特性 流体,无色无味

问题九: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问题十:空气的性质 是什么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 没有固定的形状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

kikcik2024-04-05 16:42:301

空气有什么性质 是空气的性质!

空气及其组成气体的性质

1空气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在地球表面,干燥空气的组成列于表7-2中.

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表7-1 常用低温工质的基本性质

表7-2 干燥空气的组成

液态空气作为混合液,在定压蒸发时蒸发温度也是连续变化的.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因低沸点组分氮较多地蒸发,混合液组成发生变化,致使液体的高组分氧含量相应地增加,所以沸点也就相应提高.

液态空气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凝固温度(约为60.15K),可以用作冷却剂.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法,还可以将其沸点温度降低到65K左右.但是这种操作是危险的,因为蒸发会使剩余液体中氧的浓度增加,在减压用的真空泵里引起爆炸.

2. 氮和氧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因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元素直接化合,故可用作保护气体;但在高温下,氮能够同氢、氧及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氮无毒,又不能磁化,其沸点比空气低,所以液氮是低温研究中最常用的安全冷却剂,但需当心窒息.液氮也用于氢、氦液化装置中,作为预冷.液氮应小心储存,避免同碳氢化合物长时间的接触,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过量溶于其中而引起爆炸.

液氮的蒸发温度为77.36K.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冷却到63.2K时转变成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液氮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温差不到15K,因而在用真空泵减压时容易使其固化.因固态氮的密度比液氮大,所以沉降在底部.在大约35.6K时,固态氮产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比热容的增大.转化热约为8.2KJ/kg.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430Kg/m3,比空气略重.氧较难溶解于水.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很多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反应剧烈时还会燃烧发光.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在90.188K时变为易于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54.4K时凝固成淡蓝色的固体结晶.液氧和固态氧的淡蓝色是含有少量的氧聚合物O4而引起的.

虽然氧的沸点比氮几乎高13K,可是它的凝固点却比氮低约9K.固态氧的密度大,因此在液氧中下沉.在43.80K和23.89K时,固态氧发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有转化热.在40.80K时转化热超过溶化热,约为23.2KJ/Kg;在23.89K时转化热只有2.93KJ/Kg.

氧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的显著不同在于具有强的顺磁性,且某些气态的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也有顺磁性.氧的这一特性已被利用来制作氧磁性分析仪,根据磁化率的变化可以测出抗磁性气体混合物中所含微量氧的浓度.

由于氧的化学活性很强,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氧同碳氢化合物混合是很危险的,液氧中存在碳氢化合物结晶体已不止一次引起过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液氧必须严格避免同各种油脂、润滑油、炭、木材、沥青、纺织物品接触.

3. 氩、氖、氪和氙

空气中含有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助燃;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状态下不生成化合物,没有毒性.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

空气的物理性质

1.温度

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

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湿度.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3.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γB表示.

(2)相对湿度.为了能准确说明空气中的干湿程度,在空调中采用了相对湿度这个参数,它是空气的绝对湿度γZ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B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

4.比焓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上简称焓.因此,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 kj/kg.

5.密度和比容

空气的密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用ρ表示,单位为kg/m3.

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ν表示,单位为m3/kg.因此空气的密度与比容互为倒数关系.

Chen2024-04-05 16:42:301

用皮肤能发现空气的性质是

流动的。

1、用眼睛能发现空气的性质是透明的。

2、用鼻子能发现空气的性质是无味的。

3、用皮肤能发现空气的性质是流动的。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2:301

空气的性质有哪9个

空气中的性质有氢气,氧气,氮气,乃气,亚气,氨气,

苏萦2024-04-05 16:42:301

宇宙中有没有氧气呢?

宇宙中没有氧气,但是有氧气分子。这是必然的~!因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能存在地球,那太空一定也具有。
但是氧气分子要聚集到一定浓度才能有空气的性质,才能称之为氧气。
而聚集氧气分子成为氧气的必要条件是1,氧气分子足够多,2,氧气分子受到引力。
地球的氧气分子是从远古开始积累起来的。自从地球上出现了蓝细菌等低单细胞植物的时候,大海海水就开始溶解大量的氧气,直到饱和,然后释放到水表面的空气中。就这样,氧气分子慢慢积累。
另外,要聚集氧气必须得有引力。太空中氧气分子因为没有受到足够大的引力,来让它们聚集,所以太空中不可能有氧气,或者空气。但地球表面就具备这个条件。
铁血嘟嘟2024-04-05 16:42:303

地球有氧气那宇宙有没有氧气呢?

宇宙中没有氧气,但是有氧气分子。这是必然的~!因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能存在地球,那太空一定也具有。

但是氧气分子要聚集到一定浓度才能有空气的性质,才能称之为氧气。

而聚集氧气分子成为氧气的必要条件是1,氧气分子足够多,2,氧气分子受到引力。

地球的氧气分子是从远古开始积累起来的。自从地球上出现了蓝细菌等低单细胞植物的时候,大海海水就开始溶解大量的氧气,直到饱和,然后释放到水表面的空气中。就这样,氧气分子慢慢积累。

另外,要聚集氧气必须得有引力。太空中氧气分子因为没有受到足够大的引力,来让它们聚集,所以太空中不可能有氧气,或者空气。但地球表面就具备这个条件。

左迁2024-04-05 16:42:304

空气是怎样组成的?

空气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看不见的混合气体,人和动物每时每刻的呼吸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洁净的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有重量,1立方米的空气重1.293千克;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氢气、氦气、氖气、氩气、氙气等。
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1.293克/升)略大一些;能溶于水,在-183℃时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4℃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几乎能跟除银、金、铂以外的所有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能和碳、硫、磷等许多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非金属化合物。氧气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和反应放热三个方面。
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氮气比空气稍轻,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是1.25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来填充电灯泡,或用来阻止氧化、燃烧等。氮气还是制造硝酸、炸药、氮肥的原料。
二氧化碳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占空气体积的0.03%,无色、略有酸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的密度是1.977克/升;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在加压冷却的情况下,会变成无色的液体,温度继续降低,会变成雪花状的固体,通常叫做“干冰”。干冰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50℃时,可直接气化。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不能支持燃烧,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使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别二氧化碳气常用的方法。二氧化碳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来灭火、制作纯碱、尿素、碳酸氢铵、饮料等。
空气成分的发现:由于空气是既看不见,又闻不到气味的混合气体,所以人们发现空气的成分比较晚,直到18世纪70年代,才确定了空气主要是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许多科学家曾对空气的成分进行过研究,其中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1743—1794)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做了一个研究空气成分的著名实验,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称颂。拉瓦锡把少量银白色的水银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结果发现有一部分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固体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了大约1/5,剩余的那部分空气既不能支持燃烧,又不能供给动物呼吸。他把实验中所生成的红色粉末(后来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热,发现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汞和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动物呼吸的氧气。若把所得到的氧气,加到第一个实验中密闭容器里剩下的约4/5体积的气体里面,所混合成的气体的性质和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根据这些实验事实,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结论。拉瓦锡还搞清楚了,燃烧,原来是能燃烧的物体(例如碳、氢、硫、磷……)跟氧气一起发生了氧化作用,变成了燃烧物体的氧化物:碳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氢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是水,硫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磷燃烧产生的氧化物是五氧化二磷……。这种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剧烈的氧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于是发热大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燃烧现象。拉瓦锡最后确定了氮气、氧气的名称。
CarieVinne 2024-04-05 16:42:301

空气有什么性质

空气及其组成气体的性质

1空气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在地球表面,干燥空气的组成列于表7-2中。

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表7-1 常用低温工质的基本性质

表7-2 干燥空气的组成

液态空气作为混合液,在定压蒸发时蒸发温度也是连续变化的。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因低沸点组分氮较多地蒸发,混合液组成发生变化,致使液体的高组分氧含量相应地增加,所以沸点也就相应提高。

液态空气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凝固温度(约为60.15K),可以用作冷却剂。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法,还可以将其沸点温度降低到65K左右。但是这种操作是危险的,因为蒸发会使剩余液体中氧的浓度增加,在减压用的真空泵里引起爆炸。

2. 氮和氧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因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元素直接化合,故可用作保护气体;但在高温下,氮能够同氢、氧及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氮无毒,又不能磁化,其沸点比空气低,所以液氮是低温研究中最常用的安全冷却剂,但需当心窒息。液氮也用于氢、氦液化装置中,作为预冷。液氮应小心储存,避免同碳氢化合物长时间的接触,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过量溶于其中而引起爆炸。

液氮的蒸发温度为77.36K。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冷却到63.2K时转变成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液氮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温差不到15K,因而在用真空泵减压时容易使其固化。因固态氮的密度比液氮大,所以沉降在底部。在大约35.6K时,固态氮产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比热容的增大。转化热约为8.2KJ/kg。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430Kg/m3,比空气略重。氧较难溶解于水。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很多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反应剧烈时还会燃烧发光。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在90.188K时变为易于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54.4K时凝固成淡蓝色的固体结晶。液氧和固态氧的淡蓝色是含有少量的氧聚合物O4而引起的。

