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振
-
形而上为之物,形而下为之器,上是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下就是实体,高楼大厦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
形而上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 也成为玄学。
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
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变,且原因不在内部而在事务外部。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4.马克思哲学也是对其进行强烈批判。
形而下就是辨证(就是用全面 发展 运动)的看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形而上指片面 静止的看问题 。
只讲形式和表面,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下则相反。
形而上:从现实到理论,形而下:从理论到现实
形而上学,哲学术语,表示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它把事物看成是静止的,片面地,非矛盾的,又分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之对应的是辩证法,它把事物看成是联系的 发展的 运动的,也分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形而上”和“形而上学”不一样,“形而上”这个词是出自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指物质之外的东西,就是意识。“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科,按希腊语原意解释为“物理学之后”,是在对现实存在的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以外的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我国学者取“形而上”为之命名。
形而上主要有两种意思:
1.就是柏拉图的一本著作的中文译名,叫做《形而上学》,这个译名的来源是来源于《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就是在物质之上的,抽象的东西,而这个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就是研究的这种抽象事物的方法和学问
2.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形而上学,这个是个贬义的用法,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定义,也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对立,由于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很大,所以也沿用了黑格尔关于形而上学的定义。
- 真颛
-
这句话出自《周易,其中“道”翻译为客观规律,“器”则是指具体的物体,故而这句话可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拓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 gitcloud
-
意思是: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
拓展资料:
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
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 善士六合
-
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 苏州马小云
-
形物形器意识形态律规实体高楼厦
形自《易经》:形者谓道形者谓器
形东西指道既指哲指思维形则指具体捉摸东西或器物形抽象形具体
形指思维宏观范畴与形同
形Metaphysical文翻译:存于间、空间现象自身即超自存理性思维或与俱第六才能觉究极物
1.种超具体科纯术研究,含义基本等同哲,亚士德代弟整理说,发现些说归入具体科,于造词,表示种问,我翻译家发现翻,翻阅古籍候,发现周易"形者谓道,形者谓器"说,于词翻形
玄
2.纯术研究容易流教条主义说教,黑格尔形做与"辩证"相立种机械教条研究批判,词表示教条主义,贬义
3.形用孤立、静止、片面眼光看世界认切事物都孤立永远变;变化数量增减场所更变且原内部事务外部形另外意思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判断事物哲指研究哲本体论
4.马克思哲其进行强烈批判
形辨证(用全面
发展
运)看问题科世界观形指片面
静止看问题
讲形式表面究实质形形则相反
形:现实理论形:理论现实
形哲术语表示种看待事物事物看静止片面非矛盾唯主义形唯物主义形与应辩证事物看联系
发展
运唯物主义辩证唯主义辩证
形形形词自于《易经》:形者谓道形者谓器
指物质外东西意识形亚士德创立科按希腊语原意解释物理现实存物本质规律研究外世界本原思考我者取形命名
形主要两种意思:
1.柏拉图本著作文译名叫做《形》译名源源于《易经》:形者谓道形者谓器
形物质抽象东西意义形研究种抽象事物问
2.马克思主义形贬义用主要源于黑格尔于形定义孤立、静止、片面与黑格尔辩证相立由于马克思受黑格尔影响所沿用黑格尔关于形定义
- FinCloud
-
第一步翻译:形而上的表现为道,形而下的表现为器
第二步翻译:形: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步翻译:行而上,现代可以用场、力等确实存在又无法观察的概念来翻译;
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意思是看不见又确实存在的是道的表现。
第四步翻译:行而下,现代可以用具体实物的概念来翻译;
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人们能够观察的有形的是器的表现。
合起来翻译:任何的“形”都有是道与器的表现,存在确实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共同作用而成。
例如:马拉车:形而上的是力(这个力只是我得理解),形而下的是拉车动作,两者共同构成了拉车的现象“形”
- 北营
-
以现实中的道路为例,道路由土,石头,砖,水泥等组成,我们行走在由土石头等组成的物质之上空间,这个由有形的物质形成的平坦的无形空间叫做道,这个无形的空间形状是由有形的物质决定的,这个空间就是人走的道,而土,石头所构成的路则为器。以此类推,杯子,中空的部分是我们实际用的,而中空比分的形状是由构成杯子的物质组成的,杯子中空部分叫做道,由物资构成的杯子叫做器,以此可以推而广之
- Jm-R
-
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
我们传统文化是宣扬行而上,因为孔孟老庄都是大思想家,中国文化一向主张修身养性,注重精神上的修炼,不鼓励物质上的最求。
而现在的社会是主张行而下,比如最求金钱、名誉、地位等
- 康康map
-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形:具体的,能看到的东西以及能够感知的东西。哲学上的形而上是指:超越感性的理性思维,是一种脱离实体的纯粹理性思维。可以说:主观的抽象思维都叫形而上。2023-07-16 09:53:291
什么叫 形而上
。形而上楼下一层说的对。叔本华、尼采等 所做的 对传统的 形而上哲学的批判属于后现代2023-07-16 09:53:456
啥是形而上,啥是形而下,啥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是哲学 形而下是自然科学2023-07-16 09:54:156
为何叫做“形而上学”
任何永恒的概念都是形而上的感念2023-07-16 09:54:356
政治哲学中“形而上学”什么意思?求解义。
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刚从高考走过来的人的记忆。。高考复习是这么讲的。。不够具体,但求理解)2023-07-16 09:54:543
什么叫做行而上、行而下?
