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问

猜谜语:十加十 (打字一)谜底是什么?

谜面:十加十 (打字一)

谜底:茄

大鱼炖火锅2024-04-05 16:42:161

十加十等于十,十减十等于十。(打一日常用语)

十加十等于十,十减十等于二十,天暖变二十,天寒变一十,打一物

~手套~

ardim2024-04-05 16:42:161

10+10不等于20?

你好。

数学计算是非常讲究精确的。

10+10=20的,

所以,想要进行数学计算,

一定要讲究一个精确的结果。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以,10+10=20,是正确的。

无尘剑 2024-04-05 16:42:152

十加十等于多少,,,,

20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u3002

肖振2024-04-05 16:42:152

三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这里本人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总结为两种方法:

第一种“十加十,个加个”什么意思?举个例子:36+45=()在这里把36看做30和6,把45看做40和5,然后30+40=70(十加十)6+5=11(个加个)最后70加11等于81(把结果相加)

第二种:“先加十,再加个”同样是36+45=()这个例子,一般情况下把第二个加数分解成“十”和“个”(几十和几个)也就是把45看成40和5,先用36+40=76(先加十),然后76+5=81(再加个)。

总结起来,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十加十,个加个。第二种:先加十,再加个。(不论哪种方法,目的就一个,学生理解就好)

陶小凡2024-04-05 16:42:151

猜谜语:十加十 (打一个字)

茄 (十+加+十=茄)

LuckySXyd2024-04-05 16:42:153

什么情况下十加十等于十?

两个木头十字架钉在一起 “十”字架+“十”字架=“十”字架

十堆沙子分别倒到十堆沙子上还是十堆沙子

拌三丝2024-04-05 16:42:154

十加十等于20,20+20等于40?

10+10=20

20+20=40

如果你下次还想验算的话,你可以用计算机,就是在手机里面也有。

北营2024-04-05 16:42:153

十加十等于多少?用英语翻译

1、what`s ten and ten?

2、What is the result of ten plus ten?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1510

10+10=10 10-10=10 猜迷语

十个手指带上十个手指套的手套,还是十个,因此10+10=10;带上手套的十个手指卸掉手套,还是十个手指,因此10-10=10

hi投2024-04-05 16:42:1513

十加十等于什么?

①:井、米、十、

②:算术答案:二十

③:十+加+十就是“茄”

④:三个加号:丰

水元素sl2024-04-05 16:42:151

十加十猜一个字

底:茄/廿。

解析:

“十加十”明企,代扣“艹(十十)+加=茄”;

“十加十”意会合为二十,会意借代扣“廿”,扣合谜面!

LuckySXyd2024-04-05 16:42:152

脑筋急转弯:十加十是什么字?猜一个字

茄,对不对,对的话,给我采纳

小白2024-04-05 16:42:158

十加十字谜及答案(打字一),十加十字谜及答案(打字一)

  十加十 (打字一)

  谜面:十加十 (打字一)

  谜底:茄

苏州马小云2024-04-05 16:42:151

十加十是十,十减十是十。打一日常用品

手套~英语gloye或mitten“十加十”是两只手戴手套,戴了以后仍然是“十”;“十减十”是两只手戴了手套以后脱手套,脱了以后变成“二十”.

拌三丝2024-04-05 16:42:152

十加十的介绍

《十加十》是2012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20位导演组成。舒淇,桂纶镁,林庆台主演。由金马影展发起之《10+10》电影联合创作计画,号召台湾电影人大团结,共汇聚二十位台湾电影导演,每人分别拍摄五分钟短片,以「台湾特有」为中心题旨,但不限形式与剧本内容,完全授权给每一位导演自由发挥、想像与创作。《10+10》意谓这二十位导演将拍摄出片长一百分钟的电影,影展也期待这聚合一气的影响力,激发出远超过影片本身的庞大能量!

陶小凡2024-04-05 16:42:131

"十加十等于多少"用英语怎么问?

用What没错,减、乘、除也是用“What”问。

What is ten plus ten ? / What is ten and ten?10+10=?

What is ten minus ten?10-10=?

What is ten multiply ten?10*10=?

What is ten divided by ten?10/10=?