虽然氧的沸点比氮几乎高13K,可是它的凝固点却比氮低约9K。固态氧的密度大,因此在液氧中下沉。在43.80K和23.89K时,固态氧发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有转化热。在40.80K时转化热超过溶化热,约为23.2KJ/Kg;在23.89K时转化热只有2.93KJ/Kg。

氧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的显著不同在于具有强的顺磁性,且某些气态的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也有顺磁性。氧的这一特性已被利用来制作氧磁性分析仪,根据磁化率的变化可以测出抗磁性气体混合物中所含微量氧的浓度。

由于氧的化学活性很强,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氧同碳氢化合物混合是很危险的,液氧中存在碳氢化合物结晶体已不止一次引起过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液氧必须严格避免同各种油脂、润滑油、炭、木材、沥青、纺织物品接触。

3. 氩、氖、氪和氙

空气中含有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助燃;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状态下不生成化合物,没有毒性。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

空气的物理性质

1.温度

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

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湿度。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3。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γB表示。

(2)相对湿度。为了能准确说明空气中的干湿程度,在空调中采用了相对湿度这个参数,它是空气的绝对湿度γZ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B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

4.比焓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上简称焓。因此,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 kj/kg。

5.密度和比容

空气的密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用ρ表示,单位为kg/m3。

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ν表示,单位为m3/kg。因此空气的密度与比容互为倒数关系。

LuckySXyd2024-04-05 16:42:304

空气的八个没有是哪八个?

这个题目不是让回答没有哪些,而是写出空气的部分性质:

1、占据空间。

2、没有固定的形状。

3、具有流动性。

4、容易被压缩。

5、有重量。

6、无味。

7、空气透明且无色。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介绍:

空气(Air),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17年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

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此外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空气几乎是所有植物所需二氧化碳的唯一来源。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2:303

宇宙中有没有氧气

宇宙中没有氧气,但是有氧气分子。这是必然的~!因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能存在地球,那太空一定也具有。

但是氧气分子要聚集到一定浓度才能有空气的性质,才能称之为氧气。

而聚集氧气分子成为氧气的必要条件是1,氧气分子足够多,2,氧气分子受到引力。

地球的氧气分子是从远古开始积累起来的。自从地球上出现了蓝细菌等低单细胞植物的时候,大海海水就开始溶解大量的氧气,直到饱和,然后释放到水表面的空气中。就这样,氧气分子慢慢积累。

另外,要聚集氧气必须得有引力。太空中氧气分子因为没有受到足够大的引力,来让它们聚集,所以太空中不可能有氧气,或者空气。但地球表面就具备这个条件。

Jm-R2024-04-05 16:42:301

建立气象观测站有哪些条件?

各种天气现象,如下雪、结霜、出现雾等都是由空气流动的状态、温度高低的变化,促使了空气内所含水汽发生凝结的现象。因此,要了解天气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在室内,冬天温度要比室外高,夏天温度要比室外低;同样是室外,房屋南面的温度要比北面高;在刮风的时候,屋与屋之间的通道处,风力往往比空旷的地方来得大。

这种因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殊情况,只是研究小气候时才有用。为了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首先要掌握空气的本来面貌,这样就必须避免这些外来的影响。

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的影响呢?这就要求观测场地的四周空旷,空气可以自由流通。

其次,在观测场中,要测量日照、地温以及风和雨量等,为避免日光受到遮荫,又为避免风、雨受周围建筑物所阻挡,也需要场地的四周空旷。

第三,观测场中,要观测云和能见度,还要观测远处天气现象,如果四周建筑物林立,阻碍视线,就无法进行这些现象的观测。

因此,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场必须设立在四周空旷的地方。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301

什么是激波,声爆与超音速飞机有什么关系??

推力只是实现超音速飞行的一部分。物体以接近音速飞行时,空气的性质变了。飞机飞行时,对前方空气产生压缩,形成的压力波以音速传播。在

0.8

倍音速以下的亚音速飞行时,压力波跑在飞机前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把前方空气推开的作用。但以音速飞行时,前方的压力波“躲闪不及”,叠在一起,阻力急剧增加,阻力比亚音速时增加

3

倍,飞机就像一头撞到一堵墙上一样,这就是“音障”(sound

barrier)之说的来源。然而,速度继续增加至

1.2

倍音速以上时,飞机跑到压力波前面去了,飞机的机头形成锥形激波,空气压力沿激波前锋急剧升高。激波前锋之后的压力急剧下降,到机尾压力达到负压,在机尾后压力急剧恢复到常压,整个压力分布呈骤升-缓降-骤升的

n

形,所以常被称为

n

形波。由于

n

形波前锋的拖带和后缘的推动,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所在的

n

形波中间部分的气流反而是亚音速的。激波在正好音速的时候,几乎是垂直于飞机前进方向的平面;随速度增加,激波呈越来越尖锐的锥形,速度增加,锥形的“后掠角”也增加,所以超音速飞行的阻力增加的速率随速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超音速后,速度增加一倍,阻力只增加

30-50%。这个性质只和音速或马赫数有关,不管在什么高度,飞机以相同的马赫数飞行,其经受的气动条件是等同的,而和以公里/小时计算的实际速度和高度的关系不大,所以高速飞机常用音速而不是实际速度来描述。音速或马赫数随空气条件而改变,但不是单调地改变,也就是说,并不是一路上升或一路下降,而是有升有降。在海平面时,音速为

1,225.1

公里/小时。到

10,000

米高空,音速降为

1,078.3

公里/小时。但超过

20,000

米高度后,音速又随高度增高,比如,30,000

米时,音速为

1,086.2

公里/小时。但是

48,000

米以上时,音速又开始下降。

黑桃花2024-04-05 16:42:301

空气的五个性质?

空气的五个性质:

1.占据空间,

2.没有固定的形状,

3.具有流动性,

4.容易被压缩,

5.有重量。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2:302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学,课外也学。所以兴趣对学生学习科学课具有重大意义。但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去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呢?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我们身边的好些事物都存有好奇心,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又正是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先导。我们身边周围的一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一种神秘感,科学课本身就蕴涵着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许多秘密往往能引起他们刨根问底,总想问个“为什么”,恰恰科学课就是解决他们这些“为什么”的“金钥匙”,教学时如果教师努力创设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谜语、游戏、诗歌等与教材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切入点,学生就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既激发了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再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并用文字、图画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趣味性浓是自然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科学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 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育由于受教育条件、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如精选活动内容和联系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如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科学课了。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

  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曾经我和学生一起做过“土电话”,做过电动船,玩过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把老师看做朋友,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而这些不同的个性,在学生中都会表现出来,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固执,有的灵活,有的能力大,有的能力小等等。科学课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地认知、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准科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开动脑筋,将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

  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老师特别的了解自己,老师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事干,学生发现在科学课中还学会了做人和做事等等,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上科学课了。

  总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课堂内外知识延伸,调动学生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部只是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教学,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老师还能够很好的做课外延伸教学,现行的科学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外拓展的兴趣题目。这些题目的要求是在课外学生自己完成,而这些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感兴趣,但是需要有人来组织啊,尽管是课外,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参与进来。比如在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有个课外拓展题,做一个“水火箭”,同学们知道自己要做“水火箭”玩具都非常高兴,他们纷纷找来雪碧瓶、橡胶塞、气门芯、卡纸等,然后人人参与,一起做了“水火箭”,当打开气门芯,“火箭”上升时,同学们欢呼起来。课外科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Chen2024-04-05 16:42:291