真羡慕ylxyhz这位五级经理啊,有如此好的政治老师,要是人文学科的老师都是这样的,那就好了!2023-07-16 09:55:163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师此器 是什么意识? 求详解~~谢谢了~~
这是哲学范畴的问题。所谓形而上,就是一个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当成是什么,就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比如晚上听见风声,认为是鬼经过,所以他认为世界上有鬼,这就叫形而上,是抽象的。形而下与此相反,是具体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形而上的人,什么都看不到(也就是这个东西无形无影),也认为是这个道理。形而下的人,有实际的东西存在(情绪、情感、样子、容貌、外形),从这些里面学到(师)、了解事物的本质。大概这么个意思,古汉语,特别是这种话,不好详细翻译,供参考。2023-07-16 09:55:241
形而上学和形而上有关系么???
有某种存在形式上的基础性相似之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经典基础;形而上则是道德的基础。它们都具有规律的普遍性,但是表现的性质、范畴、深度有所不同。2023-07-16 09:55:335
“形而上”中的“而”表示什么意思?
没有意义的,只是文言文中的语气词2023-07-16 09:55:483
什么叫“形而上”?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16 09:55:598
形而上与什么相对?
绝大部分中国学者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都没有搞清楚,索性就是干脆不搞清楚,j就是囫囵吞枣的照搬原文“形而上”“形而下”。实际上,古代华文是一音一字一词一意对应的表达法则,单字词语是神洲华语的语文根基,现代华语是在单字词语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双字词与单字词为主,以多字词语为补充的表达规则。不搞清楚这个语言问题,上面的现代理解就无法转换为现代语言。通读原文可知,“形”是天然变易产生的存态或物态,“器”是人心变易——人心认知天物本原后法道以改易天物产生的物态——人造物态。先不解释这句话,而是先看道家的思想:没有施加人力的变易,即天然变易叫天易;天易生成形物的变易有同定性的法则程式,就是老子所说的“天道”。施加人类力量形成的变易过程叫“人易”,也是文化的本质。而人能够“易”不是像动物一样依靠体力与固定模式,而是依靠脑心的变易思惟生理机能——灵思本性——人的第一本性。人利用灵思本性认识天易事物的变易存态本原,再仿照天易的同定性法则——天道,改易天物或设创事物,就是人类的“法道”;人认知天然变易生成形物的本原天道,再效法天道或受到启发而改易“天易”形物,产生的物态——人造器物,就是人类高于动物之根本所在。再回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基准是“形”即天易物态。这里的“上”与“下”不是位置高低,而是“变易”的层次性高低或者顺序前后或先后,这里就是在“天然变易产生的形物”这个过程的前后或先后。“而”在这里是“之”,表示偏正关系“的”,不是连词;“者”是代词,表示“某某的存在”;“之”是代词,意识是“它”;“谓”就是“称”“叫做”的意思。因此,这就话的意思就是:在天然变易形物生存前的存在(即同定性的规则程序),称它为“道”;在天然变易形物之后(法道改易)形成的存在,就是“器”。“器”是人类认知天易道法而法道改易思创的物态,即人造物态,引申为人造器具、工具,再引申泛指物态、形物(不分天易人易)。所以,天易变易生成形物的同定性规则程序,就是“道”即老子说的“天道”;引申为同定性规则程序即普遍规律或通贯规则(大道、贯道、通理)、规则、法术,再引申为方法、学术、策谋等。古代人把道看成先天存在,具有主观主义色彩,但是认识到“道”是天然变易的客观规律,是远古认知最伟大、最深弘的认知。2023-07-16 09:56:251
什么叫“形而上”?