韦斯特兰2024-04-05 16:42:135

十加十不是二十 十八点四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2:136

字谜大全及答案

273、猜字谜:残柳旁,一人躺。脸朝上,说是痒。猜一个字。答案(仰)

274、猜字谜:说其形,街中走。知其意,频点头。猜一个字。答案(行)

275、猜字谜:落泪汉,遮目眼。听话间,意思难。猜一个字。答案(艰)

276、猜字谜:一二十,一十八。要做媒,将女拉。猜一个字。答案(某)

277、猜字谜:沉香练,兵劈山,向前杀,向后斩。猜一个字。答案(斧)

278、猜字谜:遇白龙,要西行。得赤兔,要北平。猜一个字。答案(妈)

279、猜字谜:两小孩,在前边。一边走,一边玩。猜一个字。答案(远)

280、猜字谜:王天一,算下题。十加十,一加一。猜一个字。答案(弄)

281、猜字谜:施法后,土飞纵。腾塘东,入云中。猜一个字。答案(坛)

282、猜字谜:干丞相,拦前方。比划手,谏纣王。猜一个字。答案(批)

283、猜字谜:先挖苦,后不服。先有过,后无辜。猜一个字。答案(胡)

284、猜字谜:小李前,画一横。小宋后,画两横。猜一个字。答案(标)

285、猜字谜:其直角,其半方,其声慎,其心忘。猜一个字。答案(甚)

286、猜字谜:孙大圣,变模样,十八下,砸二郎。猜一个字。答案(畅)

287、猜字谜:菜端上,酒前放,切肉肠,一扫光。猜一个字。答案(荡)

288、猜字谜:斋中走,风里走,宵后走,霄下走。猜一个字。答案(赵)

289、猜字谜:树前处,一兔露。树上卵,两鸟出。猜一个字。答案(柳)

290、猜字谜:说是蛙,向前扒,在洞下,有只鸭。猜一个字。答案(挖)

291、猜字谜:成堆前,成千倒,成尘后,成土包。猜一个字。答案(城)

292、猜字谜:晚七时,和女会。女属狗,名叫薇。猜一个字。答案(威)

293、猜字谜:要天下,需先败。要上去,需下来。猜一个字。答案(耍)

294、猜字谜:一盏前,一日落。一梦后,一戈握。猜一个字。答案(残)

295、猜字谜:东吕布,西赤兔。后刘备,前的卢。猜一个字。答案(驻)

296、猜字谜:半边绿,咬四口。半边红,咬十口。猜一个字。答案(细)

297、猜字谜:说八戒,意欠账。八戒道:理应当。猜一个字。答案(该)

298、猜字谜:桃半开,一女在。娶之后,共未来。猜一个字。答案(妹)本人原创字谜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135

十加十的电影简介

这二十部「台湾特有」的短片,类型有温馨、有纯爱、有惊悚、有纪录、有荒谬、有黑色喜剧、有社会写实亦有魔幻想像,有旧日重现亦有当代现况,议题包涵了城乡差距、时代变迁、自我嘲讽、校园暴力、家族情感、青春情怀、媒体力量、历史回顾等等,全面观照了台湾社会过去这百年来的变迁,也从中掏洗出历史洪流里不可或忘的记忆与情感。金马影展期待《10+10》不仅只是一部电影,在值此百年之际,汇聚这些优秀导演们的创作能量,透过影展向国际发声,让台湾的文化与创意软实力更被全世界看见。 提示:精彩好看的电影,希望大家会喜欢。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推送给大家欣赏!

bikbok2024-04-05 16:42:131

10加10凑十法怎么算算式

10加10凑十法怎么算算式?

10+10=20

凑十法是在进行20以内加法运算时非常实用的简便算法,具体如下:

1. 要明确好朋友数

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五对数两两相加等于10,我们把它们叫做好朋友数。

2. 凑十法就是把其中一个加数写分成,使分成的数与另一个加数的和正好是10(也就是好朋友数手拉手),这就是凑十法。

3. 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4.用凑十法计算就是把两个加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使得其中的一个数和另一容个加数相加得10的过程。

阿啵呲嘚2024-04-05 16:42:133

十加十等于什么!猜一脑筋急转弯

茄子的“茄”字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2:134

十加十不是二十猜字谜

十加十不是二十,猜字谜,谜底是:茄 。

解释:十加十=卄+加=茄。

bikbok2024-04-05 16:42:138

十加十打一字

十加十打一字,

谜底:圭

十+十=圭。

苏萦2024-04-05 16:42:1315

谜语十加十猜一个字

茄。另外还可以是丰。

陶小凡2024-04-05 16:42:135

请问十加十是什么字?