小学科学实验需要哪些记录单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三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校园里的小动物 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 蜗牛、醋、酒等 神奇的水 会爬的水 植物花茎、红水、蓝水、烧杯等 金属 金属导电性、延展性 各种常见金属、电池、导线、铁锤等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吹泡泡 铁圈、肥皂、甘油等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三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科学是???? 动起来的小人 白纸、铅笔、小人图 做一名小科学家 站立的鹦鹉 鹦鹉卡纸、回形针 校园里的小动物 蜗牛吃什么 蜗牛、蔬菜、水果等 生命离不开水 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小草、试管、植物油等 挤西红柿里的水 西红柿等 神奇的水 毛细现象 水槽、红水、餐巾纸 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回形针、平口瓶 水的压力 可乐瓶、针、水 水的浮力 烧杯、法码、橡皮泥 水的溶解 糖、盐、水、烧杯等 纸 纸的性质 各式各样的纸、滴管、放大镜、滤纸等 纺织材料 棉布与尼龙的不同 火柴、棉布、尼龙、水、蜡烛等 金属 金属光泽、导热性 各种常见金属、砂纸、热水、冷水等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吹泡泡 铁圈、肥皂、甘油等 乒乓球反弹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乒乓球、米尺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三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了解土壤 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杯子、漏斗、水、纱布等 肥沃的土壤 做一个肥料袋 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等 果实和种子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四只一样大小的透明瓶子、薄纱布 根和茎 认识茎的作用 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小刀 叶和花 认识叶的蒸腾作用 一株宽大的叶片、2只塑料袋 认识固体 认识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黄豆、玉米粉、天平、量杯 把固体放到水里 认识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适量面粉、盐、水、搅棒 认识液体 知道同样多的液体不同样重 天平、量杯、水、蜂蜜、油等 把液体倒进水里 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水、蜂蜜、油 把液体倒进水里 知道热水会浮在冷水上 盆、冷热水若干、墨水、带盖的小瓶 把液体倒进水里 认识液体倒入水中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水、酒精、墨水、量筒天平 雨下得有多大 自制雨量器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三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 组数 了解土壤 研究土壤的成分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了解土壤 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杯子、漏斗、水、纱布等 肥沃的土壤 做一个肥料袋 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等 果实和种子 认识种子的构造 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 叶和花 认识花的构造 花朵、镊子、放大镜 认识固体 认识固体的性质 四种固体材料 把固体放到水里 认识固体的沉与浮 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一截蜡烛和一支蜡烛 认识液体 认识不同液体的形态特点 油、水、蜂蜜、牛奶 认识液体 知道同样多的液体不同样重密度不同 天平、量杯、水、蜂蜜、油等 认识液体 知道不同的液体流动的快慢不同黏稠度 木板、油、水、蜂蜜、洗涤剂 认识液体 知道液体表面都有表面张力 蜡纸、油、牛奶、水、滴管 把液体倒进水里 知道热水会在冷水中上浮 盆、冷热水若干、墨水、带盖的小瓶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怎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 水、橡皮泥、铝箔、垫圈或硬币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减轻重量使沉在水下的物体上浮 小潜艇、一盆水 使沉在水里的了解往水里加盐、水、鸡蛋 物体浮起来 盐可以使一些物体浮上来 或土豆块 气温有多高 测量不同处所的气温 温度表、纸、笔 雨下得有多大 自制雨量器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今天刮什么风 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进行测量 木条、木片、大头针、泡抹塑料板、量角器、长线、泡抹塑料小球、2个小珠子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四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空气的性质 水和空气压缩性对比 注射器、橡皮、水 热空气和冷空气 等体积的冷热空气轻重对比 细木棍、纸杯、细线、火柴 对流实验 集气瓶、玻璃杯、线香、火柴等 空气中有什么 三支蜡烛随线熄灭 三支相同的蜡烛、二只大小不同玻璃杯 制二氧化碳 集气瓶、烧杯、球形瓶、玻璃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烧杯、集气瓶、金属条、二氧化碳气、蜡烛、火柴等 证点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玻璃杯、玻璃片、冰块等 冷热与温度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冷温热三种水、烧杯等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造霜 深色铝易拉罐、试管、温度计、盐、湿毛巾 声音的传播 烧瓶中的小铃 烧瓶、小铃、酒精灯、水、橡皮塞、玻管、皮管夹等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膜模拟实验 鼓锥、纸瓶及悬挂泡沫小球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四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空气的性质 空气占据空间 水槽、注射器、透明塑杯等 空气有质量 平衡支架、相同气球二只、铁夹二只、细线 压缩空气有弹性 塑料袋、针筒或气球等 热空气和冷空气 借助物体观察热空气流动 蜡烛、火柴、纸蛇 对流实验 集气瓶、玻璃杯、线香、火柴等 空气中有什么 空气的成份 水槽、玻璃钟罩、塞子、红色水、蜡烛、玻片、火柴等 制二氧化碳 集气瓶、烧杯、球形瓶、玻璃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烧杯、集气瓶、二氧化碳气、澄清石灰水、玻璃片 冷热与温度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温度计、冷温热三种水、烧杯等 热的传递 研究固体热传递方式 蜡烛、金属汤匙、竹夹子、火柴、酒精灯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酒精灯、火柴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四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热的传递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或茶叶沫等 加热或冷却 固体热胀冷缩现象 固体体胀器、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液体和气体热涨冷缩现象 自备设计材料 吸热和散热 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等 同物质不同颜色吸热和散热性能 同样大小纸杯黑白、温度计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造雨 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子 造雾 水杯、冰块或雪糕、玻璃片 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大小不同的盘子二只、水、抹布或纸巾等 声音的产生 制造声音感受发生方法的多样性 鼓锥等、自备发生器材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效果差异 塑料袋、沙土、水、空气、橡皮头铅笔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四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声音的传播 发现声音的传播方向 听诊器、水盆、二根塑料棒 不同的声音 认识音调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 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我们吃什么 检测食物中淀粉和脂肪 土豆、罗卜、花生米、碘酒、滴管、白纸等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四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离心力 塑料瓶、绳 摩擦力的秘密 研究如何减小水的阻力 橡皮泥、油、塑料瓶、秒表、物体 我们来抽丝 学习抽丝 小锅、热水、小苏打、竹丝刷、蚕茧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四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骨骼 拼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 人体骨骼图纸、剪刀、硬纸、胶水 关节 体会关节运动受阻的活动困难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肌肉 做一个手臂活动模型 硬纸条、铆钉、剪刀、胶带、绳子 肌肉 做一个膝关节运动模型 气球皮、木片、软管、木棒 养蚕 养蚕 蚕卵、鞋盒、桑叶 运动的快慢 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秒表、米尺 运动的方式 分析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复合运动 易拉罐、竹蜻蜓 小车的运动 探究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计时器、小车、尺、垫圈、绳子 摆 探究摆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夹子、钩码、棉线、量角器、计时器 力在哪里 发现力的大小 弹簧秤、钩码、苹果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标准弹簧、钩码、实验记录表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重力赛跑的游戏—抓尺子 尺 摩擦力的秘密 研究如何减少摩擦力 弹簧秤、重物、尺、圆杆铅笔、油 降落伞 探究降落伞下降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线段、塑料袋、胶带、夹子、秒表 预测 预测是有根据食盐、勺子、 的推论 玻璃棒、玻璃杯 调查 按要求开展现场调查 校园昆虫调查表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五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一/4 看月亮 观察月相盒内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月相盒、手电筒等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五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一/1 太阳和影子 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实验 橡皮泥、牙签、铅笔等 一/3 昼夜交替 研究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地球仪、手电筒等 二/1 光的行进 学会做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 长方形透明容器、香、清水、红外线电筒、细直筒等 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蜡烛、火柴、底座、纸屏等 二/2 照镜子 学会做光的反射实验 光源、镜子等 二/3 研究透镜 研究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使物体成像的实验。 透镜、光源、纸屏等 二/4 七色光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 三棱镜、太阳、平面镜、水槽、清水、喷壶等 学会做色光的合成实验 七色陀螺等 三/1 简单电路 学会连接各种简单电路的实验 电源、小灯泡、电线、开关等 三/2 导体和绝缘体 学会利用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的实验 检测器、各种金属、非金属物品、验电球等 三/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能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内的电路实验 检测器、电路暗盒等 三/4研究磁铁 探究磁铁有关各种磁铁、大 性质的实验 头针、泡沫块、清水、细线等。 三/5电磁铁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变化因素的实验 电池、电线、铁钉、大头针等 研究电磁铁磁极变化因素的实验 电池、电线、铁钉、大头针、指南针等 四/2 肺和呼吸 学会做呼出、呼入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 石灰水、塑料袋、水槽、集气瓶、火柴等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五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什么叫机械 机械 起钉锤、带钉子木块、啤酒瓶、起子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轻松拧螺丝钉 木头、螺丝钉、大小不同的螺丝刀 折形状 纸托红砖 纸、红砖 折形状 蛋壳的承受力 鸡蛋、握力器、木板 认识常见岩石 分辨岩石 砖、水泥块、土块、瓷砖、鹅卵石、玻璃、砂岩、切割好的花岗岩等 认识常见岩石 模拟变质岩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五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组数 良好组数 怎样移动重物 杠杆省力的秘密 平衡尺、铁架台、钩码 斜坡的启示 测量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关系 弹簧秤、斜面板、钩码、小车 斜坡的启示 螺旋斜面 纸、铅笔、螺丝钉、红酒瓶起子、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能省力 轮轴、固定支架、线、钩码、弹簧秤 国旗怎样升上去 定滑轮特点 固定支架、定滑轮、钩码、弹簧秤 国旗怎样升上去 动滑轮特点 固定支架、动滑轮、钩码、弹簧秤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链条传动 底板、转轮、钉、链条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皮带传动 底板、转轮、钉、皮带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齿轮传动 底板、齿轮、钉、 折形状 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相同大小的纸、多盒钩码 搭支架 研究哪种形状最稳固 纸棍、线透明胶 搭支架 搭高塔 纸棍、吸管、线、透明胶、剪刀、 建桥梁 比较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的特点与承受力 支架、卡纸、线、木棍、钩码 建桥梁 建造“瓜皮桥” 瓜皮、水杯、重物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选1 茎繁殖 土豆、杯子 叶繁殖 宝石花叶子、杯子 根繁殖 胡萝卜、杯子 认识常见岩石 观察比较花岗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 花岗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 放大镜、小锤子、稀盐酸、滴管、水盆、 镊子 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 赤铁矿、石墨、方解石、白云母、方铅矿、石膏、滑石、小刀、钥匙、石英、萤石、放大镜 神经 皮肤神经的敏感性 铅笔 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橡皮 感觉 味觉和嗅觉的联系 牛奶、醋、雪碧等不同味道的液体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六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良好 水滴里的生物 制作小水塘 塑料瓶、树叶、泥水 登月之旅 制作环形山 托盘、沙子、大小不同的石头、手电筒 地表的变迁 石头的热胀冷缩 石头、镊子、酒精灯、火柴、烧杯 地表的变迁 水流的作用 小石子、塑料瓶、水 变色花 自制检测试剂 紫甘蓝、喷雾瓶 看星座 观察星座 课外观察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六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 组数 水滴里的生物 观察小水滴 显微镜、小水滴 做酸奶 体验细胞繁殖速度 纸杯8个、黄豆 馒头发霉了 观察不同的霉 显微镜、不同的霉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观察细胞 显微镜、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 地球的形状 模拟帆船航海实验 地球仪、自制小帆船 地球的内部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火山和地震 火山喷发实验 铁盒、土豆泥或黏土、番茄酱、酒精灯、三角架 蜡烛的变化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烧杯、蒸发皿、火柴、夹子 铁钉生锈 铁钉生锈实验 铁定、试管、水、油 变色花 自制指示剂 紫甘蓝、喷雾瓶 登月之旅 制作环形山 托盘、沙子、大小不同的石头、手电筒 太阳系大家族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1.5米长细绳、6厘米长塑料管、有孔橡皮塞、秒表、砝码、垫圈 看星座 课外观察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六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我在成长 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身高体重仪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制作印记化石模型 黏土、叶子、骨头、贝壳 生态平衡 模拟生态平衡1 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鱼、水草、沙子 生态平衡 模拟生态平衡2 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各种各样的能量 火箭怎样发射 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三根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芯 能量的转换 花生米的燃烧 火柴、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小烧杯、橡皮泥 能量的转换 飞旋的扣子 一个大扣子、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能源 制作太阳能灶 铝箔、瓷碗、剪刀、挂钩、土豆块 能源 制作小水轮 四个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两根牙签、玻璃盘、漏斗、橡皮泥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高 一只白炽灯、一只荧光灯相同的瓦数、温度计 拓展 玻璃瓶中的金鱼 鱼缸、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 拓展 瓶子也会“吹”泡泡 空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水、颜料、大盘子 应用 我的自动车 气球、卡纸、两根一次性筷子、四个车轮、剪刀、胶带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六下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组数 良好组数 我在成长 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身高体重仪 踏上健康之路 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身高体重仪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认识化石 化石图片和化石实物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制作印记化石模型 黏土、叶子、骨头、贝壳 寻找生物的家园 生物家园 一把长柄雨伞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仙人掌的外形特点 一盆仙人掌、记录纸、笔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仙人掌耐寒的原因 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蜡纸、一杯水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橘黄色的透视纸、黄色水笔、白纸 生态平衡 模拟生态平衡1 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鱼、水草、沙子 生态平衡 模拟生态平衡2 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各种各样的能量 火箭怎样发射 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3根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芯 能量的转换 花生米的燃烧 火柴、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小烧杯、橡皮泥 能量的转换 飞旋的扣子 一个大扣子、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能源 制作太阳能灶 铝箔、瓷碗、剪刀、挂钩、土豆块 能源 制作小水轮 四个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两根牙签、玻璃盘、漏斗、橡皮泥 拓展 盖上玻璃杯后的小草 小草、玻璃杯 拓展 报纸的不同反应 报纸、尺 拓展 气垫汽车 剪刀、纸盒、餐盒、笔 拓展 瓶子也会“吹”泡泡 空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水、颜料、大盘子 应用 我的自动车 气球、卡纸、两根一次性筷子、四个车轮、剪刀、胶带