那是"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相对于唯物论的一种辩证法2023-07-16 09:56:482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在中国,也称作玄学,它和我们通常说的孤立、静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2023-07-16 09:56:5912
什么是形而上学
哲学用语2023-07-16 09:57:526
什么叫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几个字原本来自中国,而我们习惯上也给西方的类似的思维套上这个名字,形而上学原本并不带有贬义,仅仅是反应了一个人类特殊时期的思维形式和存在的写照。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专指那些晦涩难懂又抽象的问题,包括数学、纯理性追求、对最高精神或真理的追逐等等,加上一些特殊神话教义的影响,就逐渐诞生了一些非常抽象的理念,人们这些早期的原始性的简单抽象思维叫做形而上的学问,形而上就是高于具体形体形象的东西。事实上人类后来的很多知识都是缘于这些形而上的奠基。相比之下中国的形而上也基本经历了一个类似于西方的形而上的时代,从早期的易经智慧,到老子,很多思想都类似于西方的形而上,不过,在中国我们通常把魏晋时代的玄学称为形而上学,这时的玄学开始重视哲理,重视理念,传统的易经和老庄智慧得到哲理的提升,真正的哲学智慧开始被追究起来,经验层次下降一格,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抽象探索,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哲学比较早熟,在西方形而上是根基,而中国似乎有趣就在于,形而上晚于经验,西方很有点哲学孕育科学的思维,而中国正好相反,早期的依赖经验,像科学,而中期后的才越发的像西方的传统哲学。这或许和中国早期这个大农业国对于经验的渴望直接相关。西方后来的科学诞生直接推动了西方的资本世界的发展,而中国那种追求哲理的漫无边际的农业遐想一直延续到近代,在经历了被动和列强的藐视之后才大醉方省的思索图存之路,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是今天,那些追求奴隶嘴脸似的屈躬卑膝者也大有人在,她们还在整天的玩弄占卜算卦,把自己打扮成一副五千年前巫师的模样,也不知道是真奴隶还是装奴隶2023-07-16 09:58:081
什么叫形而上的人?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2023-07-16 09:58:193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所谓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有两种含义: 1、哲学中探究宇宙本体或本源的的哲学理论体系,即本体论。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que”、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2、与辩证法相对的哲学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2023-07-16 09:58:4714
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是什么?
1、意思不同。所谓“形而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物体的形态之上,高度抽象、总体概括的内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即“形而上”是脱离了具体物体形象,看不见、摸不到的认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论等意识形态和规律法则。“形而下”则指具体的、客观的物质分类,依如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之下,各种客观物体分类之下的非常具体的有形态、形状的具体东西,所以有“形而下者谓之器”。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那么,“形而下”可以包括具体的时间、空间、环境(场合)、人、事、物的个体。2、不同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是对科学无法证明的事物的研究,即没有身体,不能被看见或触摸。对物理的研究是客观的、物理的和事物的。3、不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态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物理学习是指用客观的、能动的、辩证的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形而上;百度百科-形而下2023-07-16 10:00:021
什么叫形而上和形而下?
你连这都不知道,我知道,但是不是给你说,因为你这种对于别人的依赖会害了自己的,2023-07-16 10:00:226
什么叫形而上学
1、"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2、"形而上"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3、“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2023-07-16 10:00:561
什么叫形而上学?
1、"形而上"是一个哲学名词,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2、"形而上"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3、“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扩展资料:1、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2、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形而上2023-07-16 10:01:161
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内涵?
