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献读音
三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三种祭品。
三次呈献。
三种祭品。
三次呈献。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引《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
《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献。”
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三:“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
明杨慎《江祀记》:“肃将天祝,幽赞于神明,举爟张乐,三献望燎已,事乃竣。”
⒉ 三种祭品。
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⒊ 三次呈献。
引唐韩愈《孟生诗》:“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明何景明《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荆玉已三献, 冀羣当一空。”
国语词典
古代举行祭典时,初次献酒为初献,再次献酒为亚献,第三次献酒为终献,合称为「三献」。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献
三献相关词语
- 1 三司
- 西汉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曹魏重新恢复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 2 三危
-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
- 3 三青鸟
- 三青鸟,汉语词语,传说中的仙鸟名。
- 4 三立
- 三立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谓立德、立功、立言。
- 5 三归
-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狭小嘛。”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家业田产,对于公事却不管,怎么谈得上俭约呢?”
- 6 三纲
- “三纲”是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而是有西汉大儒董仲舒发现古时所写。而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 7 三多
- 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
- 8 三加
- 三加,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 Merr.的根、叶或全株。分布于中南至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黄疸,肠炎,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湿疹。
- 9 三不孝
- 三不孝,是汉语词汇,出自《孟子·离娄上》,解释为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 10 三六九等
- 三六九等,一般来说就是对世间乃至宇宙万物的类别及级别进行区分、归属。狭义是指对人所拥有的物质、思想、职业等的层次高低进行区分。
- 11 三勤
- 三勤是汉语词汇,读音sān qín ,解释为三种苦楚 。
- 12 三苗
- 三苗是炎帝缙云氏之后,“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之江州、鄂州、岳州之地是也。”(《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
- 13 三只手
- 提起“三只手”,人们都知道指的是扒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从别人身上偷东西的小偷”。“三只手”(pickpocket,five-finger,itchypalm)指“小偷”。这个词的来历有不同说法。
- 14 三宥
- 三宥又称“三侑”。秦代称“三环(读作原)”,汉称“三原中茵古时犯人可以得到宽大处理的三种情况。一是不识,即因不知法而犯罪(一说不识即不审,即因错误而犯,例如将乙当作甲而误杀之);二是过失,即因疏忽大意而犯罪;三是遗忘,即因忘记法律的规定而犯罪。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给予赦宥,不追究刑事责任。