小白2024-04-05 16:42:294

空气的性质有什么

空气的物理性质

1、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 mol。

2、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扩展资料

气体的性质公式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气

豆豆staR2024-04-05 16:42:291

空气有哪些性质

问题一:空气是气体,具有什么和什么、什么、什么等性质。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

空气的性质:

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问题二: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问题三: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氩气等是惰性气体,

氧气-生命必须

氮气

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人们免受伤害.

问题四:空气有什么特性 流体,无色无味

问题五:空气的性质 是什么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 没有固定的形状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

问题六:空气主要的污染有哪些 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污染物质按照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 1、化学污染物。主要来自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和家具、化妆用品、厨房燃烧和室内化学用品释放或排放出来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及甲醛、苯、二甲苯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目前我国城乡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主要污染是化学性污染,常见的有化学性有害气体包括甲醛、苯、氮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 2、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从建筑和装饰材料释放出来的氡气和衰变子体,还有由石材制成的成品,如大理石、洁具、地板等释放的γ射线。放射性物质氡污染目前是我国建筑污染的主要问题,一些家庭装饰装修也可以产生,已经被列入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指标。 3、物理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另外,一些室内环境中的物理指标,不应该称之为污染,但是,也是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比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等。 4、生物污染。室内空气生物污染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成分等。室内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大危害,能引起各种疾病,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哮喘、建筑物综合症等。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由于室内空气中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平均竟占50%左右。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1)生产性污染,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①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烧煤可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烧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②生产过程排出的烟尘和废气。以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水泥厂等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③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产生的粉尘和雾滴。(2)生活性污染,由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3)交通运输性污染,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排出的尾气,其中汽车排出有害尾气距呼吸带最近,而能被人直接吸入,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铅尘等等。

问题七:空气里含有那些稀有气体?有哪些性质?作用是什么? 气中除氧、氮、氩外,还含有极少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按体积分数计,氖约占15×10-6~18×10-6,氦占4.6×10-6~5.3×10-6.氪只有1.08×10-6,氙占0.08×10-6,俗称“黄金气体”.由于它们的含量很少,提取的工艺复杂,只有在容量大l0000m3/h的制氧机上才能考虑是否配置提取装置。

氖、氦的液化温度很低,在常压下氖的液化温度为27.26K,氦为4.21Ka氖具有很大的惰性,液氖作为低温实验室的冷却剂十分安全。在液氦温度下,导体将失去电阻,电流通过时无损失,形成“超导电性”,可制成超导电机。因此,随着超低温技术的发展,液氦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氦具有很大的惰性,在冶炼特种稀有金属钛、锆以及半导体硅、锗等时,要用氦作保护气。对熔点高、厚度大的高级合金的焊接与切割.也需要用氦气保护。

氦具有强烈的扩散性,渗透能力特别强。因此,对要求特别严格的压力容器和真空系统,氦是最好的检漏指示剂。此外,氦是超低温制冷机的最佳制冷工质。氦液化器、氦制冷机可以获得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用液氦操作的泵,可以达到电子工业中需要的133.32×10-9Pa的高真空度和在宇宙空间研究中需要的133.32X10-10~133.32X10-12Pa超真空度。

在原子物理方面。氦的原子核被作为a粒子。在原子工业中,普遍应用氦气作为保护气。原子反应堆中氦不仅作为保护气,还可以作为冷却剂。因为氦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对燃烧装置无腐蚀作用,能提高反应堆的温度和效率。由于氦气本身的热导率高,冷却效果好。

在医疗方面,1:4的氧和氦的混合气能很快浸透肺部,加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以洽疗气喘、气管、喉部疾病,以及潜水病等。

在潜水作业中,若用普通空气,在深度50m以下,溶解在血液中的氮会引起麻醉,潜水员有生命危险。所以,潜水员在深水作业时,不能用纯氧,而需要用氧、氦混合气代替空气.供潜水员呼吸,可以保证200m深水作业的安全。因此,氦气的消耗量很大。

由于氦气比氢气安全,可以用氦气代替氢气充填飞船、气象气球等。氦气还可以作为色谱和载气。

随着宇宙空间技术、激光技术和红外线探测技术的发展,氦还有着广泛的用途。

氖气充填在灯泡中呈红色,长期被用来充填氖信号装置及各种放电管,还广泛用于激光技术、红外线检测等方面.