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有何区别- -《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就是:在世界万物形成之前,物质还没有可见的形状,这是"形而上",即有形物质形成之前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道"。"道"是无形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因为它是一种物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本质物质;当本质物质、本体或"道"发展变化为万物以后,物质具有了可见的形状,这就是"形而下",即有形以后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器"。"器"就是拥有具体形态、形体、质量和硬度的世界万物,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现实物质。"道"是"器"的根源、本质和本体,"器"是"道"的发展态。 在各种哲学理论中,对"形而上"的"道"、也就是现实物质世界形成之前的无形的本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上学;对"形而下"的"器"、也就是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下学。 研究和论述形而上学,首先要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后,才能够推断本质物质的有关情况,这种学说认为物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形而下学的理论根据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它主要是以万事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情况,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 形而上学揭示了组成物质世界的本体的不变性,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总之,在这里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哲学,它和形而下学的关系类似于今天我们政治课本上讲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23-07-16 10:02:024
"形而上者谓之气,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形而上学”一词与传统用法中的玄学、理学大体相通,现在则通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或人文学科,“形而下学”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近代中国学人将西文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在学术上精细的理解和分析一直纷争无定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前些天,我提到“道”字说中国古典哲学无论是儒道释三家,他们所说的“道”归根到底是一样的,都是天地人等万物如何生成,在运行规律上有分歧,这也是为什么成为不同派别的主要原因。儒家认为这个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在于天,这个天我认为有自然之天和主宰之天两种,儒家主要讲主宰之天。有些把这个天神化,有些认为是理,认为是心,认为是气等等。它的统一部分就是道是可知的,可以感悟到的。 《易传》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有一定的形状才叫器。在这个问题上,《易传》认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象与形是相互对待的。张载认为“象”也是形而上的,“气化”就是道;程颐、朱熹则认为“象”是形而下的,与“器”同类。其实,“象”也是有分类的,“在天成象”,这个象和器一样都是“道”的具体形态而已。我前面说“道”也有分类。朱熹认为天地一理,万物中又各自有各自的理是有道理的。这个象也一样,有微观可见的,也有宏观的可与“道”混淆的。“器”是“象”在人可见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那么,为什么说“形而上”与“形而下”呢?我前些天便开始思考这个“形”字。“形”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形状”,从这句话的意义上来讲,一是“道”与“器”的分界,二是接近“器”。这个“形”按我的理解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那么“器”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怎样分哪?我认为“形”只是具体形态中的初步,比如我们说的原意;器就是引申义了。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认识的还不够确切,我以后还会进一步研究的。 孔颖达《周易注疏》提出“形由道而立”,“先道后形”。先秦所谓上下,有时间先后的意思,另外也有高卑之义。孔《疏》中说的“形由道而立”,我是认同的。但“先道后形”我不这样认为,张岱年先生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肯定‘道"是高于‘器"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道与器的先后,我认为不存在时间先后,而存在逻辑上的先后,有道无物和无道有物都是不存在的。 “道”与“器”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谈到“道器问题”就不能不说到“道”与“器”的转化。张载在谈易变思想时,说到三个方面,即动静、变化、神理。这个“道器”的转化,可以从动静、变化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二。《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动与静是相互对待的,没有动就没有静,宋明理学家认为“静”是主要的,动是从属于“静”的。张载认为“动”与“静”如闭门与开门一样,“阖户,静密也;辟户,动达也。”(《正蒙·大易篇》)动静又是统一的,这个好理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张载的易变思想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动静”的法则,理学家认为“静”的主要性。动静法则中有辨证思想,中国古典哲学中也认同对立统一,但统一是第一位的,理学家的这种认识,与此是一致的。为什么说动静与道器转化有关系哪?因为动静引起变化,变化与道器有很直接的关系。一定数量的“器”的变化可以引起“道”的质变,动静变化可以使事物随之变化。朱熹格物致知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一致。“道”的动静变化必然引起“器”的变化,而人们通过“器”来认识“道”也是通过变化来得到的。 “道器问题”是儒家一个重要的命题。宇宙论和人性论钩铸了儒家学说的两大支柱,其中的天人关系、利义关系、知行关系、体用关系、道器关系等又像经线一样贯穿其中。“道器问题”很关键的是讲求实践精神,朱熹提出了“博学—积累—贯通—推类”的格物致知模式,博学为积累做了准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这个普遍原理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经过这样一个步骤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朱熹提倡的先知后行在这里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这无非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行为实践来做到从道向器,从器向道的转化。儒家在体用关系上讲隐微的本质与显露的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和表示不变的统一的大道与变动的多样的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023-07-16 10:02:381
“形而上者谓之理,形而下者谓之器”到底形而上学是什么东西?
就是哲学2023-07-16 10:02:47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为之物,形而下为之器,上是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下就是实体,高楼大厦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也成为玄学.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变,且原因不在内部而在事务外部.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4.马克思哲学也是对其进行强烈批判.形而下就是辨证(就是用全面 发展 运动)的看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形而上指片面 静止的看问题 .只讲形式和表面,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下则相反.形而上:从现实到理论,形而下:从理论到现实 形而上学,哲学术语,表示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它把事物看成是静止的,片面地,非矛盾的,又分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之对应的是辩证法,它把事物看成是联系的 发展的 运动的,也分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和“形而上学”不一样,“形而上”这个词是出自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指物质之外的东西,就是意识.“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科,按希腊语原意解释为“物理学之后”,是在对现实存在的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以外的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我国学者取“形而上”为之命名.形而上主要有两种意思:1.就是柏拉图的一本著作的中文译名,叫做《形而上学》,这个译名的来源是来源于《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是在物质之上的,抽象的东西,而这个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就是研究的这种抽象事物的方法和学问 2.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形而上学,这个是个贬义的用法,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定义,也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对立,由于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很大,所以也沿用了黑格尔关于形而上学的定义.2023-07-16 10:03:061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的形而上学啥意思
形而上 就是与辨证法相对的 不用发展的 矛盾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023-07-16 10:03:165
什么是形而上学?
