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要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 豆豆staR
-
首先,
①: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落后情况下的内部矛盾促使我们解决问题,从而进步。
文化创造力与科学发展就类似这种关系,我们的中心就是收集资源,发展自己。也算是一种进化。
举例: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上面88年例,完全可以从侧面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有钱了,但是没有技术,现阶段的技术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在通过科学创新,文化创新等其它,丰富自己的内涵,转换成生产力从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023-07-16 10:05:51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1、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实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三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来改革西方两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使之为中国三极文化服务,并满足中国新民主主义占人口在百分之95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意识形态按照中国三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而最终实现十全十美完全令人满意人文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反映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奉献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23-07-16 10:06:121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
【答案】:C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 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 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 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 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本题选C。2023-07-16 10:06:26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A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文化产业和文
任汝分的最后四套题里给的答案是c2023-07-16 10:06:35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为全面系统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给党的十八大献上的一份礼物。2023-07-16 10:07:14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树立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具体措施2023-07-16 10:07:21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 )
【答案】:D(P153)【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点透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023-07-16 10:07:281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
【答案】:C本题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考查,熟练记忆即可。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故选C。2023-07-16 10:07:35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全社会的参与和创新。2023-07-16 10:07:43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增强全民族文
A 试题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2023-07-16 10:08:091
我们应该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政治题.....2023-07-16 10:08:18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什么
文化教育和培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1、加强文化教育,包括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的培养,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2、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2023-07-16 10:08:3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什么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卷子题干里的 目测对的 望采纳╮(╯▽╰)╭)2023-07-16 10:08:39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 )。
A2023-07-16 10:08:473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有着5000年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2023-07-16 10:09:002
作文,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报告把文化建设与贯穿全篇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等思想理念紧密联系起来;把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文化人民性的主体特征,突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国家文化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了进一步的强调说明,提出一个主题、两个重点、四项任务。“一个主题”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两个重点”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四项任务”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的是一种定性化的表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就使文化建设的主题更鲜明、方向更明确、操作更具体。 报告提出的“两个重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抓住“一个必须”和把握“一个关键”。其中抓住“一个必须”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握“一个关键”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报告同时提出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两大源泉”和所要开创的新局面。这“两大源泉”,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四项任务,要完成这四项任务,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相比之下,我们有的传播媒介、文化作品却没有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巧妙,有的甚至宣扬“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美丑标准。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正确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一切文化阵地、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如今不少地区和城市都高度重视“文化”。但是这种“高度重视”,相当程度上是“利用”,把文化当成引客的噱头、招商的工具,当成增加地方GDP的手段,甚至是领导的“政绩”。比如,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对于文化古迹的破坏式“开发利用”。在“开发”、“发展”的大旗之下,很多文化标志、文化遗迹、文化建筑消失了,代替它们的,或者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或者是低水平的“人造古董”,有的甚至变成了名流会所。一些百年老店,奉命迁址后一蹶不振,直至关门歇业。那些特色民居已经所余无多,代替它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无文化含量的公寓楼。再比如,现在的图书出版、电视电影,多是以销量决定一切、以收视率决定一切。也就是说,只要有销量就可以,至于有没有文化姑且不论。销量和收视率决定论,造成了文化意识在这些产品中大量缺失,这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2023-07-16 10:09:081
什么叫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 做法: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振兴国家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想,聚集社会共识。 2、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强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纪元。 3、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导向, 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造福人民,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援力度,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自由开放。 什么叫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就是在各方各面思想从年轻人到老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文化强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小的层面讲得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我们的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 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我们所熟知的读书认字搞科研。文化是多元的,包括人文信仰、兴趣爱好、甚至娱乐搞笑,如此等等……文化强国,需要包容,民众需要引导;需要公平正义,需要社会良知;需要文化产业化。文化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软实力,无非是设计、借鉴先进的制度。秉持公平正义,维护、弘扬社会良知。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鲜花盛开,争先放待的原则,坚持走近务实的原则。走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民族科学的群众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是增强整个国家文化的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所有文化创作源泉全面流动,创造全民族文化创作。和活力,使社会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振兴国家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想,聚集社会共识。 (2)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强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纪元。 (3)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坚持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造福人民,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援力度,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自由开放。 (4)提升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力量和竞争力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文学和艺术。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路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 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专案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继承弘扬本国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进他国先进文化, *** 一切腐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国家要多开展各地区文化活动;加大教育投入…2023-07-16 10:09:161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什么建设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期盼在当代中国变成现实,意味着14亿中国人民从此开始新的伟大进军,在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有其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很重要的就在于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现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2023-07-16 10:09:231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请简要阐述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