氖气的气化潜热比氦气大40倍。因而可以作为超低温的制冷剂.其最低温度为

-245.9℃。氖、氦气还可用于多孔物质的真密度和表面积的测量。

氪、氙主要用于电光源方面。氪、氙,氩混合气充装的灯泡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一般比白炽灯的效率高4~5倍,寿命可增加2~3倍。闪光灯、频闪观测器等都应用氪、氙气。由于氙灯的放电强度超过太阳光的放电强度,所以用氙气充填的长弧氩灯,俗称“小太阳”,其穿雾能力极强。可用于机场、车站、码头等处的照明.也可以应用于战场上

另外,氙气的分子量较大,有很强的麻醉作用,在医学上是理想的麻醉剂氙还具有不透过X射线的性质.被用于脑X光摄影的造影剂,也应用于遮蔽X射线。

小白2024-04-05 16:42:291

写出空气的性质

空气的性质:

1、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2、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 mol。

3、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4、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5、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6、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

7、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

8、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约为1.00029。它随气压、气温和空气成分变化。尤其湿度对于折射率的影响比较大,相应地光速在空气中也随之改变。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4-04-05 16:42:292

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1、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2、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 mol。

3、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4、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5、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6、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

7、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

8、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约为1.00029。它随气压、气温和空气成分变化。尤其湿度对于折射率的影响比较大,相应地光速在空气中也随之改变。

扩展资料:

19世纪前,人们认为空气中仅有氮气(N2)与氧气(O2)。直到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后得到“氮气”的密度(1.2572g/L)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得的氮气密度(1.2505g/L)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雷利没有放过这一个微小的差异,他后来与英国化学家拉姆塞(William Ramsay 1852一1916)合作,终于发现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气(Ar)。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拉姆塞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He),氖气(Ne),氙气(Xe)氪气(Kr)氡气(Rn)这六种稀有气体。

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大气层可以使地球上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没有大气层,白天温度会很高,而夜间温度会很低;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大气层可以阻止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过多地进入地球,阻止陨石撞击地球,因为陨石与大气摩擦时既可以减速又可以燃烧;风、云、雨、雪的形成都离不开大气;声音的传播要利用空气;降落伞、减速伞和飞机也都利用了空气的作用力;一些机器要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空气

黑桃花2024-04-05 16:42:295

利用空气的性质有哪些发明创造

灭火器,飞行器类(飞机,飞艇,热气球)

晕,灭火器是空气的助燃性和阻燃性,

飞机是莱特兄弟,空气动力学

真颛2024-04-05 16:42:271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册书中学生实验操作较难的一课。在教学时,由于自身对本册书认识的缺乏以及备课中细节的处理不到位,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些不知所措且知识掌握也不够清楚明了。现在问题反思如下,以此督促自己以后更好的备课。

一、在复习导入中,所提问题要针对本课教学内容,不能泛泛、盲目,以致将学生思考方向引错。可以问:“空气的性质有哪些?”并适时板书与本课有关的内容——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会流动,以便为下面出现的“蜡烛熄灭,水位上升”的解释打下基础。

二、新授中,实验操作要指导到位,让学生知道每一步应该做什么。问题目标性要明确,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三、最关键的备课中要注重细节

1、前后对比。点燃蜡烛罩上没有拧瓶盖的瓶子后,应让学生观察水面的高度,然后拧上瓶盖等蜡烛熄灭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高度,通过前后对比让学生发现瓶内空气的减少,引出燃烧用去了空气中的一部分。

2、瓶内水面高于外面时,能否打开瓶盖,引发学生注意。要在池内加水至瓶内水面高度时才能打开瓶盖,测试剩余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否则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影响实验结果。

3、非关键性操作要简单化,以便于学生操作,节省课堂时间。四年级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还较弱,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再放到水中,对于他们有些难度。改用马铃薯切片来做蜡烛底座将大大方便学生的操作,将节约下的时间给学生探究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豆豆staR2024-04-05 16:42:271

空气新动力是指什么?

空气新动力是指将空气转换成可用于供热、供电、汽车燃料等一系列应用的新型动力技术。它使用空气中的气体,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使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转化成可用的化学能,从而产生有效的热能和电能。空气新动力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少量的燃料产生大量的能源,而且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技术。目前,空气新动力技术已经用于全球多个国家的发电、能源供应、汽车燃料和楼宇供暖等领域。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2:272

宇宙有没有氧气呢?

有啊,宇宙包含着地球,地球上有氧气,说明宇宙也有氧气。要是宇宙中不存在氧气,那还哪儿来的人类呢?

真颛2024-04-05 16:42:272

要怎样了解天气的变化?

各种天气现象,如下雪、结霜、出现雾等都是由空气流动的状态、温度高低的变化,促使了空气内所含水汽发生凝结的现象。因此,要了解天气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在室内,冬天温度要比室外高,夏天温度要比室外低;同样是室外,房屋南面的温度要比北面高;在刮风的时候,屋与屋之间的通道处,风力往往比空旷的地方来得大。

这种因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殊情况,只是研究小气候时才有用。为了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首先要掌握空气的本来面貌,这样就必须避免这些外来的影响。

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的影响呢?这就要求观测场地的四周空旷,空气可以自由流通。

其次,在观测场中,要测量日照、地温以及风和雨量等,为避免日光受到遮荫,又为避免风、雨受周围建筑物所阻挡,也需要场地的四周空旷。

第三,观测场中,要观测云和能见度,还要观测远处天气现象,如果四周建筑物林立,阻碍视线,就无法进行这些现象的观测。

因此,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场必须设立在四周空旷的地方。

韦斯特兰2024-04-05 16:42:271

氯化氢向上排空气收集还是向下排空气收集

(1)由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说明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由图示可知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符合该条件;
(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说明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由图示可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1)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2)氯化氢和二氧化碳;(3)氨气.
mlhxueli 2024-04-05 16:42:271

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有哪些?

推力只是实现超音速飞行的一部分。物体以接近音速飞行时,空气的性质变了。飞机飞行时,对前方空气产生压缩,形成的压力波以音速传播。在 0.8 倍音速以下的亚音速飞行时,压力波跑在飞机前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把前方空气推开的作用。但以音速飞行时,前方的压力波“躲闪不及”,叠在一起,阻力急剧增加,阻力比亚音速时增加 3 倍,飞机就像一头撞到一堵墙上一样,这就是“音障”(sound barrier)之说的来源。然而,速度继续增加至 1.2 倍音速以上时,飞机跑到压力波前面去了,飞机的机头形成锥形激波,空气压力沿激波前锋急剧升高。激波前锋之后的压力急剧下降,到机尾压力达到负压,在机尾后压力急剧恢复到常压,整个压力分布呈骤升-缓降-骤升的 N 形,所以常被称为 N 形波。由于 N 形波前锋的拖带和后缘的推动,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所在的 N 形波中间部分的气流反而是亚音速的。激波在正好音速的时候,几乎是垂直于飞机前进方向的平面;随速度增加,激波呈越来越尖锐的锥形,速度增加,锥形的“后掠角”也增加,所以超音速飞行的阻力增加的速率随速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超音速后,速度增加一倍,阻力只增加 30-50%。这个性质只和音速或马赫数有关,不管在什么高度,飞机以相同的马赫数飞行,其经受的气动条件是等同的,而和以公里/小时计算的实际速度和高度的关系不大,所以高速飞机常用音速而不是实际速度来描述。音速或马赫数随空气条件而改变,但不是单调地改变,也就是说,并不是一路上升或一路下降,而是有升有降。在海平面时,音速为 1,225.1 公里/小时。到 10,000 米高空,音速降为 1,078.3 公里/小时。但超过 20,000 米高度后,音速又随高度增高,比如,30,000 米时,音速为 1,086.2 公里/小时。但是 48,000 米以上时,音速又开始下降。

陶小凡2024-04-05 16:42:271

在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在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空气的性质

物料的结构、形状和大小(正确答案)

干基含水量

湿基含水量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271

几种常见气体和空气的性质见下表,根据气体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 空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

A、由于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B、由图示可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C、有图示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D、由图示可知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故选:D.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2:261

纸团不会湿现象是什么根据观察推断空气的性质答案

现象就是纸团不会湿,推断空气的性质,空气能占据空间,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现代许多高精密度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必需使用程度不一的真空才能制造,如半导体、硬盘、镜片。在实验室和工厂中制造真空的方法是利用泵在密闭的空间中抽出空气以达到某种程度的真空。在真空技术中按照压力的高低我们可以区分为:

粗略真空(Rough Vacuum) 760 ~ 10 Torr。

中度真空(Medium Vacuum) 10 ~ Torr。

高真空 (High Vacuum)~ Torr。

超高真空(Ultra-High Vacuum) Torr以下。


扩展资料:

真空是物理学里面的一个概念,最开始反映的是空无一物的状态,类似于“无”。20世纪P.A.M.狄拉克提出了所谓量子真空的概念,即真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时刻有虚粒子与实物粒子转化的,但整体是对外不显物理属性的宏观总体。

真空是能量海,是一个不断振荡的充满着巨大能量的客观存在;而空间只是数学上的一个概念,是反映的是运动的属性和几何大小的概念。

也就是说,空间和真空一个是数学概念一个是物理概念,二者没有丝毫的包含关系。真空的属性的确需要使用空间来描述,但那只是种数学表示,是为了方便研究才引入的参量,并不是说真空的性质取决于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空

苏州马小云2024-04-05 16:42:262

用一个玻璃瓶一个玻璃杯两个注射器四根吸管两张白纸巾一块儿橡皮泥做一个实验

做什么实验?是不是初中物理的实验?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老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真颛2024-04-05 16:42:262

朱清时称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如何研究和验证?