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哲学这个词是外国传来的,大约百年历史。在没有这个词之前,我们汉语把西方哲学称为形而上学。民国以前还是这样的,电视剧里清朝皇宫戏不是有个西洋人么,教皇帝贝勒学数学,那时叫算学。2023-07-16 10:03:315
“行而上”和“行而下”蕴含着什么意思?
行而上,指的是行的人就上位,有能力的人上位。行而下,指的是有能力的人反而被打压,处于下位,类似劣币驱逐良币。2023-07-16 10:04:051
什么叫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5423.html2023-07-16 10:04:253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16 10:04:351
哲学问题五十四:从爱人宏观哲学思想理论中,我们怎样理解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
这个哲学问题,中国与世界没有办法接轨。黑格尔盗取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后又被马克思窃取改为【一分为二】)。西方哲学家生生伪造出中国哲学是形而上学哲学,并主观主义的论证起来。日本亦有随声符合者,而【易经】发祥地中国正值一片混乱无人顾及。中国人自己后来也蒙了。无法说清。数百年来,中国哲学家们一直试图揭开这个谜。又因【易经】牵扯【卦象】被打入【封建迷信】的冷宫。中国易经的【形而上谓之道】,用现代语言解释:决定表面现象变化是,受表面现象之上的【客观规律】支配。换做最简汉语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易经的【形而下谓之器】,用现代语言解释:改变表面现象是【器】(既:办法、措施、手段)】。是工匠手中的工具器物。只能简单粗略应付,本人无陈景润先生之命运。2023-07-16 10:04:454
怎么理解“形而上学”?与之相对的是什么?
与之对应的是唯物辩证法 下面是解释: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2023-07-16 10:05:031
新词,?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周易上好象有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指无形的 东西,器是指有形的东西。 近现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之所以在欧洲地区,在思想学术这个原由或层面上(来看),在于欧洲成功地实现了学问、学术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离;这种分离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的说法大约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即欧洲的地中海地区走出“中世纪”的时期。恩格斯说早期的科学是“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3]的,此一如欧洲近代的大学大多是从教会学校发展、衍变而来的一样;而学问、学术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离,也恰恰就是西洋“形而上”性质的“宗教神学”与“形而下”性质的“理性科学”的分离。“文艺复兴”时期,尤“文艺复兴”之后,关于世界整体的认知体系与关于世界物具体认识的学科门类,从此逐步分离开来并逐渐获得了展开:一个干脆还原给了宗教或神学,一个则给予了近现代科学,形而上与形而下、世界之观与物理之识、情感与理性、模糊与清晰、神秘与实证,从中世纪走了出来……恩格斯说:“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尽管个别的相互对立的见解的争论一直拖延到现在……但是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4]——中西方思想学术的“剪刀差”,亦从此展开来了(当然16世纪中西展开的“剪刀差”是多方面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对象化、具体化,是学问“深入”的必由之路。当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学术,一种思想,还依恋与停留在“天人不分”的模糊性或模态性的于宇宙、世界之认知上,还停留在“天人不分”的于宇宙、世界的综括性的认识兴趣与叙述体式上,那么,它就没有走出古典文明的时代,没有走出古典学术的时代,也即没有走上近现代的学术之路。——追求对宇宙、世界包罗性或综括性的整体认识(形上),或是古典文明、古典学术的最大特征与古典时代的思想家的最高追求;当认知的起点与终点尚未从整体宇宙观、世界观里分离出来而付诸于具体或具象或具识时(从具体“物事”出发来现象观测与理论演绎,而不从整体“世界”出发来思想观照和理论演绎),那么,近现代实证式的分门别类之“科学”是一定不会产生的。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学术不断将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又将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不再执迷于“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5](中国并没有神学,而科学则一直服从于易道哲学)。所以,恩格斯明确指出:“因此,精确的自然研究只是亚历山大时期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而后来在中世纪由阿拉伯人继续发展下去;可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6] 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7]近代科学的形下性与实证性是近代科学的根本特征,这一点在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8]的培根(1561-1626)的看法里,体现得就最为明显或系统。因为在培根看来,只有出于感觉与经验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感觉与经验这可实证的东西才是一切知识的泉源。恩格斯说:“按照他的学说……科学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用理性的研究方法去整理感官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形式。”[9]也就是说,近代的科学都是以经验、实验、实证为基础,观察与实验的实证法是它的主要研究方法,乃至近代以来的所谓“哲学”其实也是靠可推理或可实证的自然哲学来发展的,恩格斯评价培根时谓之:“在他看来,自然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物理学是自然哲学的最主要的部分。”