第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第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第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2023-07-16 10:09:531
论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满意请采纳谢谢2023-07-16 10:10:0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神圣的历史使命,一定要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始终不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要自觉用马克思文艺观指导文艺创作,用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作品生动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要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创新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加强行业自律,依法维护文化工作者权益,切实将文联、作协办成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共同谱写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2023-07-16 10:10:081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
(24分)答案要点:(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加快文化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1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3分);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1分)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2分);④中华文化坚持“走出去”,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加快文化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等可以酌情给分,但最高分不能超过满分11分。)(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报 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分)报告明确提出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分);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分);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催人向上,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1分);(评分说明:考生用其他观点回答如符合题目设问范围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若能结合材料回答“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可得2分,但最高分不能超过满分13分。) 试题分析:(1)运用的原理是文化创新的知识,如何进行即要回答文化创新的途径。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条基本途径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回答。从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可以看出进行文化创新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运用的原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的意识,故需要从意识的反作用角度回答。包括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具体分析。2023-07-16 10:10:151
如何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在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②要重视量的积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又要借鉴国外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⑤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⑥要把握主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共识,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⑦要坚持辩证否定观的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023-07-16 10:10:221
怎样通过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3、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4、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5、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6、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8、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2023-07-16 10:10:301
文化强国的三要素是什么?
文化强国的三要素是强基、铸魂、壮队伍。强基,让文化强国稳如磐石;铸魂,让文化强国生机勃勃;壮队伍,让文化强国力量十足。2023-07-16 10:10:402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依据)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u201eu201e(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什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决定因素: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的正确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6. 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知识整合)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2)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7、知识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8、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含义、来源与表现)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9、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条件? 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科学指导理论、宝贵资源、深厚实践基础 10、怎样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表现可转化为要求: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强国、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 (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对各项事业的重要性)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特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4)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23-07-16 10:11:221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写作点拨:可从大学生的作为、思想、政治方面来写,例文如下:1、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2、需正确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3、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4、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5、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6、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2023-07-16 10:11:29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有没有?
昨天(10月18号)刚闭会,过几天才全国发行呢!2023-07-16 10:11:543
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单方面来说美国在当今最赚钱的已经不是买卖军事武器而是文化的销售、文化战争,以致为什么中国办全球性孔子学院这么兴热。其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现在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在面临消失。最后文化也是综合国力增长的一大考量依据。2023-07-16 10:12:063
文化强国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文化强国建设的五个着力点如下: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幅提高社会文明水平。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5、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五个着力点2023-07-16 10:12:141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大意义,精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路径安排。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作出了凝练而深刻的概括,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建设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的精神记忆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从学理层面上讲,文化发挥着整合社会、凝聚力量、塑造行为的三大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塑造民族之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其二,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产品与服务已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目前,我国的文化实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地位还很不相称。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其三,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也就进入了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的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正在把更多消费需求转向文化和其他领域,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理解这一道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两个服务”是根本。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服务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化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建设就会偏离航线。“双百方针”是保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竞相发展,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仅打破了艺术流派和学术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三个贴近”是关键。只有贴近实际的文化才是最真实的文化,只有贴近生活的文化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贴近群众的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核心价值”是基础。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深刻阐释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而且顺应文化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关切,提出“三个倡导”的要求,从实践上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指导,从理论上为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准确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二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三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五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六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2023-07-16 10:12:32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关涉民族尊严,国家安全、文化自信和人民幸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因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2023-07-16 10:12:40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B.发展教育和文化
A 试题分析: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故A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发展教育和文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发展文化产业和公益事业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排除。2023-07-16 10:12:481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属于自我综合管理行为,文化强国是政治、经济、军事、工业、教育、科技等等强国和文化强省、强市、强区、强企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组织自我管理的“道、术、器、法、势”质量。2023-07-16 10:13:003