支持朱清时。气功的气是介于无与物质之间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和空气的性质略有相似,是人意识化为无的产物,也叫元气,也叫真气,它在小腹,胸腔,脑门,牙齿周围呈雾状形态被感觉到,在四肢呈丝状被感觉到,它可以延年益寿,预防治愈疾病,强身健体,增加人的力气和耐力。

气功的三个阶段及表现。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真气聚集明显,自然呼吸下小腹饱满,胸腔,牙齿,脑门周围有压迫感。科学仪器能检测到周围的压力。时间至少10年

。(结丹过程)第二阶段,真气化无,把聚集的真气化为无,实质是把聚集的真气扩散到全身。这是一个循环过程,(炼丹过程)时间至少1年,科学仪器能检测压力增强。第三阶段,高深阶段,真气不再聚集,微小呼吸下,全身有绷紧感,人的力量和耐力明显逐步提高,用力肌肤更加绷紧,脉络得到保护,抗打能力提高。(以人整体为大丹,科学仪器能检测到人的表面压力增大。)

正常表现,身体某部位跳动,抖动,鼓动,汨汨(相邻部位逐次真气鼓动的现象),苏苏(真气在四肢呈丝状扩散的现象),开窃(真气先鼓动后消失的现象)。不正常表现,麻,庠,热,这三种是意念,意识,用力的过度表现。误区1要知道穴位,丹田经络的人才练得会气功,这是错误观念。误区2,练气功容易走火入魔,练静功,不用意,不用力,根本不会走火入魔。真气是存在的,大多数人不相信,是因为不懂气的概念,这个气是介于无与物质之间的东西,是看不见与摸不着的,是意识化为无的产物,我们祖先称它为元气,普通人在意识无状态下也会产生真气,因为它产生微弱,所以感觉不到,炼气功的人,长期意识处于无的状态,由无入静,真气产生越来越多,有了剩余,产生了聚集,所以感觉明显,我们祖先把真气聚集的地方称为丹田。由于普通人的大脑里思想矛盾太多,无法长期处于无状态,所以他们不相信,即使得病,到死也不明白。但有些人弄懂了它的原理,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wpBeta2024-04-05 16:42:261

什么是空气压缩比

1、压缩

绝热压缩是一种在压缩过程中气体热量不产生明显传入或传出的压缩过程。在一个完全隔热的气缸内上述过程可成为现实。等温压缩是一种在压缩过程中气体保持温度不变的压缩过程。.

2、压缩比:(R)7

压缩比是指压缩机排气和进气的绝对压力之比。例:在海平面时进气绝对压力为0.1 MPa ,排气压力为绝对压力0. 8MPa。则压缩比:

P2 0.8

R=--------- =--------- =8

P1 0.1

多级压缩的优点:

(1)、节省压缩功;

(2)、降低排气温度;

(3)、提高容积系数;

(4)、对活塞压缩机来说,降低气体对活塞的推力。

压缩介质

为什么要用空气来作压缩介质?

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清晰透明的,并且输送方便(不凝结)、无害性、安全、取之不尽。

惰性气体是一种对环境不起化学作用的气体,标准压缩机能一样压缩惰性气体。

空气的性质:

干空气成分: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78.03% 20.93% 0.03%

分子量:28.96

比重:在0℃、760mmHg柱时,r0=1.2931kg/m3

, l- B/ m2 N; {6 f+ E" l& ] 比热:在25℃、1个大气压时,Cp=0.241大卡/kg-℃

在t℃、压力为H(mmhg)时,空气的比重:5 f% F$ _" F! ]& n& y

273 H

rt=1.2931× -------× -------kg/m3+ R%

273+t 760

湿空气的比重,还应考虑饱和水蒸气分压力(0.378ψ,Pb)。

苏萦2024-04-05 16:42:262

宇宙中有没有氧气呢?

是可能有的,但与我们所知的碳生命相比可能性要小得多。

我们所知道的是,地球的生命是碳基生命,是需要氧气的,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它由在高温、水、基本化学物质和大气中形成的基本氨基酸汤演变而来。

当它被提升到像闪电一样的高能量状态时,随着地球冷却,反应速率降低到一个水平,这些简单的分子开始形成更长的链分子,而不会因为高温而再次分裂。最终,这些分子能够以一种显著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细胞由抵抗变化的外膜形成。这些最终形成了蓝藻细菌,将一些大气转化为氧气。现在氧气是高度活性的,这个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一种新形式的细胞才能在现在富含氧气的大气中存活。

但在地球上,我们依旧发现了一些厌氧生物,虽然它们无法进化成高级生命,但是有生物可以生存在无氧状态,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我们还没有发现另一个与我们生命相似的太阳系/行星系统,所以生命本身看起来很罕见——然而,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文明存在于宇宙之中,但受到光速问题和浩瀚太空的限制。

但事实上,我们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不够。人类知道的唯一生命例子存在于地球上。我们仅对月球和火星进行了有限的调查。

所以说,也许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就存在一个在无氧环境中生存的外星文明,也许他们路过我们的星球,发现氧气太重,认为地球是个没有生命的星球呢!

余辉2024-04-05 16:42:263

有量程足够大的量筒,天平,如何测瓶中空气的质量,写出步骤及最后表达式

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2:263

秋季脸部如何补水 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

补水保湿是我们日常护肤最基本的护肤诉求,尤其现在是秋季,我们的皮肤也很容易缺水干燥,补水保湿工作是秋季护肤的关键,肌肤喝饱水才能有水嫩的肌肤。

秋季脸部如何补水

1、不要频繁去角质

其实不止于秋季要祛除角质,每个季节都要祛除角质的,但是秋季不能频繁地去角质,因为人在秋季的时候新陈代谢变会变慢,如果经常祛除角质的话,那么很容易使得皮肤编薄,使得更多细菌和有害物质进入皮肤当中,引起痘痘,种植,发痒等过敏现象发生。我建议大家最好是一个星期去一次角质就好。

2、使用保湿精华

很多女生都认为精华类的护肤是那些成熟肤质的女性使用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秋冬季节是非常容易流失脸上的营养的季节,因为天气加上的空气的性质,造成脸上出现很多营养都流失,使得皮肤变得干燥起来,所以大家在秋季也要使用精华液来保证皮肤的营养哦,这样补水又补营养才是最好的护肤步骤哦。

3、保湿喷雾随身带

很多人都在性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可以保证自己脸上一天都充满水分呢,其实是有的,那就是保湿喷雾了。保湿喷我可以有效的缓解脸部肌肤缺水症状,而且加上保湿喷雾也非常小,可以放入包里,很容易就可以携带,在使用保湿喷雾的时候,大家最好隔一定的距离,大概是十五到二十公分的距离是最好的。向面部喷一点喷雾,然后对面部进行一定的按摩,让皮肤促进吸收,如果有些水分不能完全干透的话,千万不要让水分自然干,这样对于皮肤来说也是不好的,可以使用餐巾纸或者是面巾擦掉面部多余的水分。

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

1、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多喝水

多喝开水是最好、最简单的护肤方法,不但可以加速新陈代谢的速度,把多余的废物通通赶出体外,还能让肌肤表层的水分膜,随时保持润泽感及弹性,早上起床,先喝一大杯白水。

2、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敷厚厚的乳液

脸蛋紧绷时,可把保湿乳液多涂上一层,其中保湿因子可以将水分锁住,防止流失太多,别像浇花一样,反复把水直接洒在脸上,皮肤没法吸附,还会因为水分蒸发让脸上觉得更干燥,夜晚睡觉前也可以将乳液涂的稍微厚一点。

3、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蒸气保湿

每天煮一些开水,让水蒸气湿润皮肤五到十分钟,之后涂上面霜,也是又好又经济的保湿方法,还可以房间里放些湿润的植物,也有保湿和滤化空气的作用,让你感觉清新舒适。

4、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用洗面奶保湿

能深层清洁并强化保湿,能彻底洗净面部油性区域的皮脂和尘垢,同时帮助干燥部位有效保持水分,使肌肤调和一致,爽洁柔软。最好食用柔和无刺激的,逐步调理,干性部位会变得滋润,油腻部位变得爽适。

5、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多吃新鲜果蔬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少吃辛辣食品和葱、蒜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远离干燥的空调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肌肤补水。另外,可以多多补充含骨胶原、粘多糖、卵磷脂、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品,改善皮肤的营养,增强皮肤的储水能力。

6、秋季如何给皮肤补水之睡眠面膜

睡眠面膜是最简单的面膜,只要在睡前涂上,早上起来时正常洗脸就可以。不过,如果你想要补水,在选睡眠面膜时就要着重于补水保湿的。

秋季皮肤干怎么补水

首先要解肌肤的渴,一般保湿精华也只能舒缓表皮干渴、过一阵子肌肤还是干巴巴;要让保湿更扎实,美容专家非常推荐三水保养,也就是帮肌肤上三次化妆水,将化妆水浸湿化妆棉后:

(1)擦拭全脸肌肤,二次清洁肌肤;

(2)轻柔斜擦全脸,并仔细擦拭鼻翼、颈部及耳后;

(3)以掌心轻柔按压双颊、鼻子、额头与下巴,接着由中间往外、以画圆方式按摩全脸。透过三水法,能一步步让每寸肌肤浸润到保湿成分,就像每天帮肌肤浇水、让肌肤充分吸饱水分,肤触当然柔嫩又充满元气!