[10]“哲学”尚且如此(科学化),近代所谓“科学”的形而下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亚·沃尔夫谓之“在近代之初,科学还没有与哲学分离……近代科学先驱者们的数学和实验倾向,不可避免地导致分化成精密科学即实验验证的科学和纯思辩的哲学”[11]。然而,恰恰是中华学术、学问,15、16世纪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离(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是严重的“科学化”,近代之前的中国科学则是严重的“哲学化”,如天文学和医药学等),16世纪以来直至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都还一直徘徊在古典文明的时代,乃至明末以来经史方面朴学的实证精神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与传承。2023-07-16 10:05:583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为之物,形而下为之器,上是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下就是实体,高楼大厦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也成为玄学.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变,且原因不在内部而在事务外部.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4.马克思哲学也是对其进行强烈批判.形而下就是辨证(就是用全面 发展 运动)的看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形而上指片面 静止的看问题 .只讲形式和表面,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下则相反.形而上:从现实到理论,形而下:从理论到现实 形而上学,哲学术语,表示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它把事物看成是静止的,片面地,非矛盾的,又分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之对应的是辩证法,它把事物看成是联系的 发展的 运动的,也分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和“形而上学”不一样,“形而上”这个词是出自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指物质之外的东西,就是意识.“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学科,按希腊语原意解释为“物理学之后”,是在对现实存在的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以外的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我国学者取“形而上”为之命名.形而上主要有两种意思:1.就是柏拉图的一本著作的中文译名,叫做《形而上学》,这个译名的来源是来源于《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是在物质之上的,抽象的东西,而这个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就是研究的这种抽象事物的方法和学问 2.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形而上学,这个是个贬义的用法,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定义,也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对立,由于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很大,所以也沿用了黑格尔关于形而上学的定义.2023-07-16 10:06:091
如何理解“形而上学”的字面含义,或者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谢谢!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辩证是指用发展的、变化的、矛盾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发展。与之相反的,当然就是用静止的、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发展。 形而上学就是这个意思。2023-07-16 10:06:28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路有宽度之规、坡度之律。【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哲学范畴】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体(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2023-07-16 10:06:393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形而上学”一词与传统用法中的玄学、理学大体相通,现在则通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或人文学科;“形而下学”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近代中国学人将西文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在学术上精细的理解和分析一直纷争无定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2023-07-16 10:07:005
政治上说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呢?
唯心主义2023-07-16 10:07:222
什么是形而上学,举例说明
级别:学者2005年8月16日1,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2,上述解释在一般辞典、书本里都能找到。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不是找不到对行而上学的解释,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形而上学”这么一个古怪名字?为什么不叫“学下而行”或者“下学行而”或者别的什么?因此我们必须解释“行而上学”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过一本书叫“physics”,这个词现在翻译为“物理学”,古代中国刚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把它翻译为“形学”,意思是“关于物体(形)的科学”。后来亚里斯多德把他的一些思想写成一本书,叫“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或之上)的科学”。当时中国译为“形而上学”,意思是“形学之上的科学”。这本“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因此后来就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来表示孤立、静止、片面的哲学观点。4,例如:刻舟求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023-07-16 10:07:432