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第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突出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总结10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可以说,党的十八大的最大亮点、历史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定位: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二、从新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文化既要化人、又要养心,看似柔弱、实则坚强。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文化的地位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日益凸显,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期盼。所以,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事关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生死攸关的崭新高度,开宗明义地强调: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立足于国际社会,一个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同样不能贫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往往会对物质力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可以预见,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党、国家和民族、人民,每前进一步都会散发着文化的光芒,沐浴着文化的阳光。第三、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回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结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相信,这个体现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思路,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将贯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过程,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第四、第一次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路之后,明确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还是第一次,令人耳目一新。中外文化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文化要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归根到底要激发创造力。党的十八大作出的这个新判断,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继承和创新,是民族文化绵延不绝、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两轮。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关系,立足当下,不忘本来,借鉴外来,正确地创造未来。必须大力推动文化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第五、第一次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作出了新的表述。党的十八大第一次鲜明强调: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这一新的表述颇有意味,既包含人又包含物,既指向内部又指向外部,既抓关键又抓基本,文化创造、文化生活、文化权益、综合素质、国际影响五个视角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统一体。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而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考量和考核。这是一个综合性科学性的指标体系,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切。第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丰富和发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体现了各方面的意见和智慧,体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从国家层面上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从社会层面上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约,是从个体层面上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科学有机的体系,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我们要大力宣传学习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要以中央颁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迈出新步伐。第七、第一次明确要求把学习宣传先进模范常态化。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成效显著。正是基于此,党中央顺乎时代要求和民心民情民意,在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通过学习宣传,使先进模范可亲可信可敬可学,使先进模范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中央有关部门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采取文艺形式,赞美高尚情操,传播人间大爱,效果之好,出乎意料。这种可贵探索和有益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第八、从未来的高度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胡锦涛同志的工作报告,在1个小时40分钟之内,全场响起48次掌声。通篇工作报告中,有145处提及“人民”二字;有20处提到“公平”二字。这一系列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和建设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能够丰富生活,艺术可以提升品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奉献的当代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不渝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装在心中,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享用者。第九、从现实的高度突出强调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在文化领域认识了许多新事物,研究了诸多新情况,解决了很多新问题,积累了许多新经验。我们在文化改革发展方面形成的两点共识尤为重要:一是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殊性,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二是文化只有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因此,必须积极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文化的传播能力和覆盖面,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应当成为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第十、从历史的高度突出强调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党的十八大鲜明指出: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从表述中不难看出,这是层层递进和不断发展的关系,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开放中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共同发展的胸怀和眼光。在文化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将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文化是沟通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交流是增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最优选择和最佳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需要我们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切实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发挥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的积极作用,铸造中华文明的新辉煌。第十一、从道路、方向、目标的高度突出强调文化自觉自信。党的十八大再次突出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认为,这颇具一番深意。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处在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如何紧紧抓住并利用好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思想风貌精神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积极健康的思想风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文化上就表现为自觉和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当包含着对文化的自知自新自忧,头脑应清醒,应有忧患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坚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如果放弃了道路、走错了方向、失去了目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2023-07-16 10:13:08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是什么?
好吧,看着就头疼,,2023-07-16 10:13:164
党课结课作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可以找北清仁德管理咨询公司帮助。2023-07-16 10:13:242
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答案】:C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style="margin-left:20px">2023-07-16 10:13:43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 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为全面系统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给党的十八大献上的一份礼物。2023-07-16 10:13:50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1、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实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三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来改革西方两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使之为中国三极文化服务,并满足中国新民主主义占人口在百分之95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意识形态按照中国三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而最终实现十全十美完全令人满意人文主义社会。2023-07-16 10:13:58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关键是()
【答案】:A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style="margin-left:20px">解析: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故本题答案选A。2023-07-16 10:14:061
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要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2023-07-16 10:14:153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ufeffufeff2023-07-16 10:14:23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
科教兴国2023-07-16 10:14:386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路径2023-07-16 10:14:52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什么和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23-07-16 10:15:00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3-07-16 10:15:096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2023-07-16 10:15:421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文化强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2023-07-16 10:15:51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ufeffufeff2023-07-16 10:1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