秋季皮肤干要注意什么

1、睡眠充足

良好的作息能够给肌肤放长假,可以更好的保养肌肤。夜晚8时到12时,是肌肤修复更新的最佳时段,躯体几乎不分泌紧张激素,皮肤能得到放松和休息。

2、摄入水分

每天喝足六到八杯水,外擦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皮肤自内到外水汪汪的,同时,水能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内的毒素是不争的事实。多吃蔬菜、水果。

3、肌肤按摩

每天晚上可以花五六分钟的时间来进行面部的按摩工作,从顺面部肌肉、血管的走向,从里向外进行按摩,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部分泌更多的胶质和油质,从而达到了保湿护肤的作用。

4、洗澡注意

洗澡最好是用温水洗,因为热水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分彻底洗掉,而这种天然油分比浴后使用护肤品化解干燥要有效得多。尽可能使用浴液或温和的香皂。浴后应当在皮肤尚未完全干的情况下,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这样做有助于将润肤成分渗入到皮肤的上层。

北营2024-04-05 16:42:262

中央空调出现e6怎么解决

当中央空调出现e6时,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E6制冷剂。e6制冷剂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它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危害?

1、中央空调的e6是什么意思?

中央空调制冷剂是从氟利昂中提取的一种固体制冷剂,与氢氟醚一起使用时,氢氟醚对空气有较强的渗透和腐蚀作用,并使氟化合物不能充分蒸发,所以其蒸发温度通常为-21.5℃-25℃,因此,它被称为氟空气。空调的制冷系统中还含有氟利昂分子,制冷剂主要通过氟利昂将空气加热至接近低温(-196℃),因此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并且不对人体有害。氟空气的性质与氢氟碱相似:具有中等挥发性,吸湿性和不完全分解性。因此,氟空气在常温下很容易挥发成有毒气体并形成氟化氢化合物即氟利昂(又名“氟利昂”)。氟利昂主要用于制造氟利昂、氢氟醚等氟利昂产品。

2、中央空调为什么会出现e6呢?

原因: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需要与氟利昂制冷,所以当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冷凝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氟利昂”和“制冷剂”。氟利昂不一定有制冷剂的作用,但使用氟利昂就会造成制冷藏室温度过高的情况。当制冷系统中氟利昂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多余的氟利昂会蒸发进入冷凝器中形成“凝乳”。

3、中央空调出现e6时会有什么危害?

氟利昂的基本作用是替代石油制冷剂。当氟利昂作为中央空调冷媒时,它可以替代石油制冷剂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影响。氟利昂的主要作用是替代石油制冷剂,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氟利昂替代石油制冷剂时,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使用氟利昂很容易引起氟利昂的过量蒸发,从而造成空调系统中制冷剂过多,氟利昂含量超标。长期使用氟利昂制冷将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氟利昂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当氟利昂使用过量时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含氟率较高(含氟≥99.9%)的氟利昂制冷系统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中央空调e6有哪些危害?

由于气体冷媒是HFCs,因此制冷系统的整个压缩机系统都会受到HFCs气体冷媒污染,在生产过程中HFCs气体泄漏也会造成空气污染。一旦泄漏,就会对人造成危害。HFCs制冷剂对人体有较强的危害作用。其中HFCs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其蒸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沸点易溅射物,能直接接触人体及其他生物,导致疾病发作。HFCs制冷剂中不仅含有有害物质,还含有各种致病菌和微生物。当制冷剂与空气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并分解成氟里昂分子后会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2:261

空气途径比计算方法

空气穿过粮层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所以算出空气穿过粮层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和最短路径再相比即可
拓展:气动力计算

物体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它由两个分布力系组成:一是沿物体表面面元法线方向的法向分布力系,另一是在表面面元切平面上的切向分布力系。空气动力通常就是指这两个力系的合力。
确定空气动力需要知道空气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相应于低速流动、亚声速流动、跨声速流动、超声速流动、高超声速流动、稀薄气体流动和高温气体流动等不同情况,空气动力的分析有不同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2:261

拉瓦锡实验曲瓶甑中装的是什么

不就是

2Hg+O2==加热==2HgO 么?

然后他发现减少的体积约是原体积的1/5。

至于参加反应的东西,我只知道有Hg和O2...

初三第一册教材,一开始讲的就是这个...

教材我找到了,上面说,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以为这些气体全是氮气。

他又把汞表面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密闭容器减少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得到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故拉瓦锡得到;空气由氮气,氧气组成,氧气占体积的1/5。

具体方程式是

2Hg+O2==高温==2HgO

2HgO==强热==2Hg+O2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26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拉瓦锡将少量的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那就是氧化汞),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剩余的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这些气体就被称为氮气。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高温加热,又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得到的氧气的体积恰好就是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气体体积。

最后将得到的氧气和剩下的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混合,得到的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从而拉瓦锡就得到“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

但是,由于当时的设置不够先进,可能造成比较大的误差,因此现代化学实验室又重新根据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了更加精密的实验。

实验装备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带有孔橡胶塞的集气瓶,一根燃烧匙,一个烧杯和一条带弹簧夹的胶皮管连接两根玻璃导管。

实验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其实是在预先知道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情况下,才会把它分成5等份的。

所以与其说是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如说是在验证拉瓦锡的结论。

实验前要先检查装备的气密性。然后用弹簧夹把胶皮管夹紧,否则在后面的操作中,集气瓶内的气体有可能从胶皮管溢出,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无尘剑 2024-04-05 16:42:261

四年级科学教案谁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共34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下载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程目标

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目标

1.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及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了解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运用感官和适当的工具,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认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6)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小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教师备课

第二周 :空气的性质(一) 空气的性质(二)

第三周 :热空气和冷空气(一) 热空气和冷空气(二)

第四周 :空气里有什么(一) 空气里有什么(二)

第五周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单元评价

第六周 :机动

第七周 :冷热和温度(一) 冷热与温度(二)

第八周 :热的传递 加热和冷却(一)

第九周 :加热和冷却(二) 吸热和散热(一)

第十周 :吸热和散热(二)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

第11周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二) 单元评价

第12周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第13周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不同的声音

第14周 :我们吃什么 怎样搭配食物

第15周 :食物的消化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第16周 :排序 分类

第17周 :考试 (一)考试 (二)

第18周 :讲评 (一) 讲评 (二)

第19周

第20周

第21周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2)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3)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

(3)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这些性质的应用。

(4)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5)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匀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用多种方法认识水、固体和液体之后,继续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不可直接感知的空气,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

课题:1、空气的性质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能描述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有质量

? 描述空气能够被压缩

? 将瓶中的纸不会湿和瓶中的气球吹不大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联系起来

? 将倾斜的天平与空气有质量联系起来

? 将压不到底的针筒与空气能被压缩和空气有弹性联系起来

? 能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知道空气的部分性质但没有将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三者联系起来,未能认识到压缩空气有弹性。

层次2: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并且了解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有质量三者之间的联系,知道只有压缩空气才有弹性,但不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层次3: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并且了解空气的存在,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有质量三者之间的联系,知道只有压缩空气才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方法来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层次1:学生不能自主利用多种方法设计实验,认识空气。

层次2:学生能自主利用多种方法设计实验,但在实验过程只能够不能按实验设计的步骤实验。

层次3:学生能自主利用多种方法设计实验,能根据实验设计按步骤实验。

教学材料:玻璃杯(透明塑料杯)、纸、红色水、水槽、饮料瓶、气球、细木棍、空气充的同样多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支架、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气体,我们叫它大气层,通常大家把它叫做空气,对于空气大家了解多少呢?

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空气是材料,大家交流。

探索和调查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空气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如果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

2、演示、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学生观察汇报

3、分组实验

将玻璃杯垂直取出。

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游戏:比赛吹气球

1、我想请位同学帮忙做一个游戏:比赛吹气球。不过他吹的气球有一些区别。(出示放在矿泉水瓶子中的气球,并把瓶口封好,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气球。)请其他同学来做裁判。

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吹得很大,放在瓶中的只能吹鼓一点。

2、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吹气球的感受。

3、这个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与空气有关吗?

4、小组讨论,汇报

5、师生总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6、利用光盘让学生直观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

空气是有质量的

1、将一个空杯子口朝下压入水中,再慢慢倾斜。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泡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讨论:杯子里的空气向水面跑。

3、请一位同学,一只手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另一只手拿放了三分之二水的瓶子。不断将瓶口与瓶底倒置,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4、汇报:空气总会跑到水的上方。

5、我们知道水是有质量的,那空气有吗?