通俗易懂的解释"形而上" "形而下"还有"形而上学"
《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就是:在世界万物形成之前,物质还没有可见的形状,这是"形而上",即有形物质形成之前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道"。"道"是无形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因为它是一种物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本质物质;当本质物质、本体或"道"发展变化为万物以后,物质具有了可见的形状,这就是"形而下",即有形以后的物质,《易经》中把这种状态中的物质叫做"器"。"器"就是拥有具体形态、形体、质量和硬度的世界万物,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现实物质。"道"是"器"的根源、本质和本体,"器"是"道"的发展态。在各种哲学理论中,对"形而上"的"道"、也就是现实物质世界形成之前的无形的本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上学;对"形而下"的"器"、也就是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下学。研究和论述形而上学,首先要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后,才能够推断本质物质的有关情况,这种学说认为物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形而下学的理论根据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它主要是以万事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情况,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形而上学揭示了组成物质世界的本体的不变性,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总之,在这里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哲学,它和形而下学的关系类似于今天我们政治课本上讲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23-07-16 10:07:531
形而上的人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c”、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2023-07-16 10:08:57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2023-07-16 10:09:083
形而上形而下怎么解读?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已经很明了。把无形的抽象的称为形而上,有形具体的称为形而下。1、要更加透彻地解释,关键在于形、者、之的解释。如果形解释成为形容,描述的意思,者指描述事物的人,之指的事物,那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往上讲事物的原理,往下讲事物的作用。2、若形解释为品格格调,意思则是格调高上的人讲究方式,格调低下的人讲究用处。因为形上之间有而字,包含承前启后的意义,有相形而分上下的意思。3、如果谓是称为的意思,那么者就不是指的描述事物的人,而是形而上或者形而下的主语助词,就要通过对比道与器的内涵,相对确定涵义。即将两个概念并列确定各自的内涵与外延。道之于器是方法,器之于道是功用,例如说得道与否,是指是否找到了成功的方法。说成不成器,是指有没有用的意思。因此形,就是现实情形、行为模式、形式的、显示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是,约束现实情形的概念形式上叫做规律,落实下来叫做生效。2023-07-16 10:09:25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词语定义】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路有宽度之规、坡度之律。)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注:这里的“上与下”,指抽象的相对位置。道为上界,统领约束下界作为器的自然万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道,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真正的名。(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哲学范畴】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体(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2023-07-16 10:09:373
《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说简单点,行而上是指虚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体的、物质的我们传统文化是宣扬行而上,因为孔孟老庄都是大思想家,中国文化一向主张修身养性,注重精神上的修炼,不鼓励物质上的最求。而现在的社会是主张行而下,比如最求金钱、名誉、地位等“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如黑格尔等。ue5e5ue5e5“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如德国实验美学代表人物费希纳等。亚里士多德身前在吕克昂学院讲课,去世后该学院的第11代继承人安德罗尼柯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旧稿与讲义,编纂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遗稿,有形物体的学说著作编在一起,取名《物理学》(希腊语作physika,拉丁语作physica,英语作physics),又把论述超感觉的即经验以外对象的文章编在《物理学》之后,取名《物理学以后(诸篇)》(希腊语作tametataphysika,拉丁语作metaphysica,英语作metaphysics,此处meta-是与after-意义相同的前缀),该书传到中国后,曾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又由于中国《周易·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把《物理学以后(诸篇)》译为《形而上学》。2023-07-16 10:09:59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增强全民族文