十加十等于二个十,简称二十。二十等于“王”字。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2:121

10uff0b10uff1duff08uff09

十加十等于二十,简单

LuckySXyd2024-04-05 16:42:125

十加十等于什么?

①:井、米、十、

②:算术答案:二十

③:十+加+十就是“茄”

④:三个加号:丰

小白2024-04-05 16:42:122

十加十等于?

答案一:丰,十加十等于汉字 “丰” 。

答案二:三十,十加十也等于汉字 “卅” ,“卅”即三十。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2:129

十加十是什么字

答案是 茄

十加十

这三个字合成 茄

所以答案是 茄

mlhxueli 2024-04-05 16:42:128

十加十等于几,一千加一万等于几?

十加十等于20(10+10=20)

一千加一万等于一万零一千(1000+10000=11000)

韦斯特兰2024-04-05 16:42:124

十加十是不是等于二十

你好。

数学计算是非常讲究精确的。

10+10=20的,

所以,想要进行数学计算,

一定要讲究一个精确的结果。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以,10+10=20,是正确的。

u投在线2024-04-05 16:42:121

十加十等于什么?(打一字)

十加十等于什么"丰"

十加十,是二十,

二,十两个字合起来是“丰”

水元素sl2024-04-05 16:42:121

十加十等于十,十减到十也是十。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十加十等于十,十减十等于二十,天暖变二十,天寒变一十,打一物

~手套~

meira2024-04-05 16:42:124

十加十等于什么?

①:井、米、十、

②:算术答案:二十

③:十+加+十就是“茄”

④:三个加号:丰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2:101

十加十等于几啊

10+10=20,希望能帮助到你。
bikbok2024-04-05 16:42:105

10+10等于几?

10+10=20。

这是一道简单加减法题,属于小学知识,如果是家长想提前教孩子学习算数加减,可以这样教:

取出一些小牙签摆一摆,先让孩子摆出十个,再摆出十个,然后让孩子数一数,最终得出一共20个,这样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什么是10+10=20。

豆豆staR2024-04-05 16:42:105

10加10等于几

10+10=20这是两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的加减法,需要个位数加个位数加个位数之后再10位数相加×10和个位数相加,现在0+0=0,1+1=2再×10,所以是20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2:1010

10+10等于多少?

十加十等于二十,所以答案是二十

FinCloud2024-04-05 16:42:106

十加十等于几

因为1+1=2,所以10+10=20

陶小凡2024-04-05 16:42:102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如下: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翻译: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

不应标准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

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简介及书法: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书法: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诸葛亮在政务和军事活动中,也常有练习书法。

《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他却不忘练习书法。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的全文翻译一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的原因,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谋求在诸侯前扬名做官。先帝不认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动,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先帝之所托不能实现,以至有损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留下的诏令。(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逐字翻译 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人名就直接写,有的可以写“不译”。谢谢!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候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善惩恶,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感到叹息,表示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可以很快实现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只希望在乱世间苟且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做官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鄙陋,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感动激奋,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我)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将要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字词解释

出:出征。

出师表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 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否定副词,没有。

而:表转折,却、但是。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 殂:死亡。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益州:这里指蜀汉

此:这。

诚:确实,实在, 果真。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刻。

然:表转折,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臣。

内:指宫廷内。

外:指宫廷外。

士:将士。

忘身:舍生忘死。

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可译为: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开张:开扩,扩张。

圣:古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以:用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气:勇气。

妄自菲薄:自己随便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引:称引。喻:譬喻。义:道理,义理。

以:以至于。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俱:全,都。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

异同:偏意词,这里偏重再异,不同。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奸邪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评判。

赏:受赏。

刑:受罚。

以:用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英明。

理:治理。

偏私:偏袒私心。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悉:副词,都,全。

咨:询问,征求意见。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

阙,通“缺”, 缺点。

有所广益:增益实效。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行:品行。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2]

均:平。[2]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军队。

和睦:团结和谐,和谐相处。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先汉:西汉。 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 倾颓:衰败。

每:常常;每次。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4]。

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因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激奋。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尾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

所以:用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反复衡量。

损益:增减,兴革。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或有所兴革)。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先帝遗诏(zhào):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胜(shēng):尽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滴落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mlhxueli 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的全文翻译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处偏远,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真颛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 翻译 以及幽默版

属下诸葛亮就要说了哦

先帝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就死了、现在天下三分,可咱们已经是遍体鳞伤了的说

这可真糟糕了呀!?