出示研究表格,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设计图。

6、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7、各组交流。

光盘演示实验要求。

8、领取实验器材。(小组分工)

9、进行实验验证。

10、各组说明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论。

11、师生总结:空气是有质量的。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1、请两三位同学用手压气垫,说一说是什么感觉?用塑料袋分组活动。(注意:用力不要太大)

2、学生观察松手时气垫发生的变化。

3、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能证实吗?提供针筒和橡皮。

4、观察针管里的空气开始所占空间的大小和手压活塞后的大小,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比较活塞压下一部分时与压不动时所占的空气、手的感觉及活塞的运动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记录实验过程,讨论得出结论。

观看光盘录像。

6、平时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7、学生讨论、汇报

8、利用教学光盘补充。 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占据空间

觉察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回顾和解释 1、和马铃薯、牛奶等固体、液体相比,空气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2、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后汇报。

3、通过活动和不同物体与空气的对比,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总结。 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2、冷空气和热空气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科学知识:1、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

2、知道地球的形状、冷热空气对流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科学知识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风风的主要原因。

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能描述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往上升;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风。

? 能将风的形成与冷热空气的对流联系起来。

? 借助其他物体继续认识空气。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北营2024-04-05 16:42:251

新风与地面空气的性质差别不大

新风与地面空气的性质差别不大。正确。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的空气处理系统,分为管道新风系统和非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类型,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件组成。

室外空气经新风机净化后引入室内,室内空气经管道排出。无导管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室外空气经新风机净化后引入室内。相对而言,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大面积办公区域,而无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扩展资料;

通风原理;

新风系统是将新风送至封闭房间一侧有专用设备的房间,再由另一侧排至室外。室内形成“新风流场”,满足室内新风交换的需要。

实施方案为: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度将一侧送风送至房间,通过专门设计的排风机向外排风,迫使另一侧在系统内形成新的气流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房间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消毒、充氧和预热(冬季)。

功能;

1、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对生活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的室内空气进行更新,使室内空气清洁度保持在最低水平。

2、增加内部散热,防止皮肤水分引起的不适。这种通风可以称为热舒适通风。

3、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冷却建筑构件。这种通风称为建筑物冷却通风。

左迁2024-04-05 16:42:251

有没有三条字谜或成语谜

80、猜字谜:明明有,一个点。偏偏说,几个点。猜一个字。答案(凡)

81、猜字谜:四蚂蚁,要上树。咬口杏,吃四葡。猜一个字。答案(杰)

82、猜字谜:星半现,亮珠边。王一点,玉容变。猜一个字。答案(主)

83、猜字谜:一壮丁,手斜行。一猛男,手乒乒。猜一个字。答案(打)

84、猜字谜:对虎尾,鼻子前。武松打,木折断。猜一个字。答案(公)

85、猜字谜:群雁飞,一叶落。如此干,人方得。猜一个字。答案(舍)

86、猜字谜:左千人,右八人。共八千,零八人。猜一个字。答案(秋)

87、猜字谜:错一寸,说正确。错十分,还正确。猜一个字。答案(对)

88、猜字谜:一月亮,一太阳。猜明字,再想想。猜一个字。答案(胆)

89、猜字谜:女儿国,两贵客:土地爷,孙行者。猜一个字。答案(坤)

90、猜字谜:一个人,一堆火。四滴血,一行者。猜一个字。答案(煮)

91、猜字谜:又扬手,又张口。来一球,猛出手。猜一个字。答案(扣)

92、猜字谜:二十棵,夏半割。老外说,是我的!猜一个字。答案(麦)

93、猜字谜:海边逢,寿星容。末将遇,张三丰。猜一个字。答案(涛)

94、猜字谜:一闪电,穿云端,击雨点,破石砖。猜一个字。答案(专)

95、猜字谜:孙大圣,破衣扔。示长棒,贯日中。猜一个字。答案(神)

96、猜字谜:拔萝卜,一半多。洋人问,为什么?猜一个字。答案(外)

97、猜字谜:上一口,下两口。前两口,后三口。猜一个字。答案(冒)

98、猜字谜:水云纵,川流去。河东走,却西遇。猜一个字。答案(法)

99、猜字谜:两只鸟,往京城。八面风,掠向东。猜一个字。答案(凉)

100、猜字谜: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猜一个字。答案(斗、玉、主、午、马)

101、猜字谜:四方院,一一到。张开口,吃元宵。猜一个字。答案(园)

102、猜字谜:木人巷,一身在。休要横,本人来。猜一个字。答案(体)

103、猜字谜:缸之后,有个洞。没有物,在其中。猜一个字。答案(空)

104、猜字谜:一加一,难琢磨。不算少,却为多。猜一个字。答案(丰)

105、猜字谜:王一口,王两口,十三口,三十口。猜一个字。答案(旺)

106、猜字谜:归帆前,横卧中。一帅容,念诗声。猜一个字。答案(师)

107、猜字谜:故居后,贝一块。英美人,说是买。猜一个字。答案(败)

108、猜字谜:要兼得,撇一点。要兼得,别两面。猜一个字。答案(廉)

109、猜字谜:两人搏,一时错。待加减,来日获。猜一个字。答案(得)

110、猜字谜:人来美,心来长。水来清,日来亮。猜一个字。答案(青)

111、猜字谜:一俊友,斜着头,捂着鼻,闭着口。猜一个字。答案(傻)

112、猜字谜:破茧碎,蛾后飞。扑烛火,落浊水。猜一个字。答案(虫)

113、猜字谜:猪八戒,来拱树。吃完枣,把它吐。猜一个字。答案(核)

114、猜字谜:孕子出,随伴母。用此物,将子哺。猜一个字。答案(奶)

115、猜字谜:乌云里,一点来。音袅袅,飞天外。猜一个字。答案(鸟)

都是本人原创字谜作品,看看能不能满足题主需要。

水元素sl2024-04-05 16:42:246

六加八加十加十等于几。

答:依题意可知

6+8+10+10=34

所以六加八加十加十等于三十四。

Chen2024-04-05 16:42:241

猜字谜 1、二人土上谈2.、十加十不是3、又相见4、工人一家

1是坐

2是芣

3是观

4是仝

CarieVinne 2024-04-05 16:42:242

空气的性质是什么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常温下呈透明且无色无味的气态,具有流动性;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随气压、气温和空气成分变化;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蓝色液体。

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层可以使地球上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没有大气层,白天温度会很高,而夜间温度会很低;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大气层可以阻止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过多地进入地球;声音的传播要利用空气;降落伞、减速伞和飞机也都利用了空气的作用力。

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气和氖气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

陶小凡2024-04-05 16:42:241

空气的五个性质?

空气的五个性质:

1.占据空间,

2.没有固定的形状,

3.具有流动性,

4.容易被压缩,

5.有重量。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2:242

空气的性质

空气的性质如下:

空气无色无味,气态;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空气的阻抗约为377欧姆;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空气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它由78%的氮气、21%氧气、还有1%的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其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污染是对空气的环境污染,它是通过烟、灰尘、雾、蒸气、气溶胶和有味物质对自然的空气成分造成的变化。部分微小颗粒,统称为PM10、PM2.5等。在过去数年中在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对温室气体的释放在这些国家里依然不断上升。

空气成分的浓度是亚稳定的。在一个人活着的时间里它的变化非常小,但是它并不是自然常数。在地球历史上大气层不断发生变化,其组成成分曾经几度巨大地变化。现在大气层的组成是约3.5亿年前形成的。

目前空气成分变化最大的是工业化开始后二氧化碳的成分增加了约40%。有人认为人为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由于痕量气体的总量非常小,因此它们的变化幅度可以非常大,人的生产和其它自然现象就可以在短期导致其浓度的波动。

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2:241

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问题一:空气是气体,具有什么和什么、什么、什么等性质。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

空气的性质:

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问题二: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问题三: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空气是气体具有哪些性质

氩气等是惰性气体,

氧气-生命必须

氮气

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人们免受伤害.

问题四:空气有什么特性 流体,无色无味

问题五:空气的性质 是什么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 没有固定的形状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

问题六:空气的性质有哪些发明创造?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4%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凡尘2024-04-05 16:42:241

空气的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气态;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空气的阻抗约为377欧姆;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

空气简介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17年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

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hi投2024-04-05 16:42:241

空气的性质有哪些 科学三年级上册

空气的特征:占据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空气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可以准备一个普通的塑料袋。用手一兜,扎紧袋口。就可以看到口袋鼓起来了。里面装的就是空气。

占据空间。将一张普通的餐巾纸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倒扣放入水槽中,全部浸没。取出,这张纸为什么没有湿,原来是烧杯里充满空气,而空气占据了空间,给这张纸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

会流动,一个烧杯中充满空气,另一个烧杯中装满水。当我们将充满空气的烧杯倾斜,由于空气比水轻,空气会往上流入上方充满水的烧杯,水就被赶出来了。空气在水中是向上流动的。

空气易被压缩,用一只普通的注射器,分别抽进空气和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压活塞和向上拉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大的,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墨然殇2024-04-05 16:42:241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