A 试题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2023-07-16 10:08:091
我们应该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政治题.....2023-07-16 10:08:18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术语。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023-07-16 10:08:232
有谁有所有的人物火影忍者的名字英文的
旋涡鸣人 涡巻ナルト うずまきなると Uzumaki Naruto 春野樱 春野サクラ はるのさくら Haruno Sakura 宇智波佐助 宇智波サスケ うちはさすけ Uchiha Sasuke 旗木卡卡西 旗木カカシ はたけかかし Hatake Kakashi 奈良鹿丸 奈良シカマル ならしかまる Nara Shikamaru 山中井野 山中井野 やまなかいの Yamanaka Ino 秋道丁次 秋道チョウチ あきみちちょうち Akimichi Tyochi 猿飞阿斯玛 猿飞アスマ さるとびあすま Sarutobi Asuma 犬冢牙 犬冢キバ いぬつかきば Inutsuka Kiba 赤丸 赤丸 あかまる Akamaru 日向雏田 日向雏田 ひゅがひなた Hyuga Hinata 油女志乃 油女志乃 ゆにょしの Yunyo Sino 夕日红 夕日红 ゆうひくれない Yuuhi Kurenai 李洛克 ロック·リー ろっく·りい Rokku Rii 天天 テンテン てんてん Tenten 日向宁次 日向宁次 ひゅがねいじ Hyuga Neiji 迈特凯 マイト·カイ まいと·かい Kai 木叶丸 木ノ叶丸 このはまる Konoha Maru 萌黄 モエギ もえぎ Moegi 乌东 ウドン うどん Udon 火影大人 火影様 ほかげさま Hokage sama 一代火影 初代目 しょだいめ Syodaime 二代火影 二代目 にだいめ Nidaime 三代火影 三代目 さんだいめ Sandaime 四代火影 四代目 よんだいめ Yondaime 五代火影 五代目 ごだいめ Godaime 猿飞 猿飞 さるとび Sarutobi 钢手 纲手 つなて Tsunate 海野伊鲁卡 海野イルカ うみのいるか Umino Iruka 水木 水木 みずき Mizuki 刃金子铁 刃金コテツ はがねこてつ Harane Kotetsu 神月出云 神月イズモ かみけついずも Kamiketsu Izumo 宇智波富岳 宇智波フガク うちはつがく Uchiha Tsugaku 宇智波美琴 宇智波ミコト うちはみこと Uchiha Mikoto 宇智波带土 宇智波オビト うちはおびと Uchiha Obito 宇智波止水 宇智波シスイ うちはしすい Uchiha Shisui 宇智波鼬 宇智波イタチ うちはいたち Uchiha Itachi 奈良鹿久 奈良シカク ならしかく Nara Shikaku 山中井野市 山中いのいち やまなかいのいち Yamanaka Inoichi 秋道丁座 秋道チョウザ あきみちちょうざ Akimichi Chyouza 犬冢花 犬冢ハナ いぬつかはな Inutsuka Hana 犬冢爪 犬冢ツメ いぬつかつめ Inutsuka Tsume 日向日足 日向ひあし ひゅうがひあし Hyuga Hiasshi 日向日差 日向ひざし ひゅうがひざし Hyuga Hiszashi 日向花火 日向はなび ひゅうはなび Hyuga Hanabi 油女志尾 油女シビ ゆうにょしび Yuunyo Shibi 旗木朔茂 旗木サクモ はたけさくも Hatake Sakumo 森乃伊比喜 森乃イビヒ もりのいびひ Morino Ibihi 御手洗红豆 御手洗アンコ みたらしあんこ Mitarashi Anko 月光疾风 月光ハヤテ げっこうはやて Gekkou Hayate 不知火玄马 不知火ゲンマ ふちかげんま Fuchika Genma 雀 スズメ すずめ Suzume 惠比寿 エビス えびす Ebisu 畳鰮 畳イワシ たたみいわち Tatami Iwachi 飞竹蜻蛉 飞竹ドンマ とびだけどんま Tobidake Donma 并足雷同 并足ライドウ ならあしらいどう Naraashi Raiton 钢树 纲树 つなき Tsunaki 断 ダン だん Dan 静音 静音 しずね Sizune 卯月夕颜 卯月ユウガオ うづきゆうがお Utsugi Yugao 自来也 自来也 じらや Jiraya 大蛇丸 大蛇丸 おろじまる Orojimaru 药师兜 薬师カブト やくしかぶと Yakusi Kabuto 森乃伊达 森乃イダケ もりのいだけ Morino Idake 蓝 青い あおい Aoi 桃地再不斩 桃地ザブザ ももちざぶざ Momochi Zabuza 白 白 はく Haku 干怖鬼鲛 干し柿キサメ ほしがききさめ Hoshigaki Kisame 雷牙 雷牙 らいが Raiga 兰丸 兰丸 らんまる Ranmaru 业头 业头 ごうず Gouzu 冥头 冥头 めいず Meizu 我爱罗 我爱罗 があら Gaara 手綯 手綯 てなえ Tenae 勘九郎 勘九朗 かんくろう Kankurou 加琉罗 加琉罗 かりゅうら Karyuura 夜叉丸 夜叉丸 よさまる Yosamaru 马基 バギ ばぎ Bagi 千代 チョ ちょ Tyo 海老藏 えびぞう えびぞう Ebizou 宇智波鼬 宇智波イタチ うちはいたち Uchiha Itachi 干怖鬼鲛 干し柿キサメ ほしがききさめ Hoshigaki Kisame 迪达拉 デイダラ ちぃだら Thitara 蝎 サソリ さんり Sanri 绝 ゼツ ぜつ Zetsu 九尾 キュビ きゅび Kyubi 守鹤 スカク すかく Sukaku 猿猴王u30fb 猿猴の阎魔 えんこのえんま Enko no enma 蛞蝓 カツユ かつゆ Katsuyu 蛤蟆文太 虾蟇文太 かまぶんた GamaBunta 蛤蟆吉 虾蟇キチ がまきち GamaKichi 蛤蟆龙 虾蟇ロン がまろん Gamaron2023-07-16 10:08:032
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首先,①: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简单的说就是,落后情况下的内部矛盾促使我们解决问题,从而进步。文化创造力与科学发展就类似这种关系,我们的中心就是收集资源,发展自己。也算是一种进化。举例: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上面88年例,完全可以从侧面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有钱了,但是没有技术,现阶段的技术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在通过科学创新,文化创新等其它,丰富自己的内涵,转换成生产力从而发展。2023-07-16 10:0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