说白了、蜀国的各位这么努力、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报答你爸爸的恩情

所以说、你也要向你爸爸学习好好加油才行

你这个人啊、总是讲一些“反正我这种人”怎样怎样的话、我说你真别这么讲啦。光顾着自讲自话无视别人的意见是不好的哦。

还有不和大家好好团结在一起是不行的

而且要分清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才对

总之我认为偏袒、开小灶都是不对的

小郭、费先生、董君这些人都是你爸爸留下来勤恳实干的部下、如果遇到困难,尽管找他们商量、他们说OK的话那就是真的没问题了

将军向先生很实在、你爸爸也说过“这家伙超好使的”、我们的远征事务交给他就好了

虽说如果采用贤明善良的人对国家发展大有好处、但采用笨蛋的话国家就会变得一团糟了呢

“上届的皇帝真是个笨蛋”我和你爸爸经常为这个事情伤心呢

刚才我说的那些人大家都是好人、你就好好用他们吧。别管那么多用就是啦。

我本来只不过该做一个乡下的Neet终老一生、可你爸爸却连续三次对我说“你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人”。你看这么感激我也不得不做一个社会人了吧

不过、当初完全没在意是净打败仗的时候呢。已经21年了啊

你爸爸死前对我说“儿子是个笨蛋、拜托你了”。啊、笨蛋那个不要记下来

总之因为乡下比较闹腾、所以就想去南蛮平定骚乱把你爸爸没做完的事情搞定。

啊、有个学术游戏说那里变成了萝莉王国、实际上都是骗人的啦

南蛮平定之后军力也有了提升。

所以赶快出兵、把首都夺回来吧。这是你爸爸的遗愿、也是我的工作

国家里面的各种事务都是刚才我说的那些家伙的活。

我要领兵出征、赶快发签证给我啦!

如果打不赢的话就在你爸爸墓前告诉他“因为孔明是个就会耍嘴皮子的家伙所以嗝屁了”就OK

刚才我说的那些家伙如果有人偷懒开小差的、你就尽管处罚他们吧

你要好好工作、注意身体、别辜负了你爸爸的期待

你爸爸是我的恩人

如果为了他让我远离他乡上战场也是心甘情愿的

呜呜,主人,我好像要哭了……

拌三丝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翻译

里面有前出师白表和出师表的翻译

OK? 分给我啊!!

译文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的原因,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他们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向宠将军,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谋求在诸侯前扬名做官。先帝不认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激动,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先帝之所托不能实现,以至有损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的地方(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的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留下的诏令。(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

【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共七十多人,冲锋无前的将领,賨、羌民族将士以及散骑、武骑各路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

天下的事情是很难评论断定的。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复兴汉朝的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

本文争议

经研究,部分史学者认为此文(《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写,而是后人所写。(虽然大多数人仍认为此文确是诸葛亮所写。)

《后出师表》的作者史学界有争议.不过较多历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做,我个人也认为《后出师表》为后人假托的.这很明显,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写的十分恳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后,诸葛亮自己也承担起责任,自贬三级.然而《后出师表》的语气写的好像是为自己的战争失败做狡辩的,说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论对错,它不符合诸葛亮的风格.诸葛亮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会说诸如”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类逃避责任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晋朝人所作.当然这个人写《后出师表》时,陈寿已经去世,因为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没有提到《后出师表》,但有提到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2:093

出师表翻译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出师表翻译: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以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wpBeta2024-04-05 16:42:092

后出师表原文和翻译

后出师表原文和翻译如下:

《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分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后出师表翻译】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竟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

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目前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出战,明年不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好象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已一周年,期间就丧失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

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

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gitcloud2024-04-05 16:42:091

出师表翻译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陶小凡2024-04-05 16:42:095

十加十等于多少?

1+1=2所以10+10=20

北营2024-04-05 16